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負極與高壓體系的結合,正悄然改寫手機續航的游戲規則,原因是近期有博主爆料稱,華為已開案6480mAh/6600mAh大容量電池,預計將搭載于中端新機。
相比目前在售的華為Nova14系列標配的5500mAh電池,新方案容量提升近1000mAh,續航表現將有顯著進步。
這并非華為首次布局大容量電池技術,工信部備案信息顯示,華為近期已通過兩款新型電池認證,分別為5620mAh/5750mAh和5870mAh/6000mAh。
看來在接下來的新機中,電池容量都會取得很大幅度的提升,且此次爆料的新機大概率是華為Nova15。
詳細來說,在千元機已普及6000mAh電池、旗艦機突破7000mAh的今天,華為正用一套“高硅負極+高壓平臺+智能管理”的組合拳重新定義手機續航體驗。
不出意外,新型電池延續暢享80“巨鯨電池”上首發的硅碳負極技術路線,要知道硅的理論容量是傳統石墨負極的十倍。
雖然存在膨脹系數大、循環壽命短的缺陷,但是華為通過納米硅碳復合、表面包覆等工藝解決了這些問題,實現硅碳負極商用落地。
況且今年1月,華為還公布了針對負極極片的專利,改善了電池行業長期存在的析鋰、黑斑等問題。
而且華為在新電池上采用了單電芯設計,相比雙電芯方案具備更高空間利用率、更低內阻和更長循環壽命。
再加上通過多極耳卷繞工藝和定制電荷泵芯片,華為還解決了大電池快充難題,同時新電池的封裝工藝實現突破,通過極片堆疊優化使體積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
這一突破讓6000mAh電池的厚度與傳統5000mAh電池相當,對于手機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中端機型而言,這意味著在保持輕薄設計的同時大幅提升續航能力。
結合產品線規劃,這兩塊新電池很可能在下半年的新機中登場,其中就包括華為Nova15系列,且意味著發布時間懸念不大了。
說實在的,除了續航能力之外,華為Nova15系列最大的變革在于芯片配置,根據爆料,該系列將全系搭載自研麒麟芯片。
可能是麒麟8030處理器,結合前代產品Nova14系列在24天內銷量突破百萬臺,比前代快了一倍,成為中端市場的“現象級選手”。
而且從麒麟9020處理器開始,華為手機的封裝技術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提升,相信這次也會進一步升級。
只是不知道會不會配備GPU Turbo之類的技術,如果可以配備的話,那么勢必會加強產品本身的競爭力。
而其余配置方面,Nova15標準版預計搭載6.96英寸1.5K OLED直屏,支持120Hz LTPO自適應刷新率,Pro和Ultra版則采用直屏+居中雙挖孔設計,提升觀影和游戲時的沉浸感。
只是大概率會采用側邊指紋解鎖,原因也是非常簡單,那就是如今的華為手機還沒有突破超聲波指紋解鎖。
同時軟件上也不弱,鴻蒙OS 6重構內存管理,提升應用啟動速度與后臺留存率,加上系統層面引入AI預測功耗管理,降低無效耗電。
此外,新機還有望適配100W有線+80W無線快充架構,如果可以放到Pro系列中,真的競爭價值十足。
其次就是華為Nova15系列的影像能力也很清晰,將下放Mate70系列的紅楓原色影像技術,全系配備5000萬像素可變光圈主攝。
而Ultra版本更將搭載4800萬像素超廣角微距和1200萬像素3倍光學長焦,實現全焦段覆蓋,滿足更多場景需求。
同時身為線下機型,產品本身的顏值方面肯定也不會低,有很大的希望配備全新的配色,以及全新的模組。
只有不斷的創新與突破,才能讓消費者對新機產生選擇欲望,畢竟只是電池續航方面的提升,還是很難產生足夠強悍的吸引力。
總而言之,華為選擇在芯片國產化進程中將尖端電池技術下沉至中端產品線,預示著中端市場從參數競爭轉向技術深度較量的重大轉折。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華為Nova15系列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