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氣溫要竄到32℃以上了,家里有老人的可得上心。對年輕人來說熱點兒是出汗多喝水,可老人不一樣,這溫度藏著大隱患。
張伯禮院士說過,室溫超32℃老人必須開空調,這話戳中了不少家庭的誤區。
好多老人覺得“不怕熱,開空調容易著涼”,硬扛著結果把自己送進醫院。高溫是慢性病的放大器,每年夏天門診里老年患者明顯增多。
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老人一受熱,血管擴張、心率加快、水分流失,血壓血糖跟著亂。身體調節能力下降,老人的散熱機制沒年輕人靈,熱起來更危險。
別以為中暑就是暈一下,重度中暑能要命,熱射病死亡率超40%。見過獨居老人家里沒空調,靠電扇熬著,最后熱到意識不清送醫搶救。
老人怕空調不是不怕熱,是擔心用錯了傷身,其實關鍵在咋用。
空調溫度設26℃ - 28℃,別直吹,臥室通通風,干燥了就用加濕器。除了開空調,老人還得定時喝水,不渴也要喝,別等脫水了才想起。
早晚開窗通通氣,讓屋里空氣換一換,別悶出病來。
高溫還影響情緒,老人容易失眠焦躁,調好溫度也能讓心里舒坦點。
我個人認為,別拿老人的“不怕熱”不當回事,他們的身體早扛不住了。裝了空調別閑置,科學用起來,這不是浪費,是給健康上保險。
一次中暑住院花的錢,夠交好多電費了,咱不能算錯這筆賬。家里有老人的,趕緊檢查下空調靈不靈,備個溫度計盯著室溫。
提醒各位,32℃對老人來說不是熱不熱,是身體能不能扛住的坎。
對老人來說,32℃不是溫度,是保命的警鐘,該響就得響起來。現在就行動,讓老人舒舒服服過夏天,這是咱做子女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