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養老金調整方案終于敲定。72歲退休教師陳老師每月3120元養老金,工齡溢價能拿42元。牧區81歲老人巴特爾基礎養老金從158元漲到512元。
高齡補貼再加50元,這下可算解了燃眉之急。國家定的2%漲幅比去年縮水,但新出的"兩降一提兩增"政策明顯在照顧低收入群體。
定額調整從30元提到35元,對錢袋子薄的老人最管用。月領1000塊的退休職工這次能漲3.
5%,比高收入群體實際受益更大。
掛鉤比例從1.2%降到1.
1%,高基數人群漲幅被壓低。工齡分段計算還是老規矩。
15年內每年0.5元,16到30年1元,31年以上1.
6元。陳老師教了35年書,這42元工齡溢價該拿。重點在新增了低收入專項補貼。
養老金不足3000元的,高齡補貼比其他人多10元。70歲以上每多一歲多補0.
8元,牧區老人巴特爾就是典型受益者。基礎養老金翻倍靠的是盟市財政補貼。鄂爾多斯補得狠,興安盟呢?
別讓牧區補貼變成紙面富貴。補發從1月算起,七月底前到賬。
牧區老人存折余額終于能多出四千多,比啥慰問都強。軍轉干部待遇沒動,繼續按老規矩補足到平均水平。
保底政策還是沒回來,三千以下退休人員主要指望定額提高和專項補貼拉一把。同樣的42元工齡溢價,放陳老師賬上是1.3%增幅。
擱月領1500的牧民身上就是2.8%了,這差距夠明顯。總算看見牧區老人被照顧到了。
基礎養老金翻三倍比空喊口號實在,早該這么干了。工齡分段還是老規矩,31年以上加到1.
6元算安慰獎。
長繳費的別寒心就行,政策還在鼓勵長繳多得。
七月底前盯緊銀行卡,牧區老人能多出四千塊。
這錢夠買半年口糧了,實實在在的溫暖。專項補貼盯緊三千以下群體,總算沒讓高收入者占便宜。
低收入老人這次是真受益了。可惜保底政策回不來,最弱勢的群體還得靠子女。這點漲幅對生活困難的老人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牧區補貼翻倍是好事,但各盟市執行力度得盯緊。別讓好政策在基層打了折扣,那才叫寒心。這次調整明顯向低收入傾斜,總算沒搞一刀切。
高收入者少漲點,低收入者多拿點,這才叫公平。
陳老師那42元工齡溢價占了總漲幅四成,證明政策還在鼓勵長繳多得。教了35年書,該拿這份回報。
牧區老人巴特爾的高齡補貼比其他地區老人多領一截。這差異化調整,總算照顧到最需要的人。
補發金額七月底前到賬,老人們記得查賬。四千多塊錢對城里人可能不算啥,對牧區老人可是救命錢。
政策是好政策,關鍵在落實。
各盟市財政補貼能不能到位,直接關系到老人能不能真受益。
工齡溢價對低養老金群體更友好,這設計夠聰明。同樣的錢,對低收入者就是雪中送炭。
專項補貼盯緊三千以下群體,總算沒讓政策跑偏。高收入者少拿點,低收入者多拿點,這才叫精準。保底政策沒回來是個遺憾,最困難的老人還是指望不上。
子女負擔還是重,這點漲幅遠遠不夠。牧區老人補貼翻三倍是好事,但各盟市執行要盯緊。別讓好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水漂,那才叫可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