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著大地,8歲的柔柔和奶奶李靜溫的身影,在綠油油的玉米地里格外顯眼。汗水浸透了祖孫倆的衣衫,但揮舞的鋤頭卻一刻未停。這幾畝薄田,承載著這個家最后的依靠,雖說收入不了多少錢,但收拾莊稼卻是家里的頭等大事,因為除了這些,這個飄搖的家再沒有其他任何值錢的物件兒。李靜溫直起腰,抹了把汗,欣慰的目光轉頭落在孫女身上,在這個被厄運反復碾壓的小院里,柔柔優異的成績,是李靜溫心頭唯一的光亮。
十二年前,李靜溫也曾滿懷希望。兒子在外打工帶回兒媳,老兩口傾盡所有,連攢帶借湊齊了彩禮,歡天喜地把新人迎進了家門。孫子小偉和孫女柔柔相繼出生,兒子平時在外打工,日子雖然不富裕,但過得也算安穩。2019年夏天,命運急轉而下,柔柔剛滿兩歲,兒媳毫無征兆地不辭而別,拉黑了所有聯系方式,從此杳無音信。李靜溫至今都想不通,娃娃一直屁后追著問她“媽媽去哪兒了”,可她卻心如刀絞,像個啞巴一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兒媳的出走,仿佛抽走了這個家的根基,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災難。柔柔爺爺去買牛的路上,突遇山體滑坡,一塊巨石砸中頭部,當場血肉模糊。牛跑丟了,爺爺被路人緊急送醫,命懸一線。
為了救老爹,柔柔爸爸緊急回家,變賣了家里所有能賣的口糧和牲畜,又咬牙在信用社貸了9萬元巨款,才保住了爺爺的命。可柔柔爺爺再也不是個全乎人,不僅頭骨塌陷,大小便失禁,連記憶也喪失了,家里的人一個不記得,成了需要全天候照料的“老小孩”。
兒媳走了,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老伴重傷失智,需要持續用藥和照料。山一般的外債壓在頭頂,李靜溫成了唯一的“壯勞力”,既要照顧老伴,又要照顧膝下的孫女。
兒子繼續在外打工還債、掙醫藥費,超負荷的勞作終于壓垮了他的身體,患上嚴重的頸椎病的他,只能低頭干活,只要稍微抬頭,身上傳來的疼痛就會疼出一腦門汗,時間久了,柔柔爸習慣了低頭生活,連打招呼都要側著身子才能看到人。到后來,即便是同村的工頭,也不愿帶著柔柔爸外出打工,沒辦法柔柔爸只能找些輕生的零活補貼家用,可收入還沒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生活的重擔徹底壓在了年邁的李靜溫肩上,老伴每月固定的藥費已是天文數字,柔柔的學雜費更是讓她愁腸百結。萬般無奈下,家中養了好多年的黃牛也被牽走,因為李靜溫實在買不起,連喂牛的麩皮李靜溫也搞不來了。
“奶奶,我知道媽媽為什么走了,如果天天吃玉米干糧,誰也不愿意一直住在家里。”柔柔的話讓李靜溫啞口無言,好日子誰都想過,可不來看孩子的母親,該是有多狠的心啊,李靜溫怎么也想不明白,嘴里一直念叨著“難道這社會變了?”。
這幾年柔柔的課外花費越來越多,李靜柔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時常交不上費用的她,連門都不敢出,更不敢去學校接送孫女。懂事的柔柔知道奶奶的心思,她主動來到了老師的辦公室。“老師,可不可以先欠著,等爸爸發了工資就會一起轉過來。”
每次李靜溫去學校結賬時,老師都會著重的囑咐她一下,“孩子多懂事啊,小孩有小孩的辦法,這么小就知道替家里想事,一定別耽誤了孩子。”老師的話讓李靜溫聽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大家都知道家里的情況特殊,生怕李靜溫放棄了這么好的娃娃。
李靜溫當然不會放棄,她知道柔柔的命運全在手中的課本里,可真來到節骨眼上,李靜溫還是干著急。夜深人靜時,絕望也曾涌上李靜溫的心頭,她甚至埋怨老伴的那場意外,可一切都回不去了。懂事的孫女,病床上的老伴,體格不濟的兒子,每當想到這些,她只能把苦楚咽下,繼續日復一日地咬牙硬撐。
貧瘠的土地種不出艷麗的花,即便柔柔很努力,哪怕把課本吃透啃爛,未來卻依舊渺茫。在這越來越卷的時代,懂事的毅力只是火堆旁的一桶油,可柔柔卻連燃起火苗的柴禾都沒有,未來的光亮在哪里,李靜溫不懂,只知道以后的日子越來越難了。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