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剛好是2025年的初伏,從這一天起全國各地都開始進入“蒸烤”模式,全國多個城市都將迎來“下水道蓋煎雞蛋、下雨如同下熱水”的情。
當下例如河南、山東等地區的氣溫都已飆升至40度以上。更為嚴峻的是在高溫天氣下,各地因熱射病死亡的新聞頻頻發生。
協和醫院曾對378例熱射病進行過研究,結果發現其中89%的患者在出現癥狀后都會大量喝水。
但令人惋惜的是,他們所作出的努力并未取得任何效果。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熱射病到底是個什么病?發現癥狀之后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保住性命呢?
很多人認為熱射病就是中暑,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
熱射病確實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屬于醫學分類中的“重癥中暑”,但與中暑不同,這種疾病若是沒有抓住黃金搶救期,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即便經過搶救活了下來,也可能會留下一身后遺癥。
簡單來說,所有的熱射病都是中暑的“進階版”,但并非是所有的中暑都會發展為熱射病。
熱射病的核心發病機制是“產熱>散熱”,從而導致體溫失控。
高溫加高濕天氣會導致汗液無法蒸發,若是在炎熱天氣劇烈運動或進行勞動的話,也有可能會引發熱射病。
在體溫飆升后無法實現散熱,就會導致細胞變性從而讓身體各個部位發炎,若此時不進行搶救的話,就會導致器官功能衰竭,從而增加死亡風險。
從體溫飆升到死亡可能只用1-2個小時的時間,因此睡夢中患上熱射病,死亡的風險將急劇增加。
當我們的身體系統“全面崩潰”時,皮膚摸起來會有非常強烈的灼燒感,因為汗腺衰竭也會出現無汗的癥狀。
部分患者會有胡言亂語、抽搐、昏迷等情況,這就像是電腦的CPU過熱燒毀,也是身體即將崩潰的前兆。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很多人會選擇大量喝水來緩解癥狀、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但北京協和醫院通過對熱射病的臨床研究卻發現,這樣的做法根本無法起到效果。
協和醫院對378例以上的熱射病患者分析后發現,有近九成的患者在發病前都會主動補水,但這卻無法阻止體溫上升到40℃以上,身體器官也會繼續因高溫的影響持續衰竭。
這意味著單純補水根本無法阻斷病情的發展。
這些患者之所以會在發生熱射病后大量喝水,主要是因為誤將體溫調節系統的全面崩潰,誤認為簡單的脫水。
但我們要知道,此時身體的排汗系統已經失靈,即便飲用大量的水,也無法實現散熱。
此時喝水只能在一定程度緩解脫水的癥狀,核心隱患仍然存在。
大量飲水非但不能保住性命,反倒會稀釋血液中的鈉濃度,引發低鈉血癥。
鈉離子是神經電信號傳導的關鍵,血鈉過低會導致腦細胞水腫,加重意識障礙、抽搐,甚至會引發腦疝。
這些情況都會加劇熱射病患者的昏迷癥狀,給患者的身體“雪上加霜”。
有相關數據統計,未經及時治療的熱射病患者,死亡率高達70%-80%,而50歲以上的患者,死亡率則會達到80%以上。
如此更高的死亡率讓不少人感到恐慌,但實際上只要我們及時發現熱射病,并抓住30秒的黃金搶救時間,就能將死亡風險降低到10%以下。
熱射病并不是“突然發作”,而是從輕度中暑開始逐漸惡化。
因此在早期時有非常明顯的癥狀提醒我們身體的異常。
當出現大量出汗、頭暈頭痛、口渴乏力的情況,就已經屬于中暑的范疇。
當體溫超過40℃,并且皮膚干燥無汗的話,就已經達到熱射病的臨界點。
當出現胡言亂語、抽搐、昏迷等情況,或者尿液醬油色、肌肉劇痛、呼吸急促等情況,就必須要采取急救措施。
發病30分鐘內,我們只要能將體溫下降到39℃以下,或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但若超過3小時還未降溫的話,死亡率就會超過50%。
因此當發現身邊有人疑似熱射病,首先要脫去患者外衣,并移至陰涼處。
如果有條件的話,則可以將其除了頭部之外的所有部位浸泡在冷水中。
若無條件就可以到超市購買一些冰水、冰袋,放在患者的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同時用濕毛巾擦身、用風扇吹風。
在進行這些急救措施的同時,也要立刻撥打120,千萬不能“等等再說”。
如果患者已經出現昏迷的話,禁止為其喝水,此時吞咽功能失靈,強行喂水可能會出現窒息的情況。
服用退燒藥也無法實現降溫,反而會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傷。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和小孩需要重點關注。
老人身體對熱的敏感度降低,因此在出現熱射病后,可能只會出現頭暈的情況。
嬰兒由于沒有表達能力,則會出現拒食嗜睡等癥狀,這就很容易出現誤判,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熱射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這種疾病的忽視。
千萬要記住,熱射病是“高溫索命”,但科學應對就能守住我們的生命。
通過協和醫院的研究我們能夠發現,很多人再出現異常反應后,都會想辦法進行急救,但大量飲水卻并非是挽救生命的方法。
熱射病發生后體溫會急劇升高,遠超正常范圍,大量喝水雖說補充了水分,但是卻不能提供有效的降溫效果。
因此若發現熱射病的癥狀,一定要先給身體降溫,同時立刻撥打報警電話。
在生死關頭下,只靠喝水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只是大量喝水而沒有采取外界降溫的手段,體溫將會持續上升,很可能因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而丟失姓名。
在熱射病面前,每一分鐘都是活著的希望,我們希望大家健康無虞,但多了解相關知識,就多一分健康的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