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智化浪潮奔涌,全球動畫正在經歷一場技術與藝術的深度變革,青年人才成為推動這場變革的主力軍,引發業界對新時代青年動畫人才培養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今天,本版特邀美術機構、高等院校等單位的3位專家學者,從教育、創作、技術應用等不同視角,探討新時代青年動畫人才培養的多重路徑。
——編 者
時代需要兼具科學與藝術素養的動畫人才
王 雷
虛擬現實動畫《貓鬼傳說》畫面,王雷、王漪導演。
6月30日,《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國內票房定格在154.45億元,榮登全球影史動畫片票房榜冠軍。作為一名從業近20年的動畫創作者和教師,我恍惚間有些不真實感:這個以前不太起眼的專業,仿佛一夜之間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
其實動畫在全球都很熱。去年美國本土電影票房前10中有4部是動畫,在日本這個數字則是驚人的7部。前段時間,一個在10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1980年后出生的人群中48%的人每周都會觀看動畫,33%的人在過去一年中購買過動畫周邊產品。動畫已從過去以兒童和家庭觀眾為主體的影視類型,轉變為面向全年齡段、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形式。
然而,動畫頭部市場的火熱,難掩產業深刻調整的陣痛。電視動畫近年優秀新作寥寥;網絡動畫則大多改編自網絡小說;電影動畫有很多中小型制作無人問津。“幾家歡樂幾家愁”的背后,是動畫行業的基本面正在發生巨變:游戲電競、短視頻和社交網絡已壓倒電影、電視和網絡長視頻,成為占據人們娛樂時段的主要形式,業態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傳統影視動畫制作范式,技術也變了。
行業在變,對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在變。以前的動畫人才是簡單的“美術+電影”,會畫畫、懂視聽語言,就夠了。當代動畫人還要會講故事、懂技術、懂市場、有足夠的情商和精力去管理成百上千人的制作團隊。在數字動畫占據產業大多數份額的今天,某些專業院校的教學內容還停留在上世紀。網上常見動畫專業學生抱怨老師的課件“用了20年都包了漿”,而像餃子導演這樣跨專業出身的動畫人才早已成了行業領軍人物。
面對這樣的挑戰,我所任教的中國傳媒大學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中國傳媒大學的動畫專業多年蟬聯第一。近年來,一大半國產動畫頭部作品的背后,都有我校畢業生的身影。“中傳系”動畫的成功,有幾條經驗值得一提。
將動畫作為科學和藝術深度融合的交叉學科。早在20年前,時任動畫學院院長的廖祥忠教授便提出“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的動畫人才培養理念,學院在國內首創數字媒體藝術和游戲設計兩個面向行業前沿的本科專業,并且將綜合素質作為選拔人才的關鍵標準。學生不但要會畫,更要懂技術、會講故事、了解行業和市場。
將動畫創作實踐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我們有一個樸素的理念:“用作品說話”。動畫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大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創作者自說自話,一定會和觀眾漸行漸遠。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數萬人在線觀看的畢設直播展映,同學們從中獲得了大量寶貴反饋。
動畫早已超越了“動畫片”的單一內涵。除了電影、電視和網絡上的動畫片,動畫和電子游戲、沉浸體驗、VR(虛擬現實)內容、特效電影等共享相同的制作技術,以相通的角色和世界觀架構IP,邊界日益模糊;動畫也作為智能設備人機界面的基本形式,塑造著我們進入數字世界的方式。我們也一直積極針對這些領域培養動畫設計人才。
《哪吒之魔童鬧海》成功后,很多網友發現導演是理工科出身,戲稱藝術專業出身的動畫人是“高考300分的干不過600分的”。這句話聽著刺耳,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道出了數智時代對動畫教育的要求:只有綜合素質優先,以創作為核心,培養兼具科學和藝術素養的交叉學科動畫人才,動畫教育才能更好地為飛速崛起的動畫產業賦能。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院長)
提升中國動畫的原創力
李劍平
動畫《念念》劇照,王昊、呂萌導演。
不久前,“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時代青年美術人才培養計劃‘動畫創作100’”項目(2024)巡展在海南三亞舉辦。展出的100部動畫作品,包括數字化二維、三維、定格及AI(人工智能)參與的各種形式短片,從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新一代青年動畫創作者共同的目標追求: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風格、中國文化元素,又能被海內外觀眾廣泛接受的原創佳作。
從上千部青年作品中遴選出的百部優秀動畫,創意十足,風格各異。有的短片雖然制作工藝青澀卻真摯感人,如講述老爺爺不離不棄照顧偏癱老奶奶的《地風箏》,情節浪漫,主題與手繪形式相得益彰;根據常書鴻先生真實故事改編的《敦煌守衛者》,采用傳統二維動畫表現主人公與敦煌的深厚情感,畫面影調和諧統一。這些作品蘊含著青年一代對生活、對歷史、對未來的思考。
將中國水墨繪畫風格、傳統文化元素與數字化技術、三維動畫形式等結合,業已成為一股創作潮流,體現了青年動畫人的傳承自覺和創新追求。《風雪山神廟》的角色設計,對京劇臉譜元素進一步提煉簡化;《萬華鏡》以裝飾畫風展示各少數民族服飾之美;運用數字技術制作的二維水墨風格短片《念念》,通過少年的故事探索人的成長;《龜茲》則運用水彩風格將現代角色與臆想的傳統繪畫造型角色統一在一起,開啟一場現代街舞與千年龜茲舞蹈的對話,是將傳統二維動畫與AI技術相融的實驗作品。
一件件原創新作表明,動畫的民族性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當代的、國際化的。“中國動畫學派”提出的“民族風格”理念在今天仍然有很現實的意義。當代創作者在追求民族風格的同時,還需自覺將其融入現代敘事和技術體系,嘗試在傳統水墨、剪紙、戲曲元素之外,挖掘新的中國動畫美學符號。
動畫短片具有強烈的藝術風格表現力,一些青年作者在保持風格追求的基礎上,探索與主流商業動畫項目銜接。講述20世紀60年代“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短片《國家的孩子》,以濃郁的色彩呈現草原美麗風光,動畫配樂充滿民族特色,是一部長片動畫的預告片。運鏡嫻熟、生動有趣的三維短片《落凡塵》,更是已經完成了影院同名長片的創作及上映。諸多作品展現了青年創作者們的才華和努力,體現了他們對動畫藝術的理解。
在動畫這一充滿創意、深度借助科技發展的領域,年輕的創作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青年人才的培養需在文化根性和技術素養兩個維度同時發力。文化根性要求青年能夠對民族藝術、美學和哲學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模仿和符號化層面,這需要青年創作者主動積累生活經驗、深入傳統文化源頭。在開放的文化語境中,青年創作者還需在堅守文化根性和拓展國際視野之間尋求平衡,以通達世界的藝術語言、融合多元文化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技術素養則是促生高品質作品的保障。在動畫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青年創作者必須掌握與行業接軌的技術手段和工藝,采用當代觀眾更易接受的節奏和形式進行藝術表達。
如今的青年動畫創作者充滿熱情和創意,其未來的創作高度取決于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對技術趨勢的掌握和對市場邏輯的了解。我們要通過輔導、支持等途徑,鼓勵他們保持創作激情。“提升中國動畫的原創力”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個青年動畫創作者踏踏實實積累出來的,相信他們有能力走得更遠。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主任)
AI潮涌,動漫如何踏浪而行
盤 劍
近年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為動漫行業帶來影響。AIGC涉及的領域包括文字內容生成、圖形圖像生成、音頻音樂生成、動畫視頻生成、虛擬情境生成等。從理想的模式看,一部動畫、漫畫或游戲作品的創作,從前期策劃到中期制作,再到后期合成,幾乎可以全部借助AIGC。整個過程將如同一條流水線,只要制定好標準、設定好程序、確定好目標,就能一鍵啟動完成,最終獲得符合標準的產品。這是典型的工業生產,將造就動漫生產的智能化超級工業體系。
未來,AIGC這種智能化超級工業體系或許能將傳統動漫行業“簡化”——它可以省略策劃、編劇、分鏡、原畫、動畫、配音等環節,而這些環節原本是動漫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各不相同卻又相互關聯的專業知識、技能作為支撐,同時形成一定職業壁壘。在智能化超級工業體系下,動漫作品生產可能只有兩個主要步驟:設定—完成。這意味著需要探尋與此相適應的新的動漫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新的動漫人才培養體系。
如果“多環節”可以簡化為“兩步驟”,未來的動漫從業者自然會集聚于第一個步驟“設定”。“設定”隱含著以往動漫創作所有環節的工作內容,因為需要“設定”的是整個動漫作品從概念創意到制作完成的全過程。新生代動漫創作者無需像傳統創作者那樣負責各個環節的具體執行工作,但需提要求、定標準、設目標,這要求每一個參與“設定”的人具有指導AI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的能力,主要體現為以下4種能力。
撥云破霧的思想力。“思想”為機器的弱項,卻是人類的優勢。通過AIGC進行動漫創作,必然因工業化、類型化而帶來大量技術性、娛樂性較強卻思想平庸的作品,這就需要人類的引導,這也是人類超越AI、發揮作用的關鍵機會和方式。
敏銳通達的審美力。在一定程度上,審美力決定著AI創作質量。新生代動漫創作者要有正確的審美判斷,尊重大眾審美但不低俗、不媚俗,不拒商業娛樂卻也不唯商業娛樂。以此為基礎展開“設定”,有助于糾正AI創作出現的審美偏差。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動漫是最具想象力的藝術門類之一,相應的藝術表達具有一定獨特性,也體現著文化多樣性。創作者不斷拓展思維邊界,借助技術實現創意表達,才能更好地體現動漫藝術魅力——這是動漫“設定”的基本要求。
精準恰切的表達力。這里指的是創作者與AI溝通的能力。創作者把指令準確傳達給AI,AI才能把相關要求、標準執行到位,最終創作出優質作品。
當下,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藝術領域,AIGC已成為贏得全球動漫競爭主動權的關鍵抓手。新生代動漫創作者既要擁抱變化,也要堅守創作本質,以有溫度的筆觸勾畫未來,他們的多維成長,直接關系著AI時代動漫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浙江大學影視與動漫游戲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0日 08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