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印度《德干先驅報》報道,日前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華盛頓和美國參議員會面時拋出一番驚人言論,宣稱如果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不認真對待美國的要求,向俄羅斯在對烏談判上“施壓”,那么美國就要用“二級制裁”懲罰這些國家。這本是呂特為了迎合特朗普而說的場面話,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大洋彼岸的印度激起了千層浪,直接讓印度人氣到“紅溫”。
印度外交部發(fā)言人賈伊斯瓦爾迅速在發(fā)布會上對呂特隔空喊話,毫不留情地指責其“不要搞雙標”,甚至放出狠話,若北約或美國再逼迫,印度可就要跟中俄合作了。賈伊斯瓦爾口中的“雙標”,并非美國對中國等國在關稅戰(zhàn)上的區(qū)別對待,而是美國一邊禁止中印等國家與俄羅斯交易能源,另一邊卻放任西方國家購買俄羅斯能源的行徑。這種明顯的雙重標準,讓印度感到自身利益受到了嚴重侵犯,印度在能源安全上高度依賴與俄羅斯的合作,美國的這一要求無疑是要切斷印度的能源“生命線”,印度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釋放信號,重啟合作機制暗藏玄機
賈伊斯瓦爾的這番回應,可不僅僅是打嘴炮那么簡單。他在記者會上暗示,“中印俄三國將共同商定,何時重啟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這一信號的釋放,意義非凡,它表明印度已經(jīng)到了在美俄之間選邊站的“決定性時刻”。
近年來,印度國內(nèi)輿論也釋放出不少對華“有利”的言論。此前有報道稱,一名印度政界人士表示,印度對抗中國,并非真心實意,而是演給美國看的。結合這次印方重提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看似印度是下定決心要跟中俄站在一邊,反抗美國對全球各國的施壓,甚至有學中國“當帶頭大哥”的架勢。然而,國際政治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印度長期以來處于美俄都“爭相拉攏”的優(yōu)越外交環(huán)境中,這種“左右逢源”的局面讓印度養(yǎng)成了“騎墻”的習慣。此次印度的這一系列舉動,很可能又是其慣用的“騎墻”策略。印度試圖利用中俄來制衡歐美,從而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畢竟,在中美俄三方的博弈中,印度若能巧妙周旋,就能在各方之間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特朗普難纏,印度“硬剛”風險巨大
特朗普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角色。他在中國面前曾“吃癟”,被中國對等關稅加到毫無脾氣,最終只能取消相關關稅,還準備放寬對中國的各種貿(mào)易限制,看似有和中國“和好”的跡象。但這絕不是因為特朗普軟弱,而是因為中國足夠強大。中國憑借自身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讓特朗普不得不重新審視對華政策。
而印度卻沒有中國這般強大的實力,卻妄圖在國際上給美國“甩臉子”。雖然目前特朗普“有求于印度”,希望印度能為其他國家作表率,而且大概率不想在已經(jīng)得罪中俄的基礎上,再得罪印度,所以暫時沒有對印度下狠手。但如果莫迪政府將這些特朗普給的面子當成自己實力贏來的,誤以為特朗普是懼怕印度,那就大錯特錯了。一旦美國理順了和中俄的關系,沒有了后顧之憂,很可能會將矛頭轉向印度,到那時,印度恐怕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謹慎觀望,中俄靜待印度實質(zhì)動作
我們當然希望印度這次是真心想和中俄恢復關系,一同對美國的不合理施壓發(fā)動“反抗”。畢竟,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印俄三國的合作對于維護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推動多極化世界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以印度一直以來的“操行”,我們實在不敢放心地把后背留給這樣一個“隊友”。
印度在國際事務中常常表現(xiàn)出搖擺不定的態(tài)度,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國內(nèi)政治、經(jīng)濟利益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印度做出實質(zhì)性的動作之前,中國和俄羅斯可以繼續(xù)保持觀望態(tài)度。中俄可以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合作,提升戰(zhàn)略互信,鞏固合作基礎。同時,也可以密切關注印度的動態(tài),通過外交渠道與印度保持溝通,了解其真實意圖。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