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大手機廠商都逐漸進入到了平靜期,一方面開始給已經發布的新機推送全新的系統版本,以此來達到更好的使用體驗。
另一方面則是籌備下半年的迭代旗艦手機,尤其是vivo、OPPO、小米、榮耀等品牌,都有全新的機型要和大家見面。
在這種情況下,去年發布的機型也逐漸到了收官階段,并且截至2025年第28周(7月7日-7月13日),第三方機構激活數據正式披露。
這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可以看看去年機型的銷量,也可以為自己接下來的選擇,提供一個全新的方向。
據博主透露,iQOO 13以130萬+的單品激活量遙遙領先,成為本代芯片的最大贏家,緊隨其后的是紅米K80 Pro,激活量突破100萬臺。
而一加13則以70萬+的成績位居第三,三者共同構成子品牌旗艦的“黃金三角”,也是目前子系列中的佼佼者。
關鍵這一數據與三個月前形成鮮明對比,第13周(4月6日)統計顯示,iQOO13激活量為70萬+,K80 Pro為60萬+,一加13為40萬+。
iQOO13在三個月內幾乎實現銷量翻倍,成為增速最快的驍龍8E機型,也意味著產品本身確實被許多消費者認可。
而隨著驍龍8 Elite 2新機即將于10月發布,當前驍龍8E機型正加速向2.5K價位段下探,新一輪價格戰已悄然打響。
其中價格策略成為三大機型分野的關鍵因素,比如iQOO13以3999元起售價精準卡位,比一加13的4499元更具親和力,又較紅米K80 Pro的3699元維持高端調性。
不過,紅米K80 Pro通過國家補貼政策實現到手價低至3199元,成為價格敏感用戶的首選,加上在2500-3000元價格帶,部分機型也在降價,以此讓性價比之爭白熱化。
只不過除了價格之外,真正讓消費者產生選擇欲望的關鍵還是硬件配置,不然的話,確實連關注都很難產生。
關鍵從這三款機型的配置層面來看,差異化同樣顯著,比如iQOO13擁有6150mAh電池+120W快充,6.82英寸2K直屏,IP68/IP69防護。
紅米K80 Pro擁有6550mAh電池+90W快充,6.67英寸華星2K直屏;一加13擁有6000mAh電池+100W有線/50W無線充電。
其中iQOO精準切中手游玩家對幀率穩定性和操作響應的核心需求;紅米則是滿足了日常拍攝需求,成為“性價比旗艦守門員”。
至于一加手機,憑借超大存儲組合和2K等深微曲屏,贏得對硬件規格敏感的高端用戶青睞,只是影像系統也受到了一些質疑。
其次,當驍龍8E機型在2.5K價位段廝殺正酣,下一代驍龍8 Elite 2旗艦已蓄勢待發,目前這顆芯片的配置細節已經非常清晰。
據悉,該芯片將采用臺積電第三代3nm工藝(N3P),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4%,相同主頻下功耗降低9%。
首批搭載機型包括小米16、REDMI K90 Pro、真我GT8 Pro、iQOO 14、一加14等,將于10月陸續亮相。
這些機型有望標配LPDDR5X和USF4.0,以及都會12GB+256GB存儲組合起步,以此來滿足用戶的基礎需求。
而此前的市場中有爆料稱,子品牌驍龍8 Elite2旗艦將呈現“三漲一降”格局,比如三款機型因屏幕與影像升級導致成本上升而小幅漲價,唯有一家可能逆勢降價。
更為關鍵的是,與去年驍龍8E機型普遍漲價300元(如3999元→4299元)相比,本輪漲幅預計更為溫和。
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驍龍8 Elite 2的套片漲幅不大,理論上迭代旗艦能夠維持原價,這也意味著部分新機有望做到加量不加價。
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臺積電2nm工藝的采用可能導致芯片成本大幅上漲,相比之下,2025年下半年或成消費者換機的最佳窗口期。
總而言之,在這場沒有終局的競賽中,唯精準定位與用戶洞察才是穿越周期的通行證,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則可以根據數據來做出考慮。
那么綜上信息所述,大家有什么想表達的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