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就是對爵士總經理安吉,當前處境最好的詮釋。
作為職業經理人,安吉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老板們最喜歡的舵手,無論是組爭冠陣容,還是短期快速重建,他都十分擅長。
20年底,瑞安-史密斯付出16.6億美元,成為爵士最大的股東,而他本人與安吉的私交極為深厚,于是第二年夏天,好友安吉就走馬上任,成為球隊副理事和首席執行官,負責籃球層面的所有工作,安吉也不負眾望,迅速敲定2筆交易,并未爵士帶來豐厚的回報。
其一,將米切爾送到騎士,換來馬爾卡寧,塞克斯頓,阿巴基,還有3個首輪簽和2個首輪互換權;
其二,將戈貝爾送到森林狼,換來比斯利,范德比爾特,貝弗利,凱斯勒,波爾馬洛,外加4個首輪簽;
米切爾雖然實力不俗,但受限于身體天賦,終歸達不到爭冠后衛的標準,他所在的騎士,也是年年熱門,卻年年鎩羽而歸,本賽季,作為常規賽第一的他們,直接在被步行者紳士橫掃出局。
至于戈貝爾,森林狼并沒有因為他的到來,帶來多少質變,基本就是可有可無的角色,而且越到關鍵時刻,越容易被針對,能力和表現,與森林狼送給爵士的添頭凱斯勒差不多。
可想而知,爵士究竟賺了多少,更讓人眼紅的是,這些隨選秀權交易來的“贈品”,也在爵士大放異彩,就比如凱斯勒,爵士給他的標價是至少2個首輪,還有馬爾卡寧,直接喊出不低于戈貝爾,米切爾的標價,但自23年開始,爵士始終未能將馬爾卡寧送走,而今再看,后者極有可能要砸手里了。
先說馬爾卡寧當初為何那么值錢?
22-23賽季,這是馬爾卡寧爵士生涯的第一年,在這支重建球隊中,天賦出色的他,很快就成為進攻的中心,因為當時的陣容里,只有馬爾卡寧能夠去消化球權,7尺的身高,不遜色后衛的速度和控球,而且基本功扎實,身手全面,能在低位1v1單打,也能面框持球突破,還能在外線張弓搭箭,在沒有戰績壓力的情況下,馬爾卡寧打得也非常輕松。
交出一份場均25.6分,8.7個籃板,1.9次助攻的成績單,命中率接近50%,三分球命中率也有39.1%,入選全明星的同時,還拿到當年的進步最快球員稱號,馬爾卡寧的球風,非常符合現代籃球對內線球員的要求,能策動進攻,能拉開空間,護框雖然若一點,但在擋拆防守中,能夠跟得上對手的后衛,最關鍵的是,當時馬爾卡寧的薪水只有1600萬美元。
全明星的表現,白菜價的薪水,這樣的二當家堪稱是天花板級別,哪支球隊不想要呢?
但安吉這種精明人,又豈是輕易能喂飽的呢,他直接開出4-5個首輪+1個準全明星球員的標價,嚇退許多渴望得到馬爾卡寧的買家,盡管后來有所松動,4個首輪簽也能出售時,馬爾卡寧的狀態又出現下滑,而且又續簽了一份5年2.38億美元的高薪。
本賽季是馬爾卡寧新合同生效的第一年,但手握4200萬美元高薪的他,卻沒有之前的勁爆表現了,場均不過19分,5.9個籃板,1.5次助攻,命中率42.3%,三分球命中率34.6%,效率下滑非常明顯,當然,這與爵士的混亂陣容有關,可在談判中,這足以成為對手壓價的籌碼,更要命的是,馬爾卡寧的薪水會以400萬的漲幅遞增,最后一年,也就是28-29賽季,32歲的他薪水將達到5300萬美元。
以目前的情況看,雖然仍有不少球隊對馬爾卡寧感興趣,但后者顯然已經不值那么多首輪簽了,所以,做生意千萬別機關算盡,總想著狠狠宰對手一筆,須知凡事留一線,他日好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