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終極秘史,一妻一女一布鞋
一、創業:營養娃哈哈,小兒變花花
上世紀80年代有很多公司做保健品,比如太陽神口服液、花粉營養液、排毒養顏膠囊中華鱉精…… 宣傳的功能有提神醒腦,清潔腸胃,美顏等等。宗慶后最初籌建的校辦工廠叫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為杭州保靈公司代加工花粉,由上城區國資委借款14萬并提供場地和設備。
老宗,那時候還是小宗,確實是“白手”起家的。1988年,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在浙江醫科大學營養學系朱壽民教授指導下開發出第一個自有產品,就是“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以前的筆記中提到過自得琴社的葉力嘉就是畢業于營養學專業的,他們的論文……此處省略1萬字,兩個字代替:愚昧。剛打開國門,沒見過世面。
娃哈哈取名來自于兒歌,宣傳詞比較特別:“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當時在杭州地區家喻戶曉。意思就是能夠增加胃口,調理腸胃,促進營養吸收。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是在營養液里添加了激素,當然能促進胃口,同時也有很明顯的副作用,但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是不用詳細標明成分的。其實此類所謂的研發就是從國外已有的研究結果當中找出有用的部分,在國內的食品安全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打擦邊球。
宗利用上城區國資委的背景,強行讓上城區各小學訂購哇哈哈兒童營養液。然后學校就把這個任務壓給家長,家長沒有買的孩子就會被老師在課堂上點名,強行攤派,家長不得不就范。當然,杭州其他城區的家長也有些會聽信這樣的廣告詞。我媽也是此類產品的信徒——我清楚的記得在我高考期間,她買來太陽神口服液給我補補腦(其實應該補腦的是她)。娃哈哈的銷量就這樣起來了,并逐步把銷售渠道鋪向全國,這是娃哈哈的第一桶金,并于1989年改名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
但喝了哇哈哈營養液后,不少孩子小學三四年級就提前發育,而且發胖(不是糖分的問題,這個是營養液,不是大瓶裝的飲料,小玻璃管裝,要用砂輪割開瓶頸,量很小,也不怎么甜),其他口服液也出現各類問題,這股口服液的熱潮幾年以后慢慢就退燒了,像太陽神口服液這樣的公司后來倒閉了。但只有100余人的小廠娃哈哈在杭州市政府與上城區國資委的主導下于1991年兼并了“虧損”大戶,有6萬多平方廠房和2000多職工的杭州罐頭食品廠,已經羽翼豐滿。而杜建英就是在這一年辭職并應聘進入娃哈哈公司的。這個時機是如此準確,以當年杜的浙大高材生和體制內背景,并且專業完全不對口(光學儀器專業),很難用偶然和眼光長遠來解釋。上城區國資委也是屢次精準助攻卻不要分毫回報(把分紅無償借給集團使用,后期甚至幾乎沒有分紅),堪稱全球最佳投資方。
二、發展:老宗胃口好,達能被錘爆
1996年,娃哈哈以固定資產投入,法國達能出資450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從國外引進大量先進生產流水線,開發出以AD鈣奶為代表的營養快線系列,以及主打產品娃哈哈飲用水,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杜憑借其外語能力和娃哈哈集團中的特殊地位,極力促成了這場合資談判。
1996年至2006年這十年是娃哈哈發展最快的時期。1998年推出非常可樂與洋可樂抗衡成為國內三大可樂品牌之一。2001年推出茶飲料,果汁飲料,形成完整的飲料系列。同時,娃哈哈開始向多元化進軍,白酒、奶茶店、兒童牙膏、零售業、教育,甚至在2002年推出了娃哈哈童裝公司。2003年,娃哈哈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瓶裝飲用水產量超2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2010年娃哈哈宣布進軍嬰兒奶粉領域,與荷蘭皇家乳品公司合作,為娃哈哈代工生產“愛迪生奶粉”。
喝了娃哈哈,胃口就是好——宗慶后的胃口還遠不止于此。他開始設立大量的非合資企業(宏盛集團),利用平行業務把合資企業的利潤大量轉移到宏盛集團,逐步掏空了合資企業。這種手法其女兒宗馥莉深得真傳,后來也是發揚光大,用來掏空國有資產。2006年,達能公司開始發現問題的嚴重性,遂提出要獨資收購合資企業,以避免被架空。雙方開始對簿公堂。此時宗祭出愛國招牌,聲稱達能是惡意收購,要侵吞國內市場,擠垮民族產業:“這不是帝國主義時代了,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這與宗后來給自己設立愛國民族企業家”的人設一脈相承。
這時候杜建英的態度很是耐人尋味。此時杜陪大小姐留學,已經在美國生育一對兒女,并在2001年被任命為哇哈哈美國集團的副總,負責開拓海外市場。2003年宗開始為這對兒女設立海外信托基金,2004年大小姐宗馥莉回國任職。宗慶后就是在這期間申請了美國綠卡,但后來發現美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太高,遂放棄綠卡。顯然此時宗是非常寵幸杜的,但是杜卻在達能事件中反戈一擊。
這場訴訟戰爭開始時娃哈哈落了下風,2007年宗慶后辭去合資公司董事長的職位。杜建英卻在公開場合指責宗慶后違反合資協議,于是達能集團任命杜建英為合資公司臨時資產管理小組的負責人。杜建英在其后的訴訟中,通過自己的證詞和提供內部文件,證明宗慶后在沒有取得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私自設立了非合資企業,成為達能控告娃哈哈違約侵權”的核心證據。此時,宗馥莉被老宗任命為非合資公司宏盛集團的副總。
2008年是雙方密集訴訟的一年,大小姐全面接管宏盛的業務,而杜則逐步退出了核心業務。2009年,達能公司正式敗訴,退出了合資企業,杜也隨之退出了娃哈哈集團的高層核心。2010年杜與親妹妹合作成立三捷集團,也就是娃哈哈國際學校,專注于教育產業,完全淡出了一線業務。回過頭看,即使作為老三,杜的立場也是不合邏輯的,除非她認為娃哈哈會敗訴,她能拿到集團的控制權。有這樣的野心不奇怪,但她個人的能力顯然不足于支撐這樣的局面,其背后必然有更大的人物,后文會詳細揭秘。
三、停滯:多元真慘淡,上市卻無望
2013年,娃哈哈創下783億元營收的歷史高點,而后其營收大幅滑落:2014年到2018年,娃哈哈的營收收入分別為720億元、494億元、455。9億元、464。4億元、468。9億元離老宗設定的千億目標越來越遠。當年三足鼎立的非常可樂,早已不見蹤影。白酒,奶茶,童裝,精品零售,電子商務平臺通通慘敗,只能靠幾個老產品,特別是娃哈哈飲用水撐門面。宗慶后不再堅持娃哈哈永不上市的諾言,開始積極謀求進入資本市場。但經過達能事件,娃哈哈集團的股權相當混亂,又有宏盛集團這樣的體外吸血鬼,多次上市未果。
杭州市中心慶春路與中山中路交叉口有一座九十年代初建的娃哈哈美食城。它對面有一家經營了幾十年的潮汕牛肉面,相當美味,所以我記憶深刻。實際上娃哈哈在九十年代初就發行過股票,因為當時的國企改制還未完全落實,所以發行的其實是娃哈哈美食城的股票,但是公開推銷的時候都說這是娃哈哈集團的股票,到手就成了“娃哈哈實業”。大約是十元一股,分紅很少,近年的分紅幾乎是零,一直未能上市,以后也永遠不可能上市了。很多老杭州人當年上當,所以后來杭州人自己喝娃哈哈的反而比較少。
老宗說的娃哈哈不上市,從來都是虛晃一槍,為的就是設立不收割股民的人設,民族企業家的形象。經常有采訪宗慶后的視頻拍的就是他穿一雙布鞋,自己拎著行李箱坐經濟艙,吃著簡單的快餐,說自己一年花費不到5萬。比如他夾一筷青菜對著鏡頭緩緩的說:“我覺一個人有個幾千萬才真正是他自己的,超過這個數字,他吃也吃不完,用也用不完,都是社會的。錢多到一定程度就是個數字,只是體現你的社會價值。要回饋社會,有社會責任感。”于是屏幕前眾粉絲感動得痛哭流涕。網上有人評價他是:“老宗人老實話不多”,就看你怎么斷句了。如果是這樣:“老宗人老,實話不多”,恭喜你,有獎競猜答對了。
四、結局:宗老已塌墳,小叔要出城
2010至2020這十年間,杜建英幾乎在娃哈哈的管理層中消失了。這期間都是大小姐出鏡,老宗全力培養,一展父女情深的好家長形象。“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廣告語占據了當年“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位置,大小姐的接班人形象已經深入人心。2020年,老宗在幾位高管的見證下訂立了遺囑,將所有的海外資產都歸為大小姐名下。這個遺囑與2003年宗為另三位子女設立的海外信托基金完全相矛盾,實際上意味著家族的內部矛盾已經公開化了。
這一切都始于2006年開始的達能事件。老三杜建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與正室逐步分道揚鑣的。宗在那個時候應該很清楚的看到了杜想要奪權的野心,但解決了達能以后僅僅是把杜調離了高管職位,并且繼續往信托基金注資。說明那時候老宗已經下決心要扶持大小姐來取代杜,但是念在三個孩子畢竟是自己的骨肉,所以仍然保留他們的權益。但是原計劃注資21億美元的信托基金,在完成18億美元的轉賬以后就停止了,并且在2020年訂立了上述那個完全相矛盾的遺囑。并且大小姐后來還從這個賬戶當中試探性的提取了110萬美元,顯然是想完全抽資。
老宗2023年10月被確診癌癥,2024年2月過世。其葬禮規格極高,被官方評價為愛國民族企業家,甚至引發了大群的粉絲去娃哈哈工廠的門口跪拜送葬。同時,有人人肉出娃哈哈的競爭對手農夫山泉的太子入了美國籍,與老宗的“愛國、艱苦樸素”對比,農夫山泉于是被全面網爆。據傳當年農夫山泉的老板鐘睒睽是娃哈哈的經銷商,因為私下沖貨而被娃哈哈開除,后來鐘創立了農夫山泉,也賣水,與哇哈哈針鋒相對,這恩怨情仇真是連綿不絕。
老宗過世后,大小姐繼任董事長,立馬進行了大刀破斧的“改革”,加大投資力度建設新廠,同時關閉一大批舊廠,宣稱是技術更新換代。但實際上,那批被關閉的舊廠基本上都是老三杜建英主要控股的。由此鬧出了地震,大小姐辭職,然后又被請回。由此可見雙方的矛盾已然激化,直到今年公開爆發:杜率領三名子女在香港、杭州兩地起訴宗馥莉,要求凍結海外信托基金,并重新分配娃哈哈股權。
火上澆油的是,宗慶后的弟弟宗澤后此時在媒體上公開露面,指責侄女宗馥莉從小就自私自利,六親不認,現在想要搶奪弟弟妹妹的合法權益。還稱宗馥莉對娃哈哈的貢獻很小,而老三杜建英才是娃哈哈的頂梁柱,多年來對娃哈哈公司的貢獻有目共睹。最后宗澤后強調,其實他本人才是公司最大的功臣,娃哈哈能有今天全靠他,但是他沒有從公司拿過任何好處,也沒有股份,只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為杜及其子女出聲——奇哉怪哉,宗家自己的叔叔不幫親侄女,卻要幫小三的孩子。
本來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筆糊涂賬是很難理清了。但有好事者對比了杜的三位子女與宗慶后以及宗澤后的照片,發現這三位子女都是瓜子臉,非常像三叔宗澤后:大兒子與現在的宗澤后非常像,小兒子則與年輕時候的宗澤后似乎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而宗慶后是標準的方臉,女兒宗馥莉也完全繼承了這一點。包括女兒在內,杜的三個子女沒有一個是宗慶后的方臉(照片見筆記《娃哈哈終極秘史——圖片版)。如果這位小叔子就是杜背后的強力人物,那么一切都合乎邏輯了。
以下完全是筆者的想象,聲明免責: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娃哈哈靠兒童營養液異軍突起的時候,宗慶后就是奇貨可居的富豪了。宗澤后于是計劃了一盤類似呂不韋的大棋:將已經懷孕的趙姬贈予秦質子異人。作為宗慶后的弟弟,他非常清楚持有傳統思想的哥哥很想要一個兒子來繼承財產。但無論是計劃生育的原因還是其他的原因老宗只有一個女兒是已經不可改變的事實了。因此他找來既有能力,長相也清秀的杜建英,將她送入宗府,老宗果然上當。杜憑借其外語能力和處事手段促成了娃哈哈與達能的合資,使娃哈哈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使得老宗對她信任有加,順便還能完成自己生兒子的愿望。
但殘酷的事實是,老宗只有一個女兒的原因很可能是他自己。像娃哈哈這種家族企業,宗澤后是完全可能參與其中的,但宗慶后晚年出的傳記絲毫未提及這位弟弟,顯然是不正常的。從長相來看度的三位子女完全有可能都是這位小叔子的。而老宗后來也可能慢慢知曉了這個事實,所以逐步排擠了杜而扶持大小姐,甚至重新訂立遺囑,把那個三個子女的信托基金事實上廢除。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傳記上絲毫沒有宗澤后的名字,同樣也能解釋杜建英為什么要在達能事件中公開反對老宗——這就是一個叔叔面對獨女想吃絕戶的老套故事。而大小姐也應該是知情人,所以利用老爸想立一妻一女一布鞋人設的虛榮心,成功迫使老宗交權。那么,這位三叔會是呂不韋的下場嗎?
再次聲明以上這兩段是故事。真可謂是:
一分沒動趙德漢,勝天半子祁同偉,專學外語陳清泉,愛國品牌娃哈哈。
全文完。
作者:luoliegang,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已獲得轉載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