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廣東李先生,就是一位在帕金森病陰影下掙扎 10 年,最終通過中醫調理重獲新生的患者。
2013 年的一個清晨,45 歲的李先生在給學生批改作業時,發現右手握筆的指尖總在微微發抖。起初他以為是連日備課太累,直到三個月后,靜止時的震顫越來越明顯,連端起茶杯都要小心翼翼 —— 這是帕金森病給這位中學教師的第一份 “通知單”。
確診后的頭五年,西藥尚能勉強控制癥狀。但從2018 年開始,李先生的病情進入快速進展期:左側肢體出現肌強直,走路時左腿像灌了鉛,轉身需要分解成 “三步走”;說話語速越來越慢,發音含糊到家人要湊到耳邊才能聽清;更讓他崩潰的是,曾經行云流水的板書變成了歪歪扭扭的曲線,不得不提前申請了病退。
“最絕望的時候,穿襪子要花15分鐘,扣子扣到第三顆就會手抖得把衣服扯變形。” 李先生的妻子回憶道,2022 年冬天,丈夫因為起床時沒抓穩扶手摔倒,導致股骨骨折,術后更是連翻身都需要人協助。那些年,他們跑遍了北上廣的知名醫院,調整過七次用藥方案,卻始終擋不住病情惡化的腳步。
2023 年春天,在病友的推薦下,李先生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找到了王世龍中醫師。初見時,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教師面色晦暗如蒙塵,雙眼無神,右手呈 “搓丸樣” 震顫,左手扶著輪椅扶手才能勉強坐穩。
王世龍醫師通過會診發現:患者舌體胖大,苔白膩如積粉,脈象沉滑而數,結合其自述的胸悶痰多、大便黏滯等癥狀,辨證為痰熱風動型顫證。“帕金森病在中醫屬‘顫證’范疇,但絕非單一證型。” 王世龍醫師解釋道,李先生長期伏案工作導致氣滯痰凝,加之南方濕熱氣候影響,痰濕郁久化熱,熱極生風,才出現了震顫加劇、肢體僵硬等癥狀。
針對這一病機,他制定了 “化痰清熱、熄風通絡” 的治療方案:基礎方劑以膽南星 10g、天竺黃 15g 清化熱痰;天麻 20g、鉤藤 30g 平肝息風;地龍 12g、全蝎 6g(研末沖服)通絡解痙,配伍茯苓、白術健脾化痰,切斷生痰之源。
動態調整方面,首月重點控顫,加用珍珠母 30g 重鎮安神;次月側重改善僵硬,加入雞血藤 30g、桑枝 15g 舒筋活絡;第三個月則增加黃芪 20g、黨參 15g 補氣扶正。
生活指導上,每日晨起用陳皮 10g、竹茹 6g 煮水代茶;晚餐忌食肥甘厚味,改食山藥蓮子粥健脾;午后練習八段錦的 “調理脾胃須單舉” 式,每次 5 分鐘。
第一個月,李先生反饋服藥 7 天后,夜間入睡時的震顫減輕了約 30%,原本每晚要醒四五次,現在能連續睡 4 小時。但白天仍覺肢體沉重,王醫師在方中加用薏苡仁 30g、蒼術 12g 增強祛濕之力。
第二個月,家屬驚喜地發現,李先生左手能握住勺子自主進食了,雖然手腕還有輕微抖動,但不再像從前那樣把飯菜灑得滿桌都是。去醫院復查時,西醫主治醫生也注意到他的 “開關現象”(藥物有效與無效的波動)明顯減少。
第三個月,最顯著的變化是步態改善 —— 原本需要人攙扶才能走 10 米,現在能獨自在小區散步 200 米。更讓李先生激動的是,他重新拿起了鋼筆,雖然字跡仍不如病前,但寫下 “謝謝” 二字時,手的抖動幅度已縮小到毫米級。
2023 年盛夏,當李先生再次來到診室時,他穿著干凈的襯衫,自己推開玻璃門走進來。“現在每天能給孫子講故事,還能幫老伴擇菜。” 他笑著說,舌苔已從白膩轉為薄白,脈象也趨于平緩。王世龍醫師根據恢復情況,將湯劑改為散劑鞏固療效,叮囑他繼續堅持食療與運動。
王世龍醫師強調,李先生的康復并非個例,而是中醫辨證施治的典型體現。首先是不盲目對抗癥狀:帕金森病的震顫、僵硬是 “標”,臟腑功能失調才是 “本”。比如痰熱風動型患者,若單純用重鎮藥物強行止顫,只會加重氣機阻滯,反而不利康復。
其次是重視 “藥食同源” 的協同作用:中醫調理從來不是只有湯藥,像李先生堅持飲用的陳皮竹茹茶,看似簡單,實則與方劑形成 “化痰 - 祛濕 - 健脾” 的立體治療網。
最后,康復是 “醫患共治” 的過程:有 30% 的患者因無法堅持煎藥或忌口導致療效打折,而李先生全家建立了 “服藥打卡表”,家屬每周記錄癥狀變化,這種配合度是康復的重要保障。
如今,距離初診已過去半年,李先生每月會通過視頻復診一次,目前仍在服用維持量的中藥。他在給王醫師的感謝信中寫道:“帕金森病或許無法根治,但中醫讓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嚴 —— 這比任何指標都重要。”
對于正受帕病困擾的患者,王世龍醫師的建議是:盡早介入中醫調理,在西藥控制癥狀的基礎上,通過辨證施治改善體質,往往能獲得 1+1>2 的效果。畢竟,醫學的終極目標,從來都不只是抑制疾病,而是幫助人們重新擁抱有質量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