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紅尾鴝:雀形目、鹟科、紅尾鴝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5-17厘米,體重18-20克。其中國內(nèi)主要分布于內(nèi)蒙古、青海、寧夏、甘肅、陜西、河北、山西等省份,在北京通縣也偶有發(fā)現(xiàn)。屬山地灌叢鳥類,主要棲息于灌叢草地、疏林地、林緣、林間空地以及采伐后的林地。
賀蘭山紅尾鴝屬留鳥,不進行長距離的遷徙活動。常單獨或者成對活動,活動于稠密的灌叢和巖石間。性格活潑,會在灌木枝條間上下飛舞,蹦蹦跳跳,騰挪躲閃。不光如此,個體間常會互相追逐,尤其是雄鳥。追逐都速度很快,究其原因則多是為了取食地而追逐。有時也會在灌木枝條上停留,停留的過程中不時的轉(zhuǎn)動頭部觀察四周,看看有沒有危險。此時它們的尾羽會不時的上下擺動,尤其是在身體有其他的動作時。活動也伴隨著覓食,常會飛到有沙棘生長的地帶,站在有沙棘都枝頭啄食。
不過這里有個比較有意思的現(xiàn)象,因為雄鳥的羽毛與成熟的沙棘果顏色相近,所以雄鳥多站在枝頭進食,而雌鳥保護色不及雄鳥,所以多是在枝干相對茂盛的中層進食。在整個活動和覓食的過程中,常伴隨著鳴叫,鳴聲清脆悅耳,婉轉(zhuǎn)多變,十分的動聽。性格十分的機警,一但遇到天敵或者受到驚嚇,雄鳥會迅速的發(fā)出警報聲,之后停止鳴叫,尤其是繁殖求偶期間,隨即鉆進茂密的灌木叢中躲避。隨著夜幕降臨,其多會飛往向陽避風(fēng)處密集的沙棘叢中過夜,多棲息在離地0.5米左右的側(cè)枝上。
賀蘭山紅尾鴝屬雜食性,但根據(jù)季節(jié)都是不同食物也有所偏重,其中在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沙棘以及其他的一些植物種子和果實,而繁殖季節(jié)由以昆蟲為主,植物性食物這顯著減少。
賀蘭山紅尾鴝繁殖時間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根據(jù)同屬的紅背紅尾鴝推測。其繁殖期應(yīng)該為5-7月,但它們的求偶期從3月中旬就開始了。此時雄鳥鳴叫時間會增多,一但發(fā)現(xiàn)有雌鳥出現(xiàn),除鳴叫外還會表現(xiàn)出多種求偶行為,并向著雌鳥靠攏,有時還會在叢林中追逐雌鳥。結(jié)對以后開始尋找合適的位置筑巢。鳥巢通常搭建在石頭或者是樹根下面的地上,鳥巢周圍植被茂密,加之就地取材,所以鳥巢十分的隱蔽,不易被發(fā)現(xiàn)。鳥巢建好后開始產(chǎn)卵,雌鳥每窩產(chǎn)卵3-6枚,卵為淡綠色,其上點綴有灰褐色的斑點。
產(chǎn)齊后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為13天左右。雄鳥多在鳥巢周圍警戒,預(yù)防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雛鳥晚成性,出殼時十分的弱小,并不能自由活動需要雌雄親鳥的共同撫育喂養(yǎng)。此時的雛鳥不光需要親鳥的喂養(yǎng),還要親鳥在鳥巢坐巢孵化,隨著雛鳥成長,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增強,親鳥也會逐漸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覓食上。在親鳥的精心喂養(yǎng)下,雛鳥茁壯成長,大約14-20天以后就能羽翼豐滿,離巢生活。
今天介紹的“賀蘭山紅尾鴝”友友們喜歡嗎?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guān)注,一起了解更多絢麗多彩的鳥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