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是四川唯一有三環路的縣級市。78萬人口守著成都平原西北門。
1300多年前武則天定名的地方,現在是"中國西部菜都"。
2024年蔬菜產了235萬噸,大蒜產量全川第一。菜農王大爺蹲在地頭抽旱煙:"這兩天看天,后天要落大雨。"氣象預報說,后天夜間到兩天后白天,彭州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25℃到28℃的氣溫,高濕度容易讓菜葉生斑。
"前兩年夏天一場暴雨,蒜薹爛了半畝地。"王嬸翻出舊賬本。
彭州蔬菜占了成都菜市場近三成,雨大了省城菜價要晃蕩?三環路通車3年了,雙向六車道拉菜車跑起快當。
"以前走老國道,遇雨堵半鐘頭。
"菜販老張拍著貨車說。三環路串起牡丹新城、天府中藥城,拉菜車繞開城區不添堵。
2024年彭州GDP714億,蔬菜產業占了農業產值的60%。
"菜鮮不鮮,就看從地頭到市場要多久。"農業站老李翻著記錄。
后天的雨,對剛上市的秋黃瓜是福是禍?雨水足長得快,可爛根了損失大過增產。
"現在有大棚了,不像以前靠天吃飯。"種了20年菜的劉叔說。但露天菜地還有8萬畝,占了總種植面積的35%。
"政府發了預警短信,讓搶收早熟品種。"村支書舉著手機。
三環路邊上的冷鏈倉庫,這兩天工人在檢修制冷機。"雨前多存點,雨后能補市場缺口。
"倉庫老板搓著手。彭州人習慣叫"彭縣",方言里"河東話"帶著兒化音。"這雨下得巧不巧?
"茶鋪里王濤邊擦桌子邊跟客人擺。
2022年三環路通車那天,他的茶園多賣了20壺蓋碗茶。"路通了,來耍的人多,買土菜的也多。
"他笑得瞇眼。西部百強縣第十,居民收入4萬多,日子過得巴適。但菜農最操心的,還是老天爺的臉說變就變。
"天氣預報準不準?
"張嬸把晾著的蒜薹往屋里搬。
"前回說有小雨,結果下了大太陽。"李伯蹲在田埂上嘟囔。農業專家說,這次降雨概率70%,菜農最好提前準備。
"爛根的噴點防病藥,積水的開溝排水。"農技站喇叭響個不停。彭州的三環路,不只是城里的路,更是菜農的"保命路"。
雨停后,拉菜車順著三環跑,新鮮蔬菜兩小時到成都。"以前要三小時,現在多跑兩趟,能多賺百把塊。
"老張拍著方向盤。
2024年蔬菜外銷180萬噸,三環路功不可沒。"路通了,菜鮮了,日子甜了。
"王大爺掐滅煙頭站起來。
后天的雨,是挑戰也是機會。搶收及時的,能賣個好價錢;準備不足的,要虧點本。
"農業嘛,本來就是跟天打交道。"老李蹲在田邊說。彭州的故事,還在繼續。
想知道大雨后菜價漲不漲?
點個關注,后續跟進。注:天氣預測可能調整,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