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弘一法師說:“不必告訴別人,你有多難過,有多天真,多善良,多幸運,多無奈,學會用全新安靜的自己、去詮釋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你,悲喜 自渡,他人難悟,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地鐵里,手機上,處處都可見人低頭傾訴;咖啡館中,餐桌邊,時時可聞人傾吐內心。
我們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急切要將每一寸心事昭告天下,惟恐世人不曉我悲,不知我喜。
傾訴的渴望固然是人之常情,可話一旦出口,便如潑出去的水,再難收回其原本滋味。
語言本身便是一層濾網,當你試圖表達難過時,那苦楚經過唇齒的過濾,早已悄然變了味,不是添了油,便是減了醋。
那真切的灼痛,在吐露的瞬間便已如朝露消散,終至于無法觸及心底最深處那點微光。
這世上,縱使至親至近,又豈能真正踏入你靈魂的密室,完整感知你心路的跌宕起伏?他人眼中所見,不過是心湖表面映出的模糊倒影罷了。
你道是“多善良”,別人耳中卻可能是自矜自憐;你說“多幸運”,聽者或以為你在炫耀得意。
人心隔著兩層肚皮,你掏心掏肺捧出的滾燙心意,對方卻只能隔著肚皮猜度,又怎能不涼了半截?
“悲喜自渡,他人難悟,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弘一法師的箴言,將“自渡”二字沉甸甸地放在我們心上。
所謂“自渡”,并非要人強作冷漠無情,而是學會在沉默中涵養精神,以安靜自處作為靈魂的廟宇。
不必急著傾吐,不必強求理解,學會在沉默中咀嚼人生況味,才能守住內心最本真的光景。
喧鬧是向外尋找印證,沉默則向內安放自己。那無處訴說的悲傷與歡喜,在獨處的寂靜里反倒沉淀為生命最堅實的基石。
當語言退潮時,靈魂的礁石才顯露真容,讓我們看清自己真實的輪廓。
我們總害怕沉默,仿佛靜默便意味著被遺忘。然而喧囂世界中的靜默,恰如黑布襯出明珠,讓靈魂的幽光反而清晰可鑒。
在無聲的土壤中,我們才能擁有足夠空間真正理解自己,讓那最深的悲歡得以在靜謐中開花結果。
人世間千般滋味,萬種曲折,終究要獨自咀嚼、獨自承擔。當我們停止向世界喋喋不休地解釋自己,方能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與力量。
安靜下來,讓內在的體驗在無聲中生長、沉淀、結晶——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渡”了自己。
不必向世界解釋自己,這是靈魂的體面與尊嚴。當語言退場,沉默升起,我們才真正成為自己的知己,自己的擺渡人。
就像老農懂得把最好的稻谷收進倉廩,聰明人終將學會把最珍貴的悲喜釀成沉默的酒漿——在無人問津的角落,生命自能生出別樣芬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