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冬,上海淞滬警備司令部稽查處。打字機咔嗒作響,空氣里飄著油墨和焦慮的味道。
周明的手指在文件堆里停頓——一份標著“絕密”的電文滑進她的視線:“目標:粟裕。執行人:金柯。方式:近身狙殺。”
冷汗浸透她的襯衫,她抬眼望向窗邊整理檔案的趙幼芷,兩人目光相撞的剎那,歷史的天平開始傾斜。
暗樁啟動:老部下的致命背叛
金柯的名字曾與忠誠緊密相連。這位蘇中地委書記,早年與粟裕并肩作戰,卻在1945年上海被捕后墜入深淵。國民黨特務的烙鐵與電刑摧毀了他的意志,最終簽字效忠保密局。毛人鳳如獲至寶:“此人熟悉粟裕起居,必成利刃!”
1948年11月,淮海戰場炮火連天,黃百韜兵團覆滅的消息震動南京。蔣介石在官邸摔碎茶杯,對毛人鳳嘶吼:“粟裕不死,徐州必失!”
金柯的潛伏堪稱完美。他以地委干部身份自由出入指揮部,甚至參與粟裕的保衛部署會議。暗殺計劃精細到時辰:借匯報工作之機,在粟裕獨處的書房動手,事后偽裝成突發急病。毛人鳳將賭注押在這枚“冷棋”上,卻不知一張更大的網已悄然張開。
紙頁驚雷:四雙眼睛與三頁情報
稽查處機要室里,四名年輕女性正與死神賽跑。周明、趙幼芷、傅亞娟、柳茂才——她們的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情報員,日常負責文件歸檔與打字。當周明從待銷毀文件中抽出暗殺密令時,趙幼芷立刻以身體遮擋監控視角;傅亞娟佯裝潑灑茶水,水漬漫過紙頁的瞬間,柳茂才已用微型相機拍下全文。
傳遞情報的通道險象環生。密令原件必須放回原處避免打草驚蛇,膠卷則藏進傅亞娟的發髻。她們利用午休“逛街”,在霞飛路咖啡館的洗手間隔板下塞入膠卷。僅三小時后,這份決定粟裕生死的情報已擺在上海地下黨負責人案頭。
收網時刻:金柯的末路與粟裕的茶杯
行動比預想更驚險。當特工包圍金柯住所時,他正擦拭配槍,桌上攤著粟裕次日行程表。被捕時他慘笑:“你們再晚半天,粟裕的頭顱就該裝在木盒里了!”
粟裕得知消息時,手里茶杯晃了晃,熱水濺在手背渾然不覺。他沉默良久,對警衛員說:“加派雙崗,不是為我,為那些看不見的同志。”
金柯的崩潰揭穿更大黑幕:保密局在華東埋有六名暗樁,全部由他單線聯絡。
中共趁機發起“清雷行動”,一周內拔除全部潛伏特務。毛人鳳在南京暴跳如雷,砸毀辦公室的青瓷魚缸:“四年經營,毀于婦人之手!”
無名星火:歷史皺褶里的女性光芒
四位女諜的結局鮮為人知。周明于上海解放次日隨軍南下,趙幼芷轉入北京市政廳檔案科終生未言舊事,傅亞娟1953年病逝于東北勞改農場(因曾被俘經歷受審查),柳茂才隱姓埋名任教中學直至退休。粟裕曾多方尋訪恩人,卻因地下工作紀律始終未能相見。
1984年,粟裕骨灰撒放儀式上,一位老婦將白菊拋入長江。柳茂才歸鄉后首次流淚:“當年救下的不只是將軍,更是淮海戰場五十萬將士的性命。”而歷史檔案里,她們始終以化名存在,如同燒盡的火柴,點亮長夜后只剩微末的灰痕。
【參考資料】:《粟裕年譜》(軍事科學出版社)《隱蔽戰線春秋:中共情報工作史》(中共黨史出版社)《毛人鳳與保密局秘檔》(臺灣傳記文學出版社)《上海地下斗爭紀實》(上海人民出版社)《淮海戰役親歷者口述》(江蘇文史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