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經紀人
聚焦文娛發展,洞悉爆款方法論~
當更多女性拿起話筒,不僅上桌、還要吃飽吃好…
在最新一期《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2》中,#步驚云殺瘋了#登上熱搜,“你知道一個女孩最重要的是什么嗎?是活著,讓貞操放進博物館和殺人兇器擺在一起”…一段戳破女性欲望羞恥的內容帶來力量,甚至被觀眾認為是覺醒宣言。
毋庸置疑,這個夏天注定是屬于脫口秀的夏天。《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2》和《喜劇之王單口季2》再度同臺競技,網友對兩檔節目誰更勝一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而楊蒙恩在《喜劇之王單口季2》中發出的感慨“女演員一直在上桌,男演員一直在上炕”,則收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脫口秀女演員群像,網友制作
“女演員上桌”這兩年成了脫口秀界的高頻詞,不僅女演員參賽人數屢創新高,而且在話題熱度上她們的段子也頻頻出圈、引發共鳴。
來自五湖四海的脫口秀女演員們,讓我們聽到了更多女性的聲音。作為女兒、妻子、母親、單身女性、職場女性的她們,從各自人生出發,將多視角的女性議題搬上舞臺,聊原生家庭、聊婚姻、聊生育、聊相親、聊職場性騷擾、聊月經羞恥……聚焦社會對女性施予的困惑、焦慮與壓力。
可以說,僅就今年賽程來看,女演員不僅上桌了,還點上菜了、還吃飽吃好了。她們在節目中迸發出的能量,已然不啻于男性。
當她們成為“嘴替”
去年,魯豫曾在《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中表示“舞臺上的女性還是太少了,我們先要把數量搞起來”。今年這一期待終于變成了事實。兩檔節目中的參賽選手加起來共有107人,而女演員的人數占據了42人,占比39%,相比去年有明顯提升——95名參賽選手中脫口秀女演員占據27人,占比28%。
而與數量提升相對應的,是“女性生存樣本”更多元了。講述方面,她們突破了以往的冒犯式或攻擊性的表達方式,通過女性特有的視角與觀察解構生活;選題、文本方面,她們不再只聚焦于婚戀關系、外貌焦慮等傳統議題,而是輻射到了女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們用新的內容賦予了好笑更深的定義,也給整個行業注入了活力,既讓幽默變得更加高級,也達到了一定的療愈作用。
小帕是一個來自新疆的姑娘,她的文本主要圍繞有毒的原生家庭展開。她有一個荒唐的爸爸,荒唐到52歲結了六七次婚,用她的話說是“我家六個女人圍著一個爹轉”。父女倆走在路上,她常被嚇到:要么,爸爸會突然帶著她一起躲起來,因為娶妻頻繁,常常遇到前妻;要么,爸爸會突然讓她滾開,因為迎面而來的美麗女性讓爸爸覺得“未來可妻”。爸爸的爹味話術從小對她耳濡目染,讓她知道“這個世界上不一定會有男人愛我,但一定會有男人打我”。黑馬新人王小利選擇以她45歲的未婚人生作為表演主題。在她看來,除了偶爾要面對“你為什么不結婚的質疑”,45歲不婚的人生是自由、幸福的。因為沒有生育會被歧視,沒有婚育煩惱也會被歧視;合群不一定是好事,而沒煩惱卻一定是好事。
同樣激起廣泛共鳴的,還有號稱“脫口秀版出走的決心”的房主任。來自山東臨沂的房主任是一名50多歲的農村婦女,她將自己的家暴丈夫比作“柯基”,將自己在包辦婚姻中嘗到的苦水內化為堅韌,最終帶著兩個女兒自婚姻中出走。“2023年的4月8號,我簽約成為了一名脫口秀演員。2024年的4月8日,我帶著倆女兒凈身出戶,拿到了離婚證書。2025年的4月8號,什么都沒發生,我過了一個平靜而又幸福的一天。”
即便是一些老話題,也能被選手們講出新意,比如“月經羞恥”。王越在段子里將月經比作“領導”——來時不打招呼、到點不走、讓人渾身不適。段子一出,直接沖上熱搜,被網友笑稱“終于有人把這事說得這么痛快!”
不僅如此,還有女演員敢話挑權威、打破所謂的規則。比如,在舞臺上仗義執言、有俠女風范的嘻哈。體育生+國家定向越野大賽冠軍+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背景履歷,讓嘻哈的表演充滿高能量,而空姐的職業背景,又讓她的脫口秀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與內涵。她在段子中直指民航行業中的不合理規則,如讓空姐穿絲襪,如乘務員為乘客放行李。她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叩問社會:那些從來如此的規則,就一定是對的嗎,一定合理嗎?
社會上男性對女性的壓制與規訓無處不在。而脫口秀女演員在舞臺上的回擊,則讓無數觀眾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鳴。于是,舞臺上的她們是創作者、是批判者、更是觀眾們的“嘴替”,她們用犀利的段子征服觀眾,亦是聲討那些無孔不入且不易察覺的不平等、不合理。
爆發契機
女性主義風潮席卷脫口秀,背靠的是整個社會的意識覺醒。按圖索驥,這甚至與女性題材的影視創作息息相關:2011年,《甄嬛傳》成為現象級爆款,“大女主”這個詞隨之進入了公眾視野;2016年,《歡樂頌》在播出期間頻頻霸榜熱搜,原生家庭、婚戀焦慮、女性友誼等話題都掀起了社會熱議,“女性主義”就此成為了影視劇領域的一條熱門賽道。盡管作品質量良莠不齊,但不管是行業還是觀眾,“她”都已成為再難忽略的創作母題。
雖然2024年被稱為“中國脫口秀女性元年”,但在此之前國內的脫口秀女演員其實經歷了漫長的蟄伏與成長:從思文的孤軍奮戰到楊笠、小鹿、鳥鳥等人走上舞臺再到如今的新人輩出、老人與新人共舞。在這個過程中,她們不僅完成了從個體表達到群體發聲的轉變,還形成了獨特的女性敘事體系,將女性的生存境遇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議題。
很多人最早認識脫口秀女演員這一群體,是從思文開始的。從《今晚80后脫口秀》中走出的她,曾連續兩季在《脫口秀大會》中奪得季軍。在一眾男演員中,她的表達往往聚焦于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困惑與無奈,調侃丈夫是“睡在上鋪的兄弟”。即便如此,男性群體對她的成名依然抱有很大的不理解。因為在傳統認知中,女性搞喜劇是需要通過“扮丑”來實現的——以至于于謙第一次看思文表演,提出了“(你)是怎么做到不扮丑還能幽默的”問題。
好在,思文并非孤軍奮戰,其他脫口秀女演員的陸續出現,讓她逐漸有了“戰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李雪琴上臺了,楊笠出圈了,她們的表達為整檔節目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鳥鳥奪得亞軍,打破了脫口秀女演員的成績記錄……《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一季,小鹿奪得亞軍,其“女方歇斯底里,男方事不關己”的備婚段子出圈一時,進一步推進了脫口秀女演員的業內生態。
同時,與之相對應的是女性意識覺醒后關注度的不斷提升——女性越來越敢于直面自己的困境,越來越敢于表達自己。很多脫口秀女演員起初都是從自身故事入手,憑細膩動人的文本撼動人心。比如,菜菜在講月經話題出圈,今年又講到有關媽媽去世的段子“給媽媽盡個笑”,引發大范圍的共情,讓很多人認識了她。這種從自身出發的表達讓幽默顯得更高級。觀眾對傳統段子的審美疲勞,而女演員們更有深度,更真實,更接近自身生活狀態的內容得到了重視與推崇。而這也成為了脫口秀女演員爆發的一個契機點。
于是,結論顯而易見:脫口秀女演員的成長,既得益于其自身的迭代成長,也得益于觀眾的迭代審美。脫口秀女演員也好,觀眾也罷,他們都用自己方式驗證了一個現實——脫口秀女演員具有巨大的市場,她們的講述綿延不絕又互為映照,并為后來者打通了道路。
從稀缺到脫敏
縱觀脫口秀女演員現狀,你會發現:一方面,不同背景、不同風格、不同議題的脫口秀女演員的持續涌現,展現了這個群體的豐富性;另一方面,女性話題也確實出現了一些同質化傾向,打開兩檔節目,關于催婚、月經羞恥、職場性別歧視等議題常常重復出現,連“旺夫相”這樣偏小眾的梗都被反復解構。
網友也由此出發,分化出了兩種態度:一種呈包容態度,認為脫口秀女演員重點朝女性議題發力是因為“困難太多,有困難的人太多”,如果女性不講女性困境就不會有人幫她們講了,同質化在所難免;另一種呈反對態度,認為脫口秀女演員講女性議題會像“大女主劇”那般,變得流于表面,有“販賣苦難”之嫌,且同質化段子的頻繁出現,也會令其變得不再好笑,這也是為什么有網友會在彈幕里抱怨,“怎么女的一開口就是這些,男的講什么都能讓人笑”“怎么女的總拿性別對立說事”。
就行業發展規律來看,女性話題的熱度目前正經歷著一個明顯的過渡——從稀缺到脫敏。由于女性議題變得不再新鮮,女性主義脫口秀對于社會中的女性表達是有幫助的,但是女性主義脫口秀是否會像“大女主劇”那樣形成某些創作套路卻是需要人們警惕的。
隨著脫口秀女演員相關內容的增多,表演者也需要防止被標簽化,防止出現“唯女”內容的單一創作趨向。對創作者來說,如何保持創作的獨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或許不斷地拓展創作維度,在創作上跳出女性專屬議題,關注生活中更令人共情、更有普適性的創作素材,才能真正成為那種“國民級”的脫口秀演員。
另外,除綜藝競技外,脫口秀女演員還應積極拓展線下演出,延伸表達空間,并打造個人品牌。很多女演員都擁有自己的線下專場,比如小鹿的《女兒紅》、嘻哈的《茁壯》等,而“創業之王”Norah更是在上海新天地開辦了一家脫口秀俱樂部,這種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展現方式,既能更快地為脫口秀女演員打開市場,也有利于喜劇的健康發展,可以讓脫口秀女演員在現實中真正活躍起來,而不僅僅是舞臺上的“活躍一時”。
結語
脫口秀女演員的崛起是女性力量在文化領域的爆發,幽默的力量是帶來更深的思考,帶來改變的勇氣。未來,我們需要更多元、更深入的女性表達,但也要規避讓這種表達成為一種小眾的圈地自萌——不只局限于對情感與自身感受的表達,更要規避某些“同仇敵愾罵男人”的同質化議題的集體爆發。讓脫口秀女演員及其女性議題得到更多人的接納與認可。正如思文曾經在節目中說的那般,“脫口秀的競爭對手和爭取對象,不應該是所有人嗎?”
— THE END —
撰稿 | 莫妮卡
責編 | 拂風
主編 | 栗子
合作 |烏鴉&牌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