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反映,在北京多處遇見有人販賣“野生鱉”。這些人多將一只大小不同尋常的鱉掛在木棍上,在路口販賣。有意者上前詢問,對方報出的價格往往數百元、上千元不等。這些人賣的鱉是什么來頭?這些賣鱉者如何“套路”消費者?
賣鱉套路再現北京街頭
近日,陳先生在西直門附近發現有人賣鱉,便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很快出警,將賣鱉者帶回派出所,將鱉沒收,對賣鱉者進行了批評教育。專家表示,街邊售賣的鱉多為佛羅里達鱉,也叫珍珠鱉,系外來入侵物種,既不宜食用,也不能隨意放生。
無獨有偶。東南二環光明橋城市綠道附近,也有一對男女站在一輛共享單車旁,車輪上卡著一根長棍,長棍頂端倒掛著一只幾乎臉盆大小的鱉。
“這是野生鱉,你要買回去放生或者燉湯都可以,吃了很補的。”賣鱉者說,這是其從事清理河道工作的丈夫在附近河道中發現的。交談中,賣鱉者多次強調,這只鱉可以買去放生,“積攢功德”。
今年5月中旬,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在西四地鐵站附近發現有人賣鱉,要價1600元。跟帖網友紛紛表示,在朝陽醫院、西紅門地鐵站、玉淵潭公園等地都遇到過類似的賣鱉者。有網友表示:“這種老套路20多年前就有了。”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街頭賣鱉者大多出現在醫院、寺廟或兩區交界處。比如光明橋地處兩區交界,附近有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賣鱉者看到執法者出現時,就會迅速轉移至轄區外。
實為珍珠鱉,系生態入侵物種
這些鱉究竟是什么物種?專家表示,街邊售賣的鱉多為佛羅里達鱉,也叫珍珠鱉,系外來入侵物種,既不宜食用,也不能隨意放生。
河北大學教授、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龜鱉綠色高效養殖崗位專家管越強表示,許多珍珠鱉來源不明,不確定原來的生長環境是否存在污染,食用可能危害健康。該專家表示:“珍珠鱉肉少殼厚,且可能富含水體中的重金屬污染物,比如鉛、汞等,不宜食用。”
街頭購買活體水生生物隱患多
北京泰樾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梁固本表示,活體動物可能攜帶人類已知或未知的細菌和病毒,如果食用,可能引發更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特別是街頭賣鱉這樣的情況,如果賣的是外來物種,再被消費者放生到野外,可能對生物鏈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即使是養殖物種,放生到野外也可能因無法適應而死亡,違背放生初衷,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盲目放生?!?/p>
發現街頭賣鱉可撥打12345舉報
執法部門表示,開春以來“街頭賣巨鱉”無照游商現象零星發生,其特點是一人挑一桿,桿上掛一只所謂“鱉王”,動輒要價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元。此類案件具有“案發分散、時間隨機、人員隱蔽、流動性強”的特點。
目前執法部門已將其列為整治重點,將加密巡查頻次,在早、晚高峰及周末重點時段,對地鐵口、公園等高發點位實行巡查,對游商藏匿的背街小巷、綠地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一起、取締一起、溯源一起。
執法部門提醒市民,“街頭賣鱉”多為營銷話術,背后隱藏多重風險,切勿輕信,如發現此類行為請撥打12345熱線舉報,共同維護良好市容秩序。
執法部門提示
若市民遇到此類販賣行為,建議采取“三不要”:不要購買、不要食用、不要放生。
所謂“野生老鱉”,多為人工養殖的外來物種,常見的是佛羅里達鱉,又叫珍珠鱉,其生長周期短、用藥史不明,可能攜帶寄生蟲、抗生素殘留等食品安全隱患。
您在街頭遇到過挑桿賣鱉的嗎?
舉報電話12345
轉發!分享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吧
千萬別上當受騙
來源:新京報、北京交通廣播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