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沒有到北京,白宮已開始對華服軟,特朗普為何變了?有日本媒體注意到中方的大手筆,3440億覆蓋光刻機技術研發,ASML或被取代?
上個月就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訪華的消息傳出,雖然中美仍然沒有官宣特朗普的來華行程,但白宮似乎已在為此事鋪路。
16號有消息人士透露,為了爭取中美兩國進行元首會晤,也為了促成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已經在軟化自己的“對華語調”,特別是緩和了談及中國時的對抗性語氣。
外媒注意到,特朗普上臺執政近半年后,他不再總是嘮叨所謂的“美國對華巨額貿易逆差,不再總把美國的一些失業問題歸咎于中國”,這和他對美國其他貿易伙伴的態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從當前情況來看,特朗普如今更為關注的是與中方達成類似于他第一任期內的采購協議。
在他眼中,這類協議的達成不僅能夠為其政績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國內部分經濟壓力。
但他這種態度上的大轉彎,卻讓美國政府內部的決策者以及外部顧問們憂心忡忡。畢竟,特朗普反復無常的執政策略早已讓眾人摸不著頭腦,此次背離曾承諾過的強硬政策,更是讓他們對未來美國的對華政策走向充滿擔憂。
而本周一系列事態的發展,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外界的這種擔憂情緒。例如,美國此前針對中國劃定的所謂“紅線”,如今竟淪為了可用于談判的籌碼,這一轉變實在令人始料未及。
在眾多引起關注的事件中,特朗普在芬太尼問題上的表態尤為引人注目。
當地時間7月16日,在正式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之前,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談及芬太尼問題時,出人意料地表示:“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我的意思是,芬太尼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可怕的情況,但自從我來到這里,我們正在與他們對話,他們正在邁開大步……你知道他們因為芬太尼而受到關稅的懲罰,但他們想做點什么?!?/p>
這番言論與他今年2月借芬太尼問題宣布對華加征關稅時的激烈言辭,形成了天壤之別。
當時,他先是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隨后又將稅率大幅提高至20%,態度之強硬令人咋舌。
然而,就在當天晚些時候簽署法案后,特朗普卻又重拾以往的虛假指控,宣稱“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有些人甚至會說中國提供了所有芬太尼”,還表示“他們把芬太尼運到墨西哥,甚至運到我們國家。我們征收20%(關稅),所以他們為此付出了數十億美元的賠償金。我認為我們會解決這個問題,讓中國最終轉向對制造這種毒品的人判處死刑”。
這種前后矛盾的言論,也讓外界對他的真實意圖更加捉摸不透。但無論如何,他此前較為積極的涉華表態,已然顯示出其在對華態度上的軟化趨勢,而這一系列舉動,或許正是他為訪華所做的鋪墊。
近年來,隨著中美在科技領域的博弈愈發激烈,芯片產業成為了雙方角力的關鍵戰場。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多次升級對華芯片管制措施,試圖從源頭遏制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深知,要想徹底擺脫被“卡脖子”的困境,實現芯片產業的獨立自主,就必須加大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投入,修煉好“內功”。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毅然決定投資3440億元人民幣,將重點聚焦于加強光刻機供應鏈。
在“十四五”規劃中,芯片設備供應鏈的“完全國產化”就已被明確寫入,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在芯片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的堅定決心。
如今,中國在光刻技術領域的研發正全力沖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紛紛出臺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研發投入。
而荷蘭的阿斯麥公司,在全球光刻技術領域長期占據著霸主地位。其生產的先進光刻機,尤其是極紫外光刻機(EUV),幾乎壟斷了高端芯片制造的關鍵設備市場。
多年來,憑借著領先的技術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阿斯麥在光刻技術領域一騎絕塵,讓其他潛在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然而,隨著中國在光刻技術領域的持續發力,阿斯麥的領先地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日本媒體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趨勢,近期有日媒報道指出,中國正全力以赴開發自有光刻技術,一旦取得成功,阿斯麥等非中國供應商將承受巨大壓力。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擔憂并非毫無根據。一方面,中國在光刻技術的研發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雖然在高端光刻技術方面,與阿斯麥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中低端領域,中國已逐步實現了國產替代。例如,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及其同行,包括存儲器制造商長鑫存儲和長江存儲等,已在多個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這些企業已用國產替代品替換了用于蝕刻、測量、沉積、化學拋光等工藝的外國工具,逐步構建起了相對完善的芯片制造產業鏈。這意味著,即便在光刻技術尚未完全突破的情況下,中國芯片企業在其他環節已具備了較強的自主能力,減少了對國外設備的依賴。
另一方面,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持續的政策支持,為本土光刻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隨著中國政府3440億元投資的逐步落地,將吸引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資源向光刻技術領域匯聚。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有望在光刻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旦實現這一目標,中國不僅能夠滿足國內芯片產業的需求,還可能憑借成本、技術服務等優勢,在國際市場上與阿斯麥等企業展開競爭。屆時,阿斯麥長期依賴的全球市場份額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而且,中國在取得技術突破后,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在芯片制造領域的投入,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完善。這將對全球芯片產業的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阿斯麥若不能及時應對,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或將岌岌可危。
參考資料:
美媒:為了能和中方對話并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已經開始軟化對華語調——觀察者網
日媒:中國正努力開發自有光刻技術,囤積阿斯麥設備庫存為取得突破贏得了時間——海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