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名網友視頻爆料,白洋淀趙莊村,繼扎車后,又出現為搶游客堵路!!!來的時候隨便來,各農家院熱烈歡迎您,結果出不去了,互相堵路,遭殃的游客被熱的中暑,不顧游客生命安全。
另有網友爆料,白洋淀兩家矛盾居然不讓游客走。警察來了,一名婦女依舊態度蠻橫。
根據視頻顯示,發布日期7月19日。一名中年女子騎著電驢車攔住一輛轎車前面,就是不讓走。而游客吶喊,我們都曬得中暑了,也不讓我們走。有警察叔叔現場調解,該女子態度依然強硬。
- 而就在前幾天,關于白洋淀的宰客,居然到了“扎胎報復”的地步!
這幾天,河北白洋淀以其獨特的"扎胎經濟"刷新了旅游服務的下限。這地方本該以"華北明珠"吸引眾人,如今卻將"不扎游客車胎"作為服務承諾,這種黑色幽默在地球人的旅游發展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2025年7月,白洋淀楊孟莊碼頭發生多起游客因未乘船而遭扎胎報復的事件,視頻中清晰可見輪胎上整齊的切割痕——電鉆側面打眼,沒法補胎。
游客的車胎被扎,就因為沒坐推薦的游船?還有黑船圍堵的事,這些操作讓人怎么想。
可以說,白洋淀的問題絕非個案,而是系統性的道德潰敗與治理失靈。從扎胎勒索到高價擺渡,從假冒"白洋淀特產"到強制消費,如今又是攔路恐嚇,這里的旅游生態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宰客產業鏈"。
宰客行為折射出的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把游客當作待宰的肥羊,將欺詐視為謀生的"智慧"。
事情鬧出來,處理不能只是抓一兩個典型罰點錢就完事。這種事背后有沒有人搗鬼,有沒有利益鏈條,公安部門應該介入。
市場監管部門也得動起來!搞個“黑名單”制度,誰敢亂來就直接給他亮出來,吊銷他的資格,看誰還敢。
游客的信任是“用腳投票”投出來的。白洋淀是雄安新區的臉面,現在這些亂象,跟新區的定位不符。必須拿出決心來處理這些存在的問題,并且建立起能長久運行的規章制度。
旅游治理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基層執行;不僅需要技術手段,更需要文化重塑。有評論指出,只有當"誠信"從口號變為實踐,從承諾變為習慣,白洋淀才能真正實現從"扎胎經濟"到"口碑經濟"的蛻變,讓"華北明珠"的美譽實至名歸。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