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那些能在高考里殺進清北的學霸,到了學校里可能比咱還容易emo。就像網友說的:“在清北待著,感覺自己像個剛學會爬的娃,周圍全是飛檐走壁的大神,想自信都找不到支點。”
最扎心的莫過于宿舍夜聊。你美滋滋說自己高考數學148,結果下鋪大佬慢悠悠接話:“哦,我競賽保送的,沒參加高考,不過平時模擬一般150。”對面床更絕:“我初中就把大學數學教材啃完了,現在在跟著教授做課題。”這時候你只能默默裹緊被子,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片場——明明都是學生,怎么人家像帶了外掛似的?
還有些“神仙打架”的名場面。有人吐槽,自己辛辛苦苦準備了三個月的論文,在課堂上剛講完,就被隔壁系的同學指出三個邏輯漏洞,人家還特謙虛:“我上周剛在頂刊上看到類似研究,可能你參考文獻沒找全。”更別說那些“人均技能包”:有人鋼琴十級順便拿了編程大賽金獎,有人托福118還在國際辯論賽上拿了最佳辯手,跟他們一比,自己那點特長簡直像幼兒園才藝表演。
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在學校里“縮成一團”的學霸,出了校門就跟換了個人似的。有網友分享,認識個北大姑娘,在學校總說“我這點水平不算啥”,結果畢業去了投行,談判桌上把甲方懟得啞口無言,回來還不好意思地說:“可能是對方沒見過真學霸吧。”還有個清華學長,在校時總說自己實驗數據“還得再優化”,結果去企業做技術總監,面對一群博士侃侃而談,那自信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拿了諾獎。
說到底,清北的“不自信”更像一種“神仙內卷”——不是真的不行,是參照物太嚇人。就像有人調侃的:“在清北覺得自己是凡人,到了外面才發現,自己原來是下凡的仙人。”畢竟能在那里待著的,本身就已經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偶爾被身邊的大神襯得有點“小自卑”,反而說明他們還在向上看呢。你身邊有這種“平時藏拙,一出手就驚艷”的學霸嗎?來嘮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