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楊得志,千萬不要輕視二馬,不然就會吃虧。”
解放大西北的戰前前委會議上,彭老總拿出了毛主席的電報,遞給了剛剛遠道而來的楊得志等人。電報上的一字一句,都是毛主席對19兵團的擔憂。
就像毛主席說的,他們沒有接觸過馬家軍,一旦有輕視心理就會吃虧。
在會上,彭老總還給楊得志仔細分析了馬家軍的優缺點。他告訴楊得志,馬家軍的慣用手法是繞到背后突然襲擊,這是必須要防范的。
只要能防得了他們這一手,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了。
毛主席和彭老總為什么對馬家軍這么謹慎呢?
西野成立
按照我黨一開始的計劃,西北是不打算成立專門的野戰軍的。因為當時有晉綏野戰軍,西北的邊防問題完全可以由他們解決。
然而隨著解放戰爭的變化,軍委逐漸意識到,西北地區必須有野戰軍。要不然,西北的作戰力量實在太弱了。
而且當時老蔣全面進攻的戰略馬上就要破產,西北地區肯定是他重點進攻的方向。因為這里有馬家軍,有養精蓄銳的胡宗南集團。
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延安。延安作為黨中央所在地,若是落入敵手,將會對我軍造成巨大的打擊。
延安可是眾人心中的圣地,落入敵手可了不得。而且黨中央離胡宗南非常近,如果西北沒有作戰力量,恐怕胡宗南一個突襲,黨中央就在劫難逃了。
基于這種考慮,中央還是決定成立西野。但想要成立西野非常困難,這些困難就是之前為什么西北沒有野戰兵團的原因。
這些困難是什么呢?是西北的貧瘠。
就算現在說起西北,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沙漠和戈壁,那就更別說當時那種情況了。
身處戈壁灘的西北人民,富庶程度遠遠沒辦法和中原以及南方的人比。
西北人民一直掙扎在溫飽線上,很難供養軍隊。
我軍和馬家軍不一樣,不靠掠奪老百姓生存。在最艱難的時候,我軍寧愿自己生產自救,也不愿意從老百姓身上掠奪。
但大軍要作戰,就只能靠老百姓籌集糧食。我軍打仗是為了老百姓,不可能為了打仗把老百姓餓死,所以能籌集到的糧食實在有限。
戰士們需要吃飯,要不然他們根本沒力氣打仗。因此,糧食決定了部隊的上限,但很明顯,西北這邊部隊的上限很低。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中央選擇組建晉綏野戰軍。然而在我黨的戰略方針中,晉綏地區又不是首要作戰目標,所以才有了西北野戰軍。
艱苦作戰
西野成立之后,面對的是胡宗南和馬家軍這兩大強敵。
1947年,老蔣調整了戰略行動,開始重點進攻。毛主席決定放棄延安,帶著黨中央和敵人周旋,等朱老總等人找新的根據地。
彭老總則帶領西野,抓緊一切機會削弱敵人的力量。
西野的力量實在太弱小了,弱小到戰役剛開始的時候,還需要毛主席親自帶人和胡宗南的部下周旋。靠著毛主席的周旋,西野迅速布置好了一切。
剛占領了延安,還在沾沾自喜的胡宗南,猝不及防在青化砭地區翻了車。在西野的伏擊下,胡宗南損失慘重。
胡宗南自然不愿意吃下這個虧,于是他決定聯系二馬和自己一起作戰。但要是二馬真的能和他一條心,國民黨早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
國民黨失敗的很大原因,就是他們喜歡各自為戰,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放棄友軍。這一點,在山東戰場上表現得十分明顯。
所以即便胡宗南聯系了二馬,二馬也不可能跟他一條心。不過彭老總還是非常謹慎,在和胡宗南打的時候,時刻防備著二馬。
馬家軍的劣跡在我軍中流傳,當年的西路軍就是敗在他們手里。有西路軍作為前車之鑒,彭老總絕不會輕易中他們的圈套。
二馬也樂意看胡宗南挨打,兩邊一直不對付。不過在真正觸及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也不是不可以放下一切進行聯手。
而我軍對付胡宗南的時候,馬家軍趁機占了不少地盤。百姓們受到他們的剝削,他們還趁機擴充兵員,派人四處抓壯丁。
一時間,馬家軍的勢力急速擴張,彭老總也將矛頭指向他們。然而在第一次和馬家軍的作戰中,我軍就遭到了失敗。
戰斗結束后,彭老總總結了這次失敗的原因。我軍對馬家軍的實力評估不夠,而且當時新兵較多,部隊之間的協調配合也不到位。
接下來,彭老總的重點就是主抓新部隊的整訓工作。在彭老總的嚴厲監督下,新兵們快速成長著,越來越多的地方被解放。
然而,眼看全國即將被解放,老蔣著急了,開始不惜代價拉攏二馬。老蔣希望他們能和胡宗南聯合起來對付西野,保住西北作為國民黨的最后基地。
馳援西北
面對聯合起來的“一胡二馬”,彭老總明白,靠西野當前的實力是做不到殲滅他們的。
為了能徹底解放大西北,彭老總決定出去借兵。但當時我軍正在進行反攻,不僅西北缺兵,哪里都缺兵缺將,根本沒有多余的部隊可以借給彭老總。
毛主席也發愁啊!西北不能放任不管,這該怎么辦呢?毛主席想了想,想到了當時正在山西的十八、十九兩個兵團。
這兩個兵團原本隸屬于華北,去山西是為了解放太原的。但因為三大戰役的原因,太原被暫時擱置了。
徐帥當時身患重病,沒辦法繼續指揮解放太原的戰斗。但只要解放了太原,山西就基本宣告解放了,這些兵就能讓彭老總借走。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彭老總來到太原,接過了徐帥手中的指揮權。善打硬仗的彭老總,絲毫不怕閻錫山的堅固堡壘。
在他的指揮下,我軍成功解放了太原。根據毛主席的命令,彭老總帶走了這兩個兵團,西野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擴充。
然而這兩個兵團都有一個缺點,他們沒有和馬家軍正式交過手。對他們來說,馬家軍非常陌生,他們也不熟悉馬家軍的戰術。
為了防止戰場出現問題,也為了能盡快解決馬家軍,毛主席專門給楊得志發了電報。毛主席在電報上叮囑他,讓他一定要小心馬家軍。
這還不算,在和彭老總聯系的時候,毛主席讓他告訴楊得志不要輕敵,不然就會吃虧。毛主席之所以這樣擔憂,都是因為他們沒有經驗。
彭老總其實和毛主席態度差不多,都認為他們對馬家軍沒有經驗,一開始不適合擔任重要任務。
但毛主席堅持讓他們擔任鉗制二馬的任務,彭老總只能同意。
當時兩大兵團剛來西北不久,彭老總原本應該給他們時間休息的,但實在是戰事緊急。
兩支部隊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就這樣匆匆加入了戰斗。
這一戰,彭老總帶著必勝的決心去打,而猖狂了幾十年的馬家軍,也即將迎來他們的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