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益陽南縣麻河口鎮的一個偏僻村落里,一個普通男孩憑著不懈的堅持,走出了他的人生上坡路。
父母雙殘、家庭拮據,是他堅持學習的理由,高考642分,更是他向命運回擊的吶喊。
他的經歷也喚起了許多人對“教育”與“命運”的思考,也為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孩子,點燃了希望的燈火。
湖南益陽南縣麻河口鎮官正垸村,是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村莊。
這里沒有燈火輝煌的都市感,更沒有快節奏的生活節拍,周糠順的家就在這里,一座偏僻且略顯破敗的屋子,它卻見證了周糠順從小到大的成長。
他的父親周建軍腿部殘疾,靠村里安排的公益崗位和臨時打零工維持生計。
母親龔伏紅患有智力障礙和多種慢性疾病,終年靠藥物維持,幾乎喪失勞動能力。
家庭收入不穩定,還需負擔長期醫療開銷,這樣的重壓下,讓這個家一直在破碎的邊緣徘徊。
夏日炎炎,家中連一臺像樣的風扇都沒有,周糠順的學習桌是老舊木板改制的,臺燈也只在夜晚學習時靜靜亮起。
屋里最值錢的東西,大概是一堆高考復習資料和貼滿墻壁的獎狀。
初中起,周糠順開始寄住伯父家,伯父周建輝把他接到縣城生活,負責他的食宿和學習安排。
伯父是一家早餐店的老板,起早貪黑經營著小店,工作結束后還為周糠順準備熱飯熱湯,為的就是讓侄兒能夠有好的身體面對繁重的學業。
正是伯父,在周糠順最需要依靠時,成了他遮風擋雨的港灣。
伯父的女兒因比周糠順大很多,因此也扮演著“姐姐+半個母親”的角色。
她早已成家,卻仍關注弟弟的學習與心理變化,在家庭缺位的地方給予支撐。
雖然這個家簡陋,卻從不缺溫度。有親情的地方,才有力量,可以說伯父是他的恩人,他的恩人還有很多,但有些并不是一個具體的人。
8歲那年,周糠順在學校遭遇事故,他被同學撞傷,傷及內臟,花費近10萬元才得以保住性命。
對于這樣一個貧苦的家庭而言,這次事故無疑是雪上加霜。學校的同學和老師成為他的第二個"恩人"。
當年,學校老師幫他寫了一封募捐信,那句“我會努力學習,回報大家”。
如今讀來,像是一封寫給未來的約定。這份約定,他信守承諾。
縣城求學期間,周糠順幾乎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學習上面,他每天凌晨五點起床,周末也不休息,無論誰去找他,得到的答復都是周糠順在教室,這樣的回復。
他甚至在做兼職時,也抽空看書做題,不愿浪費哪怕一分鐘,周糠順的生活軌跡中,沒有“摸魚”的空間。
他曾說過一句話:“既然家庭幫不了我,那我就只能靠自己。”
這句話說的簡單又實在,卻隱隱有一些無奈的宿命感,但他的成績突破宿命的束縛。
從初中、高中每次考試成績來看,他從未跌出年級前十,直至堅持到高考,出分后捷報到來,他最終考了642分。
面對這個成績,他流下熱淚,他將這個喜訊告知了家人與老師,他的曙光已在眼前。
別的考生在討論“專業是否熱門”、“城市是否繁華”時,周糠順的填報邏輯顯得簡單又直接。
他將第一志愿填在北京郵電大學,理由只有兩個:就業穩定、想看看北京。
第二志愿他選擇的是西部一所211高校,專業仍然對口,目標明確:將來要靠專業技術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實在的安穩。
他沒選擇炫目的名校頭銜,不盲目逐熱,只想著腳下踏實的一步。
從未出過遠門的他,渴望用眼睛去丈量首都的高樓與街巷,想親自感受那個承載無數夢想的城市。
當記者采訪他,他并沒有大肆宣揚自己的成績,只是淡淡一笑,說“和平時差不多”。
他說:“我不能失敗,因為父母不能等我太久。”這一句話,讓無數網友動容。
他的眼里,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沉甸甸的責任,不少網友留言稱,“這是我見過最踏實的孩子。”
不少家長在轉發他的故事后也說,“愿我家孩子也能這樣自律。”話里話外全是對別人家孩子的羨慕。
有人感動于他當下的清醒,也有人敬佩他面對現實的淡定,因為這份克制與自持,在同齡人中極為罕見。
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但不是永遠。”還有人直言:“他不是曇花一現,他有著榜樣力量的,這份力量會激勵著后浪。”
所以他一定不是第一個因苦難出圈的高分生。
從龐眾望到張桂梅班里的孩子們再到周糠順,這些名字與臉孔,組成了中國教育圖譜中最動人的一角。
他們是一個群體,他們沒有條件去報昂貴的補習班,也買不起教學資源豐富的平板設備。但他們的出圈,讓社會再次關注這群“看不見的人”。
他們在生活邊緣掙扎時,依舊懷抱夢想。
教育公平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在每一個像周糠順這樣的孩子身上,看到希望,制度如何承接他們,需要交給時間去打磨。
現在他們已經用行動證明,雖然資源有限,機會不均質,但總有人能沖破限制,照亮自己和他人。
高考,是他們走出泥濘的一道門檻,卻不是終點,他們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他的故事之所以讓人動容,除了分數,更多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氣概。
這個世界上,有人一出生就站在終點附近,也有人要翻越山海才能摸到起跑線。
周糠順,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命運不會因你貧窮而憐憫,但你可以用力活著,撐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他說:“未來,我想讓父母過得輕松一點。”
這樣樸素的愿望,卻比任何豪言壯語更具分量。
龐眾望之后,又一個名字被銘記——周糠順。
不是因為他成績好,而是因為他在寒門中,活出了陽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