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來的孩子跟隨父親家的姓好像成為了一個默認的“規矩”,少見跟隨母親姓的情況發生,那么為什么會這樣?
簡單用一句“父系社會”或“男權社會”的產物來形容,不免不夠具體而且讓人看不到其中具體的邏輯關系,這樣容易產生答非所問、錯誤歸因的情況發生。而這篇文章就嘗試建立一條較為清晰的因果邏輯鏈。
一方面,其可以與“為什么不是男人嫁過去?”這件事歸結于同樣一個原因——男性在過去婚姻關系中具備更有利于自己的議價地位,因此占據了對于孩子的“冠名權”。但是如果僅僅具備這一條原因無法解釋: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彩禮、誰嫁到誰家去這些問題逐漸被改變的今天,為何“冠父姓”這件事依然相對而言更加穩定?這必然是由于存在其他原因導致的。
所以,另一方面,女性很容易確認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畢竟是自己生出來的,這是一個事實,但這一點男性就不具備。在這樣一個夫妻一起撫養孩子的長久合作的過程中,為了讓男性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遺傳基因在上面得以延續,增加其所有感。冠名權這一權利被讓渡給男性,這一讓渡的目的是為了提醒,是為了合作的穩定性。
當然,“冠父姓”或許也如同彩禮等“傳統”一樣,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逐漸平等而慢慢消失。其仍然存在或許只是既得利益者的保護,或許只是社會仍沒有發展到那一步等原因導致的。但這不妨礙我們對這一現象仍然存在原因的合理猜想與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