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幾年,只要跟中國沾邊兒的新聞,在西方世界里,十有八九都帶點兒酸味兒,甚至火藥味兒。咱們的C919大飛機剛飛上天,那邊就說“核心技術都是偷的”;咱們的新能源車賣爆了歐洲,他們立馬搞“反補貼調查”;就連咱們在自己家門口南海搞個演習,他們的航母都得跑過來“自由航行”一下。
很多人納悶,我們招誰惹誰了?我們就是埋頭搞發(fā)展,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怎么就成了西方的“眼中釘”?
這事兒,得從一個已經(jīng)去世的美國“國師”級人物說起。他叫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卡特總統(tǒng)的國家安全顧問,一個看透了世界大勢的狠角色。他在那本著名的《大棋局》里,寫下了一句讓西方至今都心驚肉跳的話:“中國遲早要洗刷150年的恥辱。”
你看,他沒說中國要“報復”,他說的是“洗刷”。一詞之差,天壤之別。但西方那幫精英聽進耳朵里,就自動翻譯成了:那筆賬,他們要來算了。
所以,咱們今天聊的“討厭”,根子其實不在我們做錯了什么,而在于我們做得太好,太快,還不帶他們玩。這150年的安穩(wěn)飯,他們吃得太舒服了,現(xiàn)在眼看桌子要被掀了,能不慌嗎?
說實話,西方從來就沒真心喜歡過一個強大的、統(tǒng)一的、不聽話的中國。早在抗日戰(zhàn)爭最艱難的1942年,美國一個叫斯皮克曼的地緣戰(zhàn)略家就公開講,戰(zhàn)后要“聯(lián)日制華”。那時候我們還是盟友呢,他想的就已經(jīng)是怎么防著我們了。
為什么?因為在他們的劇本里,后發(fā)國家想發(fā)展,只有一條路:接受我的改造,聽我的指揮,給我打下手。你缺錢?我借給你,但你得開放市場,讓我的資本進來。你缺技術?我賣給你,但核心專利在我手里,你永遠只能做組裝。你制度不行?我教你“民主自由”,讓你國內吵成一鍋粥,再沒精力搞建設。
過去幾十年,這套玩法屢試不爽。從南美到東南亞,多少國家就這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中國偏偏是個異類。我們不信邪。改革開放,我們學習西方,但我們沒有全盤照搬。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工業(yè)體系,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干了他們兩百年才干完的事。到了2025年的今天,情況怎么樣了?
我給你看幾個最新的數(shù)據(jù),你就明白了。
2024年,中國的工業(yè)產(chǎn)值已經(jīng)超過了G7的總和。什么概念?就是美、英、法、德、日、意、加七個老牌工業(yè)國加起來,都打不過我們一個。咱們的“福建艦”航母在2025年初順利完成了第二次海試,電磁彈射技術穩(wěn)穩(wěn)地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隊。華為去年被制裁得那么狠,今年推出的Mate 70系列手機,搭載著全國產(chǎn)化的7納米芯片,據(jù)說已經(jīng)在實驗室里跑通了5納米,直接把某些國家的科技封鎖網(wǎng)捅成了篩子。
更讓他們崩潰的是新能源。過去,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掌握了世界。現(xiàn)在呢?全球超過70%的動力電池來自中國。歐洲車企巨頭們,嘴上喊著“去風險”,身體卻很誠實,紛紛跑來跟寧德時代、比亞迪簽長期供貨大單。德國總理來了,法國總統(tǒng)也來了,回去就宣布對中國電動車搞調查。這別扭勁兒,像不像考試考不過你,就去跟老師打小報告的那個同學?
你發(fā)展得好,不聽我的話,這已經(jīng)讓他們很難受了。更要命的是,你還開始帶著一幫窮哥們兒一起玩,不帶他。
“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了。西方媒體一開始嘲笑這是“債務陷阱”,是“面子工程”。結果呢?2024年底,印尼的雅萬高鐵通車一年多,累計運送旅客超千萬,成了東南亞的明星項目。肯尼亞的蒙內鐵路,讓東非的物流成本下降了40%。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被中遠海運接手后,從一個瀕臨破產(chǎn)的港口,一躍成為地中海第一大港。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讓越來越多發(fā)展中國家看明白了:原來發(fā)展不止一條路,原來不當孫子也能致富。這種“榜樣”的力量,才是對西方“話語權霸權”最根本的撼動。他們精心構建了幾百年的優(yōu)越感和制度自信,正在被我們用修路、架橋、建廠這種最樸實的方式,一點點瓦解。
所以,他們的“討厭”,是一種混雜著嫉妒、恐懼和失落的復雜情緒。他們害怕的,是你站起來了,還扶著別人一起站起來,把他們晾在了一邊。
“我可以搶你,但你不能拿回去”,這就是他們的“規(guī)矩”
有人會說,西方不是最講“規(guī)則”嗎?怎么會這么霸道?朋友,你太天真了。他們講的“規(guī)則”,是“我制定的規(guī)則”。一旦規(guī)則對他們不利,他們比誰都快地去修改規(guī)則,甚至直接掀桌子。
這種事,他們歷史上干得還少嗎?
1953年,伊朗總理摩薩臺,民選上臺的,想把被英國霸占了快半個世紀的石油資源收歸國有。這動了誰的蛋糕?英國當即聯(lián)合美國中情局,策劃了一場政變,把摩薩臺給推翻了,扶持了一個聽話的國王上臺。他們的理由是:摩薩臺“親近蘇聯(lián)”。可笑不?人家只是想拿回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把。從智利的阿連德,到剛果的盧蒙巴,任何一個想走獨立自主道路的領導人,下場都很相似。要么被暗殺,要么被政變,要么被制裁。
現(xiàn)在,他們把這套用在了中國身上。只是中國體量太大了,政變搞不動,暗殺不敢想,就只能用“科技戰(zhàn)”“貿易戰(zhàn)”“輿論戰(zhàn)”。
你華為5G技術領先了,我就說你“威脅國家安全”,禁你。你的TikTok太火了,我就說你“竊取用戶數(shù)據(jù)”,逼你賣。你的光伏產(chǎn)業(yè)成本低、質量好,我就說你“強迫勞動”,加你關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最諷刺的是什么?在大英博物館里,至今還陳列著當年從圓明園搶走的幾萬件中國文物。他們一邊拒絕歸還這些沾滿鮮血的“贓物”,一邊道貌岸然地指責我們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
你看看,這“規(guī)矩”有多雙標。說白了,在他們眼里,世界秩序就是他們家開的賭場,他們永遠要做那個坐莊的。現(xiàn)在中國這個玩家,不僅自己贏錢,還帶著一幫小兄弟在旁邊開了個新局,你說莊家能不急眼嗎
如果說之前的交鋒還隔著一層遮羞布,那么幾年前那場席卷全球的疫情,則像一臺高強度的X光機,把所有國家的底褲都照得清清楚楚。
我們都還記得,疫情初期,武漢封城。西方媒體怎么說的?“專制”“沒人權”“反人類”。結果呢?我們用76天穩(wěn)住了局勢,然后開始全力生產(chǎn)物資,支援全世界。
反觀他們呢?“群體免疫”的鬧劇,“消毒水療法”的笑話,為了選票爭吵不休,眼睜睜看著上百萬人失去生命。醫(yī)院崩潰,民眾恐慌,亞裔被無端攻擊。那個時候,他們掛在嘴邊的“自由、民主、人權”,顯得多么蒼白無力。
當中國的醫(yī)療隊和一箱箱口罩、疫苗抵達意大利、塞爾維亞、非洲的時候,他們又開始炒作,說我們搞“疫苗外交”,是“為了擴大影響力”。
這事兒讓全世界,特別是廣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徹底看清了一件事:危難時刻,誰是真正在救人,誰是在耍嘴皮子。中國模式或許不完美,但在保護人民生命這件事上,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而西方模式,則暴露了它在重大危機面前的低效、混亂和自私。
這場疫情,對西方的心理沖擊是巨大的。它戳破了“西方制度優(yōu)越性”這個最大的神話。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引以為傲的體系,在真正的壓力測試面前,居然如此不堪一擊。而那個他們一直瞧不起、一直唱衰的中國,卻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和責任擔當。
這種落差感,讓他們無法接受。所以,疫情之后,他們對中國的打壓和抹黑,變得更加歇斯底里。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敵人”,來轉移國內的矛盾,來掩蓋自己的失敗。
參考文獻:
- 【美】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1997).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Basic Books.
- 張維為. (2019).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西方為什么如此敵視中國?圭亞那前總統(tǒng)一文說清. (2024). 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