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系統部署推動技工院校關愛學生工作,指導全省各技工院校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成長支持,讓關愛落到實處,努力將廣東省技工院校建設成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技能成才”的沃土。
量身定制:
給技校學子一份“成長寶典”
2025年6月30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廣東省技工院校關愛學生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份首個針對技工院校學生的專屬“關愛指南”,以25條具體可操作的關愛措施,構建起覆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全過程的支持關愛網絡。按照規劃,經過3至5年努力,將關愛深度融入招生、生活、教學、實習就業和日常管理各環節,為學生營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學生實現自信、自強、自立,心理素質顯著增強,技能水平持續提升,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同時促進技工院校辦學成效和吸引力不斷提升,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
思想領航,深耕五育并舉
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思政課更具吸引力,廣泛開展讀書行動、體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活動,激發學生勞動熱情,使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舉辦技工院校書香節、文體比賽,搭建交流平臺,推進資源共享,讓活動內容更豐富、學生參與更廣泛,真正實現以文化人。
心理護航,構筑溫暖港灣
倡導為每名學生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檔案,班主任、專業老師、實習指導老師聯動關注,建立分級疏導機制。技工院校提供定時值班和靈活預約相結合的心理輔導服務,指導學生用好“12355”等青少年服務平臺和專業服務資源,讓校園成為“心事有人聽、困惑有人解”的溫暖港灣。
技能強基,樂學見證成長
倡導在招生時開展興趣特長測評,入學三個月內開展職業體驗,幫助學生找準興趣方向。支持學生根據興趣特長轉專業、參加第二課堂和輔修課程或微專業,增強學習動力。教師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優化課堂,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學校每年組織學生開展課程評價,確保學生學得進、練得實,技能培養扎實過硬。
實習就業,繪就成才坦途
職業規劃指導貫穿學制始終,讓學生學習和職業規劃方向明、目標清。實習期間,校領導和指導教師要定期走訪企業,實地查看環境、協同改善條件,依法保障學生權益。學校建立覆蓋全員的就業服務體系,力促畢業生就業有質量、工作能穩定,實現“畢業有出路、發展有奔頭”。
權益保障,營造安心環境
對校園欺凌等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同步幫扶受傷害學生;對教師體罰、侮辱學生行為絕不姑息。建立“寬嚴相濟”的管理制度,改善生活條件,用心辦好“校園餐”。定期排查安全風險,完善應急機制,加強校園安全檢查,讓學生在校安心、家長在家放心。
社團賦能,激活自治力量
倡導每名學生至少加入一個社團或興趣小組,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豐富校園生活。開展多樣團員實踐活動和特色志愿服務,為“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
貢獻力量。大力宣傳推廣優秀社團與志愿團隊,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奉獻中收獲,實現“參與有收獲、成長看得見”。
體系筑基,凝聚長效合力
健全安全管理、教育質量評價等多項制度,打造“一校多品”關愛品牌。建立學生意見反饋直通車,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發揮班主任核心作用,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組織經驗交流共享、開展社會宣傳、舉辦班主任能力比賽、創建名師工作室,讓關愛工作持續走深走實、常態長效。
全省聯動:
齊發力打通關愛“最后一公里”
為推動《意見》從“紙面”落到“地面”,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于7月4日召開全省技工院校安全管理暨《廣東省技工院校關愛學生工作指導意見》解讀視頻會,面向各地人社部門及技工院校負責人進行政策宣傳與部署。
會議傳達了上級領導關于校園安全工作的批示精神,同步部署全省技工院校深化“校園餐”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指出要繃緊安全之弦,守護校園平安底線。會議還對《意見》進行了全面、深入解讀,指出關愛技工院校學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有關法律法規,推動技工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是新時代技工教育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和育人使命;要求各技工院校按照“學生為本、全面覆蓋、精準施策、效果導向”原則,全面深入調查了解學生需求,逐項細化工作措施,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實現培養技能與關愛學生雙輪驅動,有效推進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今后,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陸續出臺關愛工作指南,為技工院校開展關愛學生重點工作提供更加明確的指引。各級人社部門將對各技工院校關愛學生工作加強資源支持、協調指導等工作。
實干擔當:
條條大路通向“匠心羅馬”
廣東省已有多所技工院校立足學生成長需求,創新開展特色關愛實踐。
中山市技師學院創新打造“訴求直通車”機制,依托智慧校園APP實現學生訴求“一碼通辦”,3個月高效響應145件訴求,100%回應學生期盼,學生滿意度超95%,推動校外投訴驟降57%,學生歸屬感與滿意度實現雙提升;
廣東省技師學院針對未成年人占比較大的生源特點,半年內,建立特殊群體管理臺賬覆蓋796名學生,為19名特困生提供“一對一”幫扶,累計服務120人次,升級宿舍安全并建立雙重預警機制,召開6場座談會收集50余條意見并及時跟進解決,實現特殊群體幫扶“全覆蓋、零掉隊”;
珠海市技師學院通過搭建多元成長平臺,2024-2025學年開展經典誦讀、武術非遺、合唱競技等12項主題活動,推出心理健康、手抄報創作等5項活動,助力學生在文化自信、團隊協作、心理韌性等維度顯著提升,全面鍛造“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
《意見》的核心,在于將每一位技工院校學生當做“金苗子”。它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技工教育是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驅動國家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技能人才是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基石——他們是維修車輛的技師、調試機器人的運維專家、訓練AI模型的智能標注師、操控低空經濟無人機的飛手、設計發型的造型師、烹飪美食的廚師、守護老人健康的智慧康養照護師,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創造者。
廣東省此次舉措,以制度化的關愛體系回應學生期待,以扎實的技能培養賦予學生立足社會的底氣。通過創新教育模式,破除以往對技工教育培養體系單一、發展通道狹窄的刻板印象;同時建立起“全鏈條關愛+高質量育人”的新范式,打造技工教育在人才培養、社會價值創造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廣東技工院校的育人生態將煥發新機,更多學子能在這里錘煉真本領,成就精彩人生!
來源:河源技師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