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步入2025年以來,香港電影市場不僅未迎來復蘇,反而境況比去年更差,多家歷史悠久的電影院倒閉,電影拍攝數量亦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以至于無數臺前幕后都只能轉行或兼職維持生計。近日,香港某知名網絡論壇出現了一則帖文,帖文中將香港電影的沒落歸罪于知名導演王晶以及和TVB關系密切的葉念琛,引發港媒和當地網友的高度關注。
稍早前,當事人之一的葉念琛在社交賬號發文反擊,但他并非為自己喊冤,而是替王晶鳴不平。
葉念琛在文中表示,王晶對香港電影行業的貢獻很大,無論是以前的繁榮時期,又或者現在的低谷階段,都在為業界出力,不應該遭到這樣的批評。
“從行業角度看,晶哥是一個讓香港電影興旺過、讓整整一代電影人都有飯吃的支柱!他平時不提,但不代表沒人記得,業內人士其實也心中有數?!彼f。
對于香港電影行業面臨的困境,葉念琛認為,一方面和經濟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則和流媒體的興起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脫不開干系,業界必須考慮轉型,而王晶在這種情況下仍努力開戲,為業內人士提供工作機會,體現了他對行業的熱愛和責任感,本地網友應該給予理解。
“近年來,不只是香港,全世界其他地方的電影行業也面臨市場轉型的問題,大家覺得看電影不一定非得去電影院,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流媒體平臺觀看。投資者關注回報,觀眾受算法影響,創作人則夾在中間,既要找人投資開戲,又要考慮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真的不容易。這個行業本身就有很多難言之隱?!彼a充道。
當然,香港廣義上的電影工作者有上萬人,王晶以及其他行業大佬盡力創造的工作機會對整個行業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并不能改變大環境的不景氣。葉念琛對此十分清楚,他呼吁業內人士積極自救:
“最近聽到很多從事幕后工作的朋友說,已經很久沒進組開工了。我認為,與其等待開工機會,不如先找份工作賺錢,畢竟生存才是頭等大事。其實每個同行都想著拍戲,但也只能想想,也要有得拍才行?,F實是市場需求不同了,肯改變,等行業陣痛過后,才可能有生機。如果不肯改變,就只會一直痛下去,痛到無法發聲?!?/p>
事實上,王晶曾是港片輝煌時代的中流砥柱,如今仍在努力為行業“輸血”,這種堅持值得業內人士肯定和尊重。然而,面對流媒體崛起、觀眾習慣轉變與投資環境惡化等結構性挑戰,僅靠個別導演的努力已難以扭轉整體頹勢。正如葉念琛所主張的,業內人士唯有正視現實、積極轉型,才可能找到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電影市場上周(7月7日-7月13日)九成以上的票房為海外電影所得,而港片成績最好的是《不赦之罪》,當周僅斬獲19.4萬港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