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馮驥才說:“人總是在后程才明白了自己。如果還不明白,那才是白白枉費了一生。”
一個人到了五十歲,開啟下半場了,就開始轉換角色,自己從中年到老年,從父母到爺爺奶奶,從育兒到被子女反哺等。
此時,你會看到一個真相:養兒防老就是一個悖論,在窮父母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一些。
01
明朝的權臣張居正,從小聰慧過人,二十三歲就中進士。
入朝為官后,皇帝是一刻都離不開他。
張居正夜以繼日地操心大事,無暇顧及老家的父母。
萬歷五年,他忽然收到老家來信,多年未見的父親,已經過世多日。
急匆匆地趕回老家,安排葬禮。按照傳統,他要守孝三年。
可是皇帝一紙詔書,讓他馬上回京城上班。關于守孝,就采用“奪情”的方式進行。
和我同村的一位初中代課老師,生了五個兒子。
有四個兒子,讀書很厲害。也因為讀書,掏空了家底,讓老師負債累累。
四個兒子中,有一個在外國做導游,兩個在省城上班,一個在縣城做干部。
最小的兒子,讀書成績不好,但也在哥哥們的拉扯下,去了省城某單位做司機。
老師四十多歲,轉了民辦老師。六十歲退休。
退休后,老師身體相當糟糕,但兒子們無法照顧,是老師的老伴,長期擔任保姆的角色。
老師過世的那一天,所有兒子都不在身邊。遠在國外的兒子,連葬禮都沒有參加。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養兒,不等于防老。
父母拼命把兒女養大,還培養成很有出息的人。那么有出息的人,多半不會在老家謀業,會遠走高飛。
這也印證了一條古訓:家貧走他鄉。
把兒女培養好,本來是為了老年有保障,但是最終卻只能是孤獨終老。這有一些意外。
東漢末年,烽煙四起。讀書人徐庶,加入了劉備的陣營,剛剛干出一點名堂,就被曹操盯上了。
曹操綁架了徐庶的父母,讓其乖乖就范。
徐庶很無奈,辭別劉備,去投靠曹操,以此保全父母的生命。
到了曹操的陣營,徐庶一言不發,郁郁不得志。為了救父母,自己的前程都毀掉了。
我的三舅舅,有三個子女。兩個女兒外出打工,賺了一些錢,也嫁給了城里人。兒子在家,管理幾畝柑橘。
一晃,多年過去了,女兒越混越好。兒子卻只是維持生計而已,還要管著父母的養老。
三舅舅過世了,村也變成空心村了。兒子的生活越發困難。
三舅媽說起兒子,常常自責——就不應該讓兒子在家待著,應該去外面闖一闖。
這就讓人看清一個事實——防老,就不能好好養兒。
父母把子女拉扯著,一定要留在身邊。那么子女能夠干的,就大概率是繼承祖業。
而普通家庭的祖業,無非是幾間瓦房,幾畝薄地,一些果園,一片樹林。都是靠辛苦勞作,才可以有點收入。
祖祖輩輩在一個地方都沒有發財,到子女這里,要發財如登天一樣難。
并且,在老家的子女,還要負責給老人養老,對其創業也有很大的束縛。
還有一種養老的想法,叫“多子多福”。在很多家庭,也是搞不好的。結果往往是——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02
說到這,也許很多人就會發問了:既然養兒防老是悖論,還生兒育女干嘛?
父母們,放大自己的格局,把養兒和防老,分開來踐行,家庭就越來越旺。
第一:養兒,但是打心眼里,不靠兒養老。
做父母的,盡管把兒女托舉得高高的。讓兒女遠走高飛。
當兒女走遠之后,日子過得好,也有前程。做父母的就倍感欣慰。
兒女遠走,混好了自己。這就滿足了父母的期待,對于父母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孝順。
至于父母的晚年如何安排,就算沒有幾個錢,很苦,也打算自己扛著。反正不成為兒女的累贅。
第二,子女孝順和父母的經濟條件,往往是成正比的。
相對于窮人來說,富人的“養兒防老”,會靠譜很多。
富人自己有存款、房子,還會正式退休,每個月有好幾千的退休金。
富人在可以走動的時候,完全可以自己養老。走不動了,可以請保姆。
如果富人的錢財很多,子女也會盡孝。因為子女明白,盡孝之后,是可以得到一大筆遺產的,回報率很高。
做父母的,多看看富人的養老模式,那就明白了,一定要在中年,預備養老的條件。不麻煩兒女。
也可以見證一點,父母根據家庭情況,要對應的幾個孩子。孩子養好了,父母也經濟條件變好了,這就兩全其美。
第三,“山不過來,我就過去”,一家人尋找最佳的定居地,老人、子孫都會好起來。
很多老人,死守老家的東西,就是不同意跟子女外出生活。這也導致一批老人,孤苦伶仃。
有句話說得好:“你在一個地方出生,是你和那個地方的一段緣分,僅此而已。”總有一天會緣盡,不要傷心。
老人能夠和有出息的子女一起外出,老人健康的時候,做保潔保安,幫忙帶娃,老人走不動了,也可以吃到子女做的飯菜,也不是太麻煩。
03
作為窮苦的家庭,一定要把養兒、防老一分為二來看。
養兒防老,真不是指望兒女養老,或者強加給兒女孝道。所有的強求,都是道德綁架。
養兒防老,是做父母的智慧,是拼命托舉兒女之后,得到的回報,是因果關系。
養兒防老,應該盡量減少物質方面的內容,多一些精神和情感的內容,付出比得到更有福報。
父母的家,是兒女出發的地方,但不應該是兒女的終點。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