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元月19日深夜,地處排湖之濱的湖北仙桃市郭河鎮姚河村,被一陣緊似一陣的北風裹挾著。就在人們捂緊被褥熟睡之時,一樁意想不到的血案發生了。
兇殺案現場在姚河村三組村民黃巨新(又名黃孝松)家的漁棚內。
黃家漁棚建在兩塊魚池之間的草地上,離人煙稠密的村子不到一百米。漁棚坐北朝南,磚瓦結構,面積有七八個平方米,開有一扇門,棚內置有一張木床,地上堆放著一些魚飼料和雜物。37歲的黃巨新身著內衣仰臥在床上,他的喉管和頸動脈等均被砍斷,腦袋與肢體幾乎要分離,在他的腰部還插著一把一尺多長的帶木柄的點紅刀。鮮血染紅了床單被子,流在地上的血也凝成了一塊塊。
顯然,黃巨新被他殺無疑。伴隨著他妻子印大姑那悲痛欲絕的哭聲,善良的村民們紛紛來到黃家漁棚。要知道,黃巨新是一個老實本分的漢子,在姚河村口碑很好,一些上了年紀的婦人都哭著說:巨新這伢是個提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人啦!
發自群眾肺腑的聲音自然是真實的。黃巨新本分厚道給村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慘遭殺害讓全村人悲痛不已。
是何人昧著良心要殺死黃巨新這個老實本分人呢?
當仙桃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偵查員和郭河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排湖岸邊的殺人現場時,已是元月20日上午9時許。
現場勘查和現場訪問是偵破案件的第一關。偵查員經過緊張細致地工作,很快獲悉了與案件有關的一些情況:
一是最早到達案發現場的人是死者妻子印大姑。據印大姑反映,20日早上六點多鐘,妹夫鄢云年(本村四組人,35歲)來自家喊巨新,要巨新與他一道幫在郭河街道建房的舅兄倒模。她等到七點多鐘仍不見在漁棚守夜的丈夫回家,感到有些反常,便來到漁棚喊人,一進門就發現丈夫被人殺害了。印還反映,以前夫婦二人在漁棚守夜時,門都上插銷,丈夫的膽子小,他夜晚拉尿都拉在漁棚里的一只塑料桶內,19日晚上他一個人在漁棚內睡覺,估計是要上插銷關門的。
二是發案現場漁棚的門鎖完好,無撬撥痕跡。黃家漁棚的門鎖是一個牛頭鎖,門內還有插銷,牛頭鎖和插銷都沒有被撬撥、破壞的痕跡。
三是殺人兇器很特別。插在死者腰部的點紅刀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帶著木柄,且木柄比較粗糙,二是刀身上刻有“平吉圣”三個字,經仔細辨認這三個字極可能是鐵匠打造這把刀時特別打烙上去的。
四是在現場附近發現了女人的胸罩。偵查員在漁棚附近的草地上發現了一個半新的女用白色胸罩。
五是在黃家魚池中發現一臺“紅山花”牌舊落地電風扇。據印大姑反映,這把電風扇是她放在漁棚內的,前些日子不知是誰將它扔到了魚池中。
六是死者會木工手藝,曾外出打工做過木工活。
七是死者家最近剛剛建了一幢兩層樓房,花去一萬六千余元,有些剎尾工作正在進行中。死者家在魚池上的投資近八千元,因此家中沒有什么積蓄。
八是死者與妻子育有一兒一女,兒女都在郭河街上讀書。死者的妻子精明能干,要強,夫妻關系比較好,看不出有什么明顯的矛盾。
九是死者性格比較內向,沒有什么不良嗜好,偶爾與村里人打打牌,輸贏額都很小。
十是法醫對死者胃內容作解剖分析,推斷死者的死亡時間為19日晚11時左右。
結合上述十個方面的情況,偵查專班對案情作了初步分析和推測:
一是根據死者身上無搏斗痕跡,加上尸體在床上等情況,推測死者是在床上被人殺死的,死者家漁棚為殺人現場。
二是按死者的生活習慣,他不可能敞開門睡覺。死者漁棚門鎖及插銷完好無損,說明兇手極可能是喊門入室。因此推測兇手與死者相熟的可能性極大。
三是死者家經濟狀況在當地屬一般狀況,蓋新房,挖魚池買魚飼料,供兩個小孩上學讀書等均須花錢,沒什么積蓄,漁棚內更無大額現金和貴重物品,魚池的魚也未見損失,加之死者被砍殺的部位均系致命處,兇手作案手段極端殘忍。根據這些情況綜合分析,此案屬仇殺的可能性極大?,F場附近發現了女人的胸罩,因而也不能完全排除奸情殺人的可能。
四是根據現場勘查的有關情況分析,兇手為一人的可能性大,但不排除二人或二人以上結伙作案。兇手膽大妄為,屬男性青壯年的可能性極大。
五是考慮到姚河村緊靠排湖,外來人員極少,加之發案時間為寒冷的冬夜,兇手直取目標。因此分析作案兇手極可能隱藏在姚河村及附近地區。
六是作案兇手具備帶木柄的刻有“平吉圣”字樣的點紅刀。
案件的性質基本明確后,偵查專班圍繞四個方面迅速開展調查工作。
一是圍繞死者家人及與外界的利益沖突開展調查。
一個壯年男子被砍頭殺死,那他必有對頭。盡管村民們都說死者老實本分,似乎沒與人結下什么仇,但偵查員們堅信:死者不會無緣無故被殺,死者與人有隱性的矛盾,或有人出于不可告人的動機要加害于死者。
偵查專班對姚河村的八個村民小組二百多戶人家,挨家挨戶地上門走訪,有的家庭走訪的次數有十多次,村里一些與死者年齡相近的男子、與死者一起外出做工的木匠及所有成年男子,在偵查員的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過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沒發現像樣的嫌疑對象。
二是圍繞與死者一起外出做過木活的人開展調查。
據死者妻子和一些木匠反映,死者曾先后到過武漢、深圳、山東、遼寧等地做工,他既打家具、農具,又搞房屋建筑,手藝比較全。與他曾一起外出做活的木匠有70人之多,分布在郭河、張溝、沔城、通??诘鹊?。除幾個未回家過年的木匠外,偵查員們認真走訪調查了60多個木匠,他們均談不出死者在外做木活期間與人發生過什么矛盾或有什么隱情。
三是圍繞死者家庭及親屬間的關系開展調查。
調查中發現有一個人比較可疑,他就是死者的妹夫陳某。陳某系張溝人,黃家幺妹嫁給陳某后,經常遭陳打罵,幺妹只得回娘家躲避消氣,有時陳某找黃家要人,死者和妻子對這個妹夫總是狠狠訓斥,并不肯告訴他妹妹的藏身處,陳某與黃家的矛盾很突出。死者被殺害后,陳某作為妹夫沒來吊唁,有悖常理,足見陳某對黃家的仇視程度之深。
陳某因找不到妻子可能遷怒于舅兄嫂子,似有作案的基礎。刑警大隊長李遠祥、副大隊長曾德禹、郭河派出所所長但明等偵查員深入陳某所住的村子和陳某正在打工的楊林尾鎮東榮鋼瓶廠調查走訪,發現陳某元月十九日至次日早晨沒有離開楊林尾,因此從時間上排除了陳某作案的可能。
當偵查員再次走訪死者妻子印大姑時,印反映丈夫曾對她講過一件事:有一天夜里,他在漁棚睡覺時被一個冷東西驚醒,他拉亮床頭電燈,發現連襟鄢云年站在床頭,他嚇了一身冷汗。他問云年這么晚了來漁棚做么事,云年說他沒帶家里鑰匙,門打不開,到這里睡一下,樣子很尷尬。這以后,他們夫婦就給漁棚的門加了插銷。
偵查員追問她丈夫黃巨新與云年有沒有么糾葛,她們姐妹間有沒有么矛盾時,印大姑很肯切地說,他們姨夫之間沒什么矛盾,我們姐妹之間也過得比較親熱,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四是圍繞插在死者腰部的那把特殊的點紅刀開展調查。
以物找人,是偵查工作的一個常用辦法。偵查員們沒費多大功夫,就在郭河鎮別家場村找到了年過70的鐵匠平吉圣。
據老鐵匠介紹,他原在郭河軸承廠上班,1995年下崗回家開了一家小鐵鋪,打造小型農家用鐵器。對偵查員交給他辨認的這把帶木柄的點紅刀,他毫不猶豫地肯定是自己打造的。他說一共打造過18把這樣的刀,每把刀上都打烙有“平吉圣”三字,以示與別的鐵匠的區別。
偵查員請他回憶這些刀的買主時,老鐵匠直搖頭,稱記不起來,他當時賣刀也沒有記載。
郭河鎮有近十萬人,還有鄰近的張溝、沔城等地的人也在老鐵匠這里買鐵器,可見要查到這18把刀的買主及下落無疑是非常艱難的。
現場遺留的兇器,這條看似非常有用的線索一時還查不出什么結果。
偵查工作的第一個回合沒“戲”。
常規的調查工作沒有使案件的偵查取得實質性進展,偵查專班研究制定出“信息轟炸”工作方案,以求達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很快,郭河鎮姚河村三組村民黃巨新被人殺死在自家漁棚內的案情,通過鎮、辦事處和村三級負責人傳達到了全鎮的每一個單位、每一個村落。郭河有線電視差轉臺在滾動播出簡要案情時,還特別播出了市公安局懸賞一萬元人民幣征集破案線索的公告。與此同時,鎮村政法干部將數千份公告張貼在郭河的每個單位、每個自然村和鄰近的張溝、沔城等鎮。
一場“信息轟炸”開始了。偵查專班希望以此獲得群眾的支持,獲得與案件有關的線索。同時,更希望作案者在“信息轟炸”面前有些反應,有所動作,露出“尾巴”。
轉眼羊年的春節過去了。正月初四一大早,刑警大隊長李遠祥、副大隊長曾德禹、郭河派出所指導員馬榮華和邵敏、田中洲、劉烈勝、秦仁俊、劉烈波等偵查專班人員就回到了姚河村,他們又一頭扎進了案件的偵查中。
2月21日下午,姚河村支部書記謝模壽急匆匆地來到偵查專班的駐地,向偵查專班負責人報告說收到一封檢舉信,寫信人要他轉給偵破組。
是群眾發動起來了,還是作案者被震動了?不管怎樣,這封信是偵查工作處于艱難的時候收到的,偵查員們感到一陣興奮。
這是一封用膠水封口的檢舉信,有三百多字,信中以女人的口氣寫道:
“姚河的巨新被害,我聽后一驚。我是姑娘家,有些我不知,只能提一點線所(索),他和我丈夫都是木工,從去年臘月至今年初,我想起丈夫說巨新的話,去年他不知從哪里搞來的錢玩姑娘,這姑娘我認得,我不說名字。有一回,姑娘的丈夫出門三天沒回家,他就和那姑娘發生了性關系。正好姑娘的丈夫偏偏和我的丈夫回家,當場就把他們二人捉住,當時姑娘的丈夫一氣之下到廚房拿了菜乃(刀)說我要把你們二人殺死,在我丈夫的說服下,才放了乃(刀),巨新下貴(跪)求情,說給錢,還用紙寫下了條據。我想巨新的死,是不是她丈夫所害?這事我丈夫不讓我寫,這是我為巨新打不平偷著寫出來的……”
此信是在告知偵查專班這樣一個訊息:死者巨新曾與一有夫之婦發生性關系時被女的丈夫當場捉奸。巨新被殺,極有可能是這個女人的丈夫所為。
偵查專班對這封信作了仔細分析:
一是信封是仙桃郵局指定印制的白色標準信封,信紙是學生用的16開橫格子抄寫本紙,發信日期是2月17日,發信的郵局為張溝郵電支局。據此分析寫信人有條件弄到學生抄寫本,或她(他)家有學生,寫信人或代發信人17號到過張溝郵局。
二是信封上寫著“郭河鎮姚河村村委會謝末壽收”。“謝末壽”本為謝模壽,只是熟悉他的人喜歡將他的名字寫為“末壽”。據此分析,寫信人可能熟悉姚河村,熟悉謝模壽。
三是信封上的字與信內的字運筆特征明顯不同。信封上的字是用鋼筆寫的,信內的字是用圓珠筆寫的,且沒有落款署名。分析信封上的字與信內的字并非同一人所寫,寫信人不愿暴露自己的姓名。
四是信中錯別字有十余處之多,如信中將線索的“索”寫成“所”,同意的“意”寫成“義”,刀子的“刀”寫成了“乃”,而下跪的“跪”則用的是拼音。據此分析書寫人文化水平較低,可能在初中以下。
五是信中女性語氣較濃,加之其字比較小,分析此信內容為女人所寫的可能性較大,但不排除文化水平低的男性所寫或他人代寫的可能。
這是一封很有價值的檢舉信。如信中所述屬實,則巨新之死極可能與情殺有關?;剡^頭來分析現場附近發現的一個女人胸罩,偵查專班覺得有必要圍繞死者在男女關系方面的問題進行重點調查。
尋找寫信人,查找檢舉信中反映的相關的人和事,無疑成為偵查工作的當務之急。
寫信人自稱自己的丈夫與死者都是木匠,因此,郭河鎮和附近鄉鎮的木匠及其妻子再次成為偵查員們要重點調查訪問的對象。
偵查員們走村串戶,細致摸排,一晃快四十天了,但仍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線索,提取到的一些木匠妻子的筆跡也與檢舉信筆跡不符。
死者與一有夫之婦發生過性關系,這名婦女可能是誰呢?
偵查員在姚河村及周邊村組深入農戶座談,未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找死者妻子側面詢問此事時,死者妻子也說不出丈夫在生活作風方面的可疑之處。
一些與死者同在外地做過木工活的木匠反映,死者生活作風確實正派,有時同事們外出娛樂,他總是一人呆在屋里,很少出門。有的同事要他出去找個小姐玩一玩,開開眼界,他都不為所動。
看來,圍繞查找死者“情人”和死者玩女人這一線索也難再查下去了。
“前段時間,我們摸排出的幾個有點可疑的對象能不能通過字跡再下個結論呢?”
“對木匠妻子筆跡的提取比對固然重要,但對木匠本人字跡的提取與比對也不能馬虎?!?/p>
“該做的工作都做了,為什么發現不了像樣的線索?”
偵查員們不得不回頭反思,對寫信人的動機和所述內容的真實性再次作了分析,結果發現了幾個疑點:
檢舉人不落自己的真名實姓情有可原,但為何不提檢舉對象的姓名?
死者既然有情人,為何在村民中、在他的親屬中一點反應都沒有?
檢舉信會不會有詐呢?如果有詐,那極可能是作案嫌疑人故意在引開偵查員的視線。依此推測,“檢舉人”應該就隱藏在附近,或許已被觸動。
死者與外人沒有明顯的矛盾糾葛,而鄰里左右和近親屬之間的矛盾最易忽略。死者的連襟鄢云年為什么在深更半夜突然溜進黃家漁棚呢?這件事的解釋難道只是鄢云年本人所說的“借宿”嗎?鄢云年心胸狹窄,有沒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動機?
這些疑團,在偵查員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4月2日下午,偵查員田中洲和秦仁俊將鄢云年請進了專案組駐地。在拉了一番家常后,偵查員再次問起他對巨新被殺案的看法,提醒他作為連襟,應特別關心和支持巨新被殺案的偵破工作。
按照偵查專班的安排,兩位偵查員要鄢云年寫出了對此案的看法和表明自己態度的文字材料。
令人驚訝的是,鄢云年當著偵查員面所寫的材料上的錯別字與“檢舉信”上的錯別字完全相同,如將線索的“索”字寫成了“所”字,刀字寫成了“乃”字。書寫運筆特征固然可以偽裝,但有些錯別字的寫法在不經意間是難以偽裝的。
經刑警大隊文檢技術員認真比對,發現鄢云年字跡特征與“檢舉信”上字跡特征極為相符。為慎重起見,市公安局連夜派人將文檢材料送往湖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經文檢專家復核鑒定:送檢的鄢云年字跡特征與“檢舉信”字跡特征相同。
鄢云年,死者嫡親的姨夫,成為此案的重大嫌疑人。
在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一間審訊室里,狡猾的鄢云年硬撐著抵賴了兩整天,但在審訊專班強大的攻心戰和確鑿的證據面前,終于低下了頭。
通過鄢云年的供述,人們看到了一個心胸極為狹窄、報復心極強的陰險之徒的兇殘嘴臉。
1990年,鄢云年與死者妻妹印二姑結婚成家。姐妹倆嫁在同一個村,從小就缺少主見的印二姑便常到姐姐家串門,征求姐姐對家務事的意見。兩姊妹來往多了,一些好事的人便開起了玩笑:云年,你家姑娘怎么老往姨夫家跑,你連個老婆都照護不住。其實他的妻子很本分,也很賢惠。這本是人家開的一個玩笑,但心胸狹窄的鄢云年卻往心里去了。
過了幾年,鄢云年在仙桃城區賣盒飯,一個月下來也能賺個五六百元錢,但只做了幾個月,妻子卻要他回去開挖魚池。他知道妻子沒什么主見,準是姨姐出的主意。無奈之下,他棄商回村養魚,投入大幾千元,但魚的行情并不好。他心里窩著一肚子火,他感到自己作為男人、作為丈夫很窩囊,家里的事都得聽妻子的,而妻子則是聽她姐姐的。從此,他便認為自己的煩惱、自己的窩囊都是姨夫姨姐造成的。
2001年正月初五,鄢云年一家人與姨夫一家人都在印灣村走“家家”,妻子印二姑覺得兒子在吵她,便罵了幾句,心胸狹窄的他認為妻子是在罵自己,兩人便吵了起來。姨姐印大姑看見了,對他們說了句:“過不好就離婚?!?/p>
他認為姨姐是在拆散他一家,便一氣之下回了家。
幾天后,他找姨夫黃巨新談起這件事,沒想到巨新說的話更不好聽:“你們老這樣鬧,我真希望你們離婚算了?!?/p>
姨姐姨夫不是明明在拆散自己的家庭嗎?至此,他便萌發了“你要拆散我的家,我要讓你全家都死”的報復心理。
2002年9月的一天,鄢云年在姨姐家的飯鍋里投毒,姨姐將飯倒給雞子、狗子吃了,結果雞、狗被毒死了,幸好人沒中毒。
有一天夜里,他溜到黃家漁棚,想對黃巨新下毒手,但未得逞。
到了2002年冬月二十幾的一天夜里,他又到黃家漁棚,見漁棚沒人,便將棚內的一臺電風扇扔在漁池中了。幾天后,他買了些小鯽魚丟到黃家漁池船中及漁池坡上,造成有人偷魚的跡象,想以此將巨新引到漁棚過夜,他好在漁棚下手將巨新殺死。
2003年元月19日,鄢云年顯得迫不及待了。妻子在武漢打工未回家,他將兒子送到外婆家,一個人在家吃了晚飯后準備作案。晚九時許,他帶上三年前在某村民家蓋房時偷來的一把木柄點紅刀和撿來的一個女人胸罩,竄到黃家漁棚前,他先將刀放在棚外墻邊,喊巨新開門,稱家中門被鎖,無處過夜,要與巨新在漁棚睡一夜。
黃巨新聽到連襟在喊門,便起床開門,二人未說什么就同睡一頭。約摸過了兩個時辰,見黃已睡熟,鄢云年便起床到門外拿上點紅刀。此時一股要徹底發泄窩囊氣,由狹隘心理導致的報復殺人念頭占據了他的腦海,他雙手握刀向熟睡中的黃巨新頸部砍去,來回使勁砍了兩刀后,又將刀捅向黃的腰部。
待確認黃斷氣后,他便拿上自己的衣服逃離現場,同時還將一個女人胸罩丟在漁棚附近,他要偽造奸情殺人的現場。
20日清早,他便到黃巨新家門口故意高聲喊巨新幫舅兄倒模,以此蒙騙別人。
2月16日,鄢云年見偵查員們正四處調查走訪,村里又張貼了公安機關征集破案線索的懸賞公告,他害怕公安機關最終查到自己頭上,便心生一計,從兒子的數學作業本上撕下一頁紙,以女人的口氣寫了一封匿名“檢舉信”,然后在張溝郵電支局買了信封,請一過路老人在信封上寫上“郭河鎮姚河村村委會謝末壽收”后寄發。
鄢云年以為偵查專班會按他在“檢舉信”中所提供的“線索”查下去,沒想到正是他煞費苦心炮制的這封“檢舉信”將自己“檢舉”進了大牢。
幾個月后,鄢云年被判處死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