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比往年短10天。7月20日正式入伏,8月18日出伏,總共30天。這可是十年來首次告別40天長伏天。
從2015到2024年,連續十年都是40天三伏。初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
天數少了,熱力會減嗎?老話說"早入伏涼颼颼,晚入伏熱死牛"。
今年7月20日入伏,比往年晚5到10天。入伏當天農歷六月二十六,雙數日子屬"母伏"。
農諺講"母伏熱煎熬",今年怕是要遭罪。三伏天短了,高溫時段更集中。
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正趕上大暑節氣,熱上加熱。
地里玉米水稻正灌漿,高溫干旱最要命。農民得提前備好灌溉,別讓莊稼"渴"著了。
城里人也不能大意。
高溫高濕天氣,體感溫度能比實際高出3-5℃,防暑措施要做足。
"伏里無雨,鍋里無米"。
三伏天降雨直接影響秋收。
入伏下雨預示整個伏期雨水多。
今年全球氣溫持續走高。
專家預測夏季平均氣溫偏高0.5-1℃,極端高溫概率增大。華北平原可能連續20天高溫。
華南沿海臺風頻繁,悶熱桑拿天少不了。伏天干活要趕早晚。正午太陽毒,硬扛容易中暑。
備好綠豆湯、藿香正氣水很關鍵。天數少了反倒可能更難熬?
老經驗遇上新情況,咱們得科學應對兩手準備。您那兒往年伏天啥特點?
覺得今年會熱成啥樣?來評論區嘮嘮。天氣變化說不準,以上分析供參考。
具體還得看實際天氣,及時調整防暑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