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湖北石首縣調關鎮的一位老漢像往常一樣去賣魚,經過報亭他不由得多看了幾眼,誰曾想多年無音訊的兒子越看越像報紙上的那位將軍。
王光堯老漢為此一天都心不在焉,并專門買了一份報紙。只是報紙上的這位將軍叫王尚榮,可他的兒子卻叫王尚寅。如此王光堯不由得犯了嘀咕:“他到底是不是我的兒子?”
為了打消疑慮,在眾人的幫助下,王光堯給王尚榮將軍寄去了信求證。那么王尚榮究竟是不是這位老漢的兒子,而這中間又發生了什么?
王尚榮將軍
新中國成立,我國一批又一批戰功赫赫的將星涌現,王尚榮是我國開國中將,同時是讓賀老總器重的軍事人才,也是讓傅全有將軍夸贊的驍勇善戰的虎將。
1915年,王尚榮生于湖北。未投身革命前,王尚榮和其他孩子一樣到學校讀書,因為農民出身,家里負擔逐漸過重,他的學習進程只能停留在小學。
直到1930年,紅軍踏足華容縣城,本以為生活會不安生的百姓怎么都沒有想到會對這支部隊心生感激。
于此已經遭受壓迫兩年的王尚榮,也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不錯的從軍之路。
最初王尚榮只是在童子團,對于紅軍的認識十分有限,但隨著與紅軍戰士相處,他卻越發覺得他們的好,乃至在紅軍部隊他備受鼓舞。
隨著年齡增長,王尚榮建立起了堅實的革命思想,1931年他加入了青年團,也在這一年加入了我黨。
正式成為一名紅軍戰士后,王尚榮出色表現,做過團部文書,也在1934年擔任了偵查科科長。
可以說在參軍入伍后的五年時間里,王尚榮的職位逐漸升遷。出任獨立團參謀長,后在1936年已經是第96師師長。
賀老總的眼光不會差,很看好他,而王尚榮也終不會辜負期望。
剛加入部隊時,王尚榮的身體素質非常強,人不僅長得高大,力氣也不容小覷,不論上級安排他做什么,王尚榮可以說沒有絲毫怨言,哪怕是被誤會去做抬擔架的苦力活,他都不會說什么。
可能在王尚榮看來,要看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如此才識出眾的王尚榮很快就被賀老總看重,并委以重任。
龍家寨伏擊敵軍之際,王尚榮沖鋒陷陣,原本此戰規模并不大,但他們卻能拿到殲滅敵軍三個旅大部的功績,同時俘獲敵軍數千人是一方面,在我軍裝備稀缺之時,他們還奪得槍支兩千多支。
此戰功績一目了然,而王尚榮在其中發揮的偵察之功更不可或缺。
反“圍剿”作戰期間,王尚榮積極參與其中。長征展開后,他亦是一同作戰的紅軍戰士,隨軍奔赴前行,也英勇負傷。
一次一顆子彈襲來,給王尚榮的腹部造成不小的打擊,沒有傷及要害,只是簡單的包扎,王尚榮便再次上陣指揮作戰。
而后王尚榮在長征最為艱苦的階段,擔任后衛,本就有敵軍的追擊,他們還缺衣少食。前面的隊伍將野草等吃的差不多,到他們這里,只能說十分有限。
作為隊伍的主心骨,王尚榮時刻激勵著戰士們挺過了一關又一關,最后在他的帶領下,四百多名戰士終被他帶了出來。
不僅紅軍時期,抗日、解放戰爭時期,雖然我軍眾多將領涌現,但王尚榮的光芒始終耀眼。通過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給予敵軍沉重打擊,就是與之交手的國民黨將領傅作義,都得不得不稱贊他一聲:厲害。
總而言之,在我軍重大軍事行動中,王尚榮占據重要地位,后來毛主席、周總理等自然也對他尤為賞識。
改沒改過名字?
王尚榮此前確實是叫王尚寅,因為革命,改名可以說不足為奇,但卻讓他的父親王光堯有些不敢認。
王光堯看著越看越像的將軍照片,還是下定了決心要寫信問一問,哪怕只有一絲機會,他也想找一找他那背井離鄉十八年,甚至生死不明的兒子。
于是在女婿的幫助下,他們寫好了一封信。其內容大概就是他是王光堯,自己有個兒子叫王尚寅,看他長得像,并著重問了他有沒有改過名字?
可以說王尚榮哪哪都對得上,就是名字讓王光堯納悶。于是當這封信寄出去后,他就一直盼望著。
只是隨著時間拉長,這封信就像是石沉大海,老人似乎也明白了可能不是。但不久王光堯終于收到了回信,可以說是一個好消息。
此事王尚榮因為帶兵作戰有所耽擱,但一有時間,王尚榮第一時間就回了信,并且他何嘗不是高興的呢。
在信中,他承認了自己就是王光堯的兒子,只是解放工作尚未完成,王尚榮也便很難盡快到父母跟前盡孝。
王尚榮改名字也是對家人的一種保護,而父親得知兒子一切安好,并且還成為戰功赫赫的解放軍將領,何嘗不是驕傲、高興的呢。
后來父親曾去到西寧,他們在大西北的荒原上匆匆一見,多年的想念在此時釋放,而后王尚榮則繼續為國家貢獻,成為家人的驕傲。
繼續為國家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王尚榮擔任青海省軍區副司令員。1951年,在組織的安排下,他則去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
雖說是學習,但由于學院初建,其還面臨著很多難題,教官缺乏就是其一。如此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王尚榮可以說還身兼教官之責。
一面參與學習,認真聽課學習知識,一面則還參與帶教材的編寫工作中。
除此之外,進入和平時期,王尚榮將軍依舊注重調查研究。可以說他將西藏之外的所有邊防哨所都走了個遍,真正深入了部隊,并且全軍的情況王尚榮都也了如指掌。
后來王尚榮繼續被委以重任,根據上級的指示,他組織全軍高級干部戰役集訓,可以說為后來大規模戰役演習任務做出巨大貢獻。
1981年,王尚榮將軍積勞成疾,為此他不得不離開繁重的作戰部指揮崗位,隨著年紀增長,他終于在1985年退了下來,但關心國家大事的心依舊急切。
王尚榮將軍革命一生,為國家奉獻的同時,也舍棄了許多。與家人分離誰都不愿,但為了革命,王尚榮可以說甘愿付出。
除了王尚榮將軍,他也將自己的兒子王允剛培養了出來,在他的影響和教育下,王允剛參軍入伍,成為海軍一員。王尚榮將軍是開國中將,他的兒子一樣也有將軍軍銜。
結語
王尚榮將軍一直都有念著家鄉的人和事,對于故土的思念隨著年紀增大,將更為強烈。生命的最后他還專門交代了要將他送歸故里。
王尚榮將軍一生戰功赫赫,值得尊敬也值得被牢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