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入伏了,今年可是典型的晚入伏年份。
7月20日入伏,農歷六月二十六,夏至到入伏間隔29天呢。按老說法“晚入伏旱了田”,伏天怕是要日頭毒、雨水少。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地里旱得裂縫可不行。
趕緊把灌溉設備檢查好,別等渴壞了苗才著急。山區果樹正掛果,日頭曬得果子容易蔫。
有條件的扯點遮陽網,沒網的多淋幾次透水。湖區周邊種水稻的,田里水層得保住。
要是水渠供水跟不上,趁早挖淺井備著。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土辦法別忘了,積雨云厚抓緊澆地。但也不能全靠經驗,手機里的天氣預報每天都得瞅。
今年還是母伏,雖說民間講“母伏兇”,濕熱得防。
可咱主要防的是干旱,別被雨水多的說法誤了事。有人覺得伏天就30天,短三伏熱不了多久。我個人認為,天熱時間集中,莊稼更扛不住。
尤其是秋糧正灌漿,缺水可直接影響收成。不同地塊情況不一樣,坡地保水差要優先照顧。
低洼地別以為不怕旱,積水排不出也爛根。曬谷場的農具和種子,得提前找防潮的地兒放。
草木灰撒在地邊能驅蟲,老辦法用起來順手?,F在最要緊的是,明天就把地頭溝渠清一遍。堵住漏水的地方,保證水來了能流到根上。
具體咋防旱?
老鄉們得多琢磨自家地的脾氣。村里要是有農技員,抓緊問問有沒有新法子。
伏天頭三天很關鍵,入伏下雨能緩旱情。要是頭天沒雨,后天起就得主動澆水了。記住,旱情露頭別拖延,莊稼等不得老天爺。
多關注接下來的云層變化,陰天多就少澆點。大晴天連著三天,早晚都得給苗子喂水。
別嫌麻煩,伏天多流汗,秋天少減產。最后說一句,伏天熱歸熱,農事節奏不能亂。
該防旱防旱,該治蟲治蟲,一樣都別落下。伏天多操心,秋來谷滿倉,老鄉們記牢了!行動清單:明早查灌溉設備→午后清溝渠→睡前看天氣預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