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議會大廳內,強硬派議員高舉“叛國罪”標語牌,總統佩澤希齊揚沉默離席——這場指控總統密謀政變的鬧劇,撕開了伊朗統治集團最后的體面。
7月19日,伊朗政壇突現驚雷:30多名強硬派議員聯名指控總統佩澤希齊揚密謀推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要求其立即辭職。議員佐赫萊瓦迪在社交媒體怒吼:“總統企圖終結1979年伊斯蘭革命,加入美國的《亞伯拉罕協議》!” 盡管指控如同空中樓閣般缺乏實際證據,卻精準引爆了積壓數月的派系火藥桶。
政變疑云:莫須有罪名的政治絞索
這場風暴始于佩澤希齊揚7月14日的內部講話。他提出“反對者不一定是敵人”的溫和主張,被倫敦反伊媒體“伊朗國際”歪曲為“密謀與以色列和解”。強硬派借機發動閃電戰:24小時內收集議員聯署,將總統架上“叛國”審判臺。
耐人尋味的是指控時機——就在三天前,佩澤希齊揚剛向海外伊朗人發信,重申“與美國的外交窗口敞開著”,甚至將傳統反美口號“讓美國去死”改為“讓沖突去死”。而哈梅內伊隨即強硬表態:“伊朗還能實施更沉重打擊!” 領袖與總統的公開立場撕裂,暴露了權力頂層的致命裂痕。
更荒誕的是“證據鏈”。指控核心人物扎赫拉萬德宣稱總統策劃政變,但其“證人”全是流亡海外的親西方人士。革命衛隊趁機施壓,向美軍伊拉克基地發射導彈“表忠心”,實則警告總統不得轉向溫和路線。
路線決戰:改革幻滅與抵抗神學的碰撞
佩澤希齊揚的困境源于改革派路線的全面破產。他原計劃復制2015年伊核協議模式:以限制核活動換取解除制裁,挽救崩潰的經濟。現實卻殘酷——美國6月“午夜之錘”行動直接打擊伊朗本土,粉碎了改革派“美國可爭取”的最后幻想。
經濟數據揭示改革派的無奈:里亞爾匯率崩至1元人民幣兌5882里亞爾,藥品價格翻三倍,街頭出現“要面包不要核計劃”的抗議橫幅??偨y急需解除制裁緩解民生,但強硬派掌控的革命衛隊年賺120億美元走私網絡,恰恰依賴封閉經濟環境。
當美軍B-2轟炸機群進駐迪戈加西亞基地,S-400導彈在波斯灣沿岸密集部署時,抵抗神學已成唯一粘合劑。保守派深知:一旦放開對外強硬,國內矛盾將燒毀他們的特權堡壘。
權力暗流:哈梅內伊的平衡術與接班博弈
86歲的哈梅內伊始終是風暴中心的操盤手。他一面默許議員逼宮,另一面派親信莫赫伯否認政變指控,斥責“分裂國家”。這種矛盾姿態源自其數十年權力平衡術的慣性:既利用改革派緩解國際壓力,又縱容保守派鞏固統治根基。
更深層危機在于接班困局。哈梅內伊從未明確指定接班人,各派系早已暗自動作:
- 強硬派力推其子穆杰塔巴(革命衛隊情報主管)
- 改革派支持前總統魯哈尼
- 傳統派屬意霍梅尼孫子
6月以色列空襲期間,伊朗官方首次承認“已為領袖遇刺做好預案”。當總統被控政變、革命衛隊高官遭斬首,哈梅內伊的沉默仿佛暴風雨前的窒息——他在等待最忠誠的繼承者從血泊中浮現。
帝國黃昏:制裁重壓下的體制崩解
美英法德四國的最后通牒高懸頭頂:8月底前不徹底棄核將恢復全面制裁。伊朗外長緊急訪華求助,中國卻僅重申“對話解決”——昔日盟友的謹慎,凸顯伊朗的孤立無援。
體制裂縫正全方位蔓延:
- 軍隊分裂:革命衛隊(阿塞拜疆族主導)掌握彈道導彈卻遭以色列精準斬首;國防軍(波斯族為主)支持經濟重建反被邊緣化
- 民族沖突:庫爾德武裝在東南部伏擊革命衛隊,17名士兵喪生
- 法律傀儡:憲法監護委員會隨意否決總統內閣人選,司法系統起訴改革派官員
當議員們在議會咆哮“保衛革命”時,德黑蘭大學教授在匿名采訪中道破天機:“所謂團結,就是讓所有人閉嘴聽領袖的話”。
議會走廊的爭吵聲中,革命衛隊突然向波斯灣試射新型導彈。海岸陣地升起白煙時,德黑蘭黑市匯率再創新低:95萬里亞爾兌1美元,抗癌藥價格暴漲300%。
哈梅內伊的畫像依然高懸在政府大樓,但裂縫已從畫像邊緣蔓延——東庫爾德斯坦的槍聲、議會罷免案的票數、里亞爾崩盤的曲線,都在撕扯著神權政體的最后紐帶。
這場“政變”鬧劇從不關乎真相,只關乎后哈梅內伊時代的生存權爭奪。當改革派在制裁中窒息,強硬派在導彈旁狂歡,普通民眾攥著貶值的鈔票終于看清:所謂路線之爭,不過是權貴們分食國家殘軀的刀叉碰撞。#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