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關羽無疑是一位熠熠生輝的人物。他的忠肝義膽、武藝高強,千百年來為人傳頌,逐漸被神化,成為了忠義的象征。然而,這位威震華夏的名將,最終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關羽之死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真相?為何有學者會感慨 “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讓我們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探尋那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來到涿郡,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從此追隨劉備南征北戰。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敗逃,關羽被曹操生擒。
曹操對關羽極為賞識,不僅封他為偏將軍,還賜予諸多厚禮,試圖將其收歸麾下。但關羽 “身在曹營心在漢”,始終心系劉備。在白馬之戰中,關羽單槍匹馬沖入敵陣,將袁紹麾下大將顏良斬于馬下,立下赫赫戰功,隨后便毅然決然地離開曹操,千里走單騎,回到劉備身邊。這一段 “過五關斬六將” 的故事,充分展現了關羽的忠義與勇猛,也讓他聲名遠揚。
劉備入益州后,關羽以襄陽太守、蕩寇將軍的身份總督荊州事務,成為劉備集團鎮守一方的大將。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它不僅是劉備集團北伐中原的重要據點,也是連接東吳的戰略要地。關羽在此,肩負著重大的責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給予了他極大的權力。此時的關羽,可謂是位高權重,威震一方。
同年,關羽發起了襄樊之戰。他親率大軍攻打曹魏大將呂常和曹仁分別鎮守的襄陽和樊城。這一戰,關羽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曹操派遣于禁督率 3 萬兵馬救援樊城,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時機,決堤放水,水淹七軍,將于禁所率軍隊全部淹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
這一戰,關羽威震華夏,曹操甚至一度有遷都以避其鋒芒的想法。然而,就在關羽節節勝利之時,局勢卻急轉直下。
東吳的呂蒙深知關羽的威脅,一直在暗中謀劃奪回荊州。呂蒙表面上對關羽示弱,不斷給關羽大灌迷魂湯,麻痹關羽的警惕心。
與此同時,孫權也派諸葛瑾出使荊州,提出與關羽聯姻,試圖緩和雙方關系,但關羽卻以 “虎女焉能嫁犬子” 為由,拒絕了孫權的提議,還罵辱諸葛瑾,這使得吳蜀之間的關系徹底破裂。
而此時,曹操聽從司馬懿、蔣濟的建議,派人勸說孫權從背后掣肘關羽,并答應將江南地盤封給孫權。孫權權衡利弊后,決定與曹操聯手對付關羽。
在關羽與曹軍激戰正酣之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而負責守衛江陵和公安的主將麋芳和士仁,因曾多次受到關羽的羞辱和訓斥,早就對關羽心生不滿。在關羽領兵北征曹仁時,他們就有意拖延糧草軍需的供應。
關羽得知后,曾放出狠話 “還當治之”,這讓麋芳和士仁恐懼不安。孫權乘機派人誘降他們,二人最終不戰而降,將江陵和公安拱手讓給了東吳。這一背叛,對關羽來說猶如致命一擊,他不僅失去了后方的根據地,還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
關羽得知荊州失守后,急忙回師救援,但此時他的軍隊士氣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希望呂蒙能手下留情,撤出江陵。然而,呂蒙對關羽的使者厚待有加,故意讓其在江陵城中走親訪友,使者返回后,關羽部屬得知家中平安,且所受待遇皆超過以往,斗志頓無,許多士卒甚至不辭而別。
無奈之下,關羽只好率殘部退至麥城。在麥城,關羽試圖詐降突圍,但被孫權識破。孫權派潘璋、朱然截斷關羽的退路,關羽率十余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時,遭遇東吳伏軍,最終被潘璋部將馬忠擒獲。孫權勸降不成,下令將關羽及其長子關平斬殺,一代英豪就此隕落。
關羽之死,實在是太過悲慘。他一生忠肝義膽,為劉備集團立下汗馬功勞,卻在最后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絕境。從表面上看,關羽是死于自己的傲慢,他輕視東吳,拒絕聯姻,羞辱士大夫,導致內部矛盾激化,外部樹敵過多。
但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關羽之死其實是多方勢力博弈的結果。蜀漢集團內部的矛盾、吳蜀聯盟的破裂、曹魏的從中作梗,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將關羽推向了死亡的深淵。這其中的復雜與殘酷,或許正是學者感慨 “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 的原因。
正史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記錄這段歷史時,可能無法完全展現出其中的全貌與細節,使得關羽之死背后的真相被掩蓋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但通過對各種史料的挖掘與分析,我們還是能大致還原出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感受到關羽之死的悲壯與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