7月18日,伊金霍洛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館迎來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等全國多所高校的暑期實踐隊。這場以“行走的思政課”為載體的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年學子在沉浸式學習中深化了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理解。
作為2024年啟用的現代化教育基地,該展覽館以3600平方米的空間劃分六大主題展區,串聯起從歷史到當下的民族交融脈絡。館內300余件文物——從新石器時期河套文化陶器到清代蒙古族銀器,無聲訴說著各民族的交往交流;VR技術還原的成吉思汗陵祭祀儀式、動態沙盤展示的鄂爾多斯能源轉型成果,則讓歷史與現實在科技中交匯。開館至今,依托“館校共建、研旅融合”模式,這里已接待80余所高校團隊,4萬余人次在此接受民族團結教育。
實踐隊員們沿時空軸線參觀,從古代商貿互鑒的故事到近代共抗外侮的歷程,從當代協同發展的案例到伊金霍洛旗“石榴籽”宣講隊的實踐、165個嘎查村教育站的運行,具體而微的內容讓“多元一體”有了更可感的注解。遇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典型經驗時,學子們不時駐足記錄、交流心得,不同高校的思想碰撞更添學習實效。
“展覽讓‘四個與共’從概念變成了鮮活的歷史與現實。”參觀結束后,長安大學隊員的感慨道出了眾人心聲。大家表示,此次實踐不僅是一次歷史學習,更是一份使命傳遞,未來將以行動踐行青年在民族團結中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