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溫把歐洲烤成"蒸籠",西班牙救護車鳴笛響了一整天,德國78歲老人熱死在客廳沙發上——這哪是文明差距?分明是"要面子不要命"的死局。
上周末我刷到西班牙街頭的視頻,救護車警笛聲跟機關槍似的,醫院走廊全是中暑的老人,有的直接暈在超市門口。德國《圖片報》登了張照片:一位白發老太太蜷在沒空調的客廳,溫度計顯示42℃,旁邊放著半杯沒喝完的水——她不是不想買空調,是排隊等安裝足足三個月,等輪到師傅上門,人已經沒了。
德國裝空調到底有多難?我問了在慕尼黑工作的朋友,他說現在預約安裝得等90天起步,人工費比買空調貴五倍。一臺普通掛機1500歐元,安裝費要7500歐元,合人民幣一萬五。更離譜的是法國,巴黎老城區滿街都是19世紀的石屋,政府規定"不許在墻上打孔",裝空調得把外機掛在樓頂,可樓頂又屬于歷史保護建筑,根本不讓動。意大利更絕,羅馬的老巷子寬不到2米,梯子支都支不穩,工人得踩著梯子從二樓窗戶爬進去裝外機,稍不留神就摔進狹窄的人行道。
英國更會整活,倫敦市政府規定空調外機必須"偽裝成自然景觀",要么刷成石頭顏色,要么種點爬藤植物蓋住。有戶人家想裝臺1.5匹的空調,光"偽裝設計費"就花了2000英鎊,最后外機藏在一堆假石頭里,制冷效果差了一半——合著老百姓的命,還沒一塊破石頭金貴?
環保組織更是把雙標玩明白了。去年還在罵核電"有輻射"、風電"殺鳥",今年歐洲燒煤量直接暴漲20%,德國魯爾區的煤礦場晝夜不停,煙囪冒的煙比高溫還毒。更諷刺的是,葡萄牙今年47℃創了歐洲高溫紀錄,英國鐵軌被曬得熔成麻花,英國《衛報》還在頭版寫"開空調是恥辱",結果今年夏天英國超市的便攜空調賣斷貨,民眾舉著牌子抗議:"恥辱能降溫嗎?"
反觀咱們中國,情況完全不一樣。巴黎超市的中國移動空調上周被搶空,貨架上只剩幾張宣傳頁;德國海爾客服電話被打爆,工作人員說前五月出口歐洲的空調數量暴增31%,倉庫里的貨根本發不過來。為啥?因為中國知道"民生比面子重要"。中國戈壁灘占國土27%,硬是靠種樹把森林覆蓋率從12%提到25%,全球新增的四分之一森林都是中國人種的。某些歐洲人盯著自己15%的森林覆蓋率酸,咋不說工業革命時砍了多少樹?欠了兩百年的"樹債",現在拿老百姓的命還?
現在歐洲人終于反應過來了。荷蘭便攜空調銷量飆400%,德國超市的空調安裝預約排到明年夏天,法國政府急得強令企業給員工發"降溫補貼",結果商店沒空調,顧客寧可在太陽底下曬著也不進門——這哪是保民生?分明是"要面子不要命"的延續。
更扎心的是那些專家。去年還在電視上喊"開空調破壞氣候",今年熱死人數漲到八萬,轉頭就在采訪里改口:"空調其實是剛需,合理使用很重要。"臉疼不疼?反正老百姓的臉早被曬得通紅,命都快保不住了。
說白了,高溫面前誰都別裝。歐洲人現在捧著便攜空調直喊"真香",早干嘛去了?要是十年前就聽勸裝空調,這兩年能少熱死多少老人?要是早把環保政策從"面子工程"改成"民生工程",何至于現在救護車鳴笛響個沒完?
最后問一句:當"環保人設"塌得比高溫還快的時候,那些當初罵空調不環保的專家,現在還敢出門遛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