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網友在網上留言稱,自己在江西南昌乘坐網約車時,在遇到了司機要求“有償開空調”的情況。該網友還曬出了這名司機貼在副駕后排的有償開空調的價格和提示。提示上明確寫到,“如需空調掃碼3元,自動開啟”,并注明“特惠訂單不含空調服務,自愿消費”。
這名網友貼文發布后迅速登上熱搜,并且引起了不少網友共鳴稱:有類似遭遇。
可以說每年夏季幾乎都會出現網約車因為空調問題司機與乘客發生矛盾而登上熱搜,對于網約車司機而言夏季高溫天氣下不給乘客開空調這種“沒苦硬吃”的做法,其實大部分司機都是不認同的。
就以南昌為例,當地夏季的溫度幾乎都在35度左右,如此炎熱的天氣,網約車司機不開空調不但自己也難受,相反要求乘客開空調的做法也會招來乘客的反感。
站在司機的立場會覺得,乘客打的是便宜的一口價和特惠車,自己沒有義務提供空調服務。隨著網約車行業競爭的加劇,各大平臺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斷推出低價產品來吸引乘客打車,低價雖然確實提高了平臺的訂單量,但是司機的收入卻遭受到了嚴重的擠壓。
另一方面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比例居高不下,導致司機的到手收入下滑,同時高溫天氣下司機開空調帶來的運營成本提升也只能司機自己承擔,雖然一部分平臺推出了夏季高溫補貼等措施,但是不少司機反饋因為平臺設置的門檻高限制多等問題,導致真正拿到高溫補貼的司機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司機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采取加收空調費等違規手段,試圖從乘客身上找回部分損失。
站在乘客的立場,下單叫車后,希望獲得的是舒服完整的服務體驗,空調理應包含在服務中,就好比去餐廳吃飯餐廳應該提供碗筷一樣。網約車司機開空調應當屬于網約車服務的默認標準。司機單方加收空調費,無疑涉嫌違反合同約定和相關法律法規,侵犯了乘客的公平交易權和自主選擇權,給乘客帶來了不佳的消費體驗,也難怪會引發乘客的強烈不滿與抵制。
所以空調問題的根源還是在于目前各大網約車平臺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采取的低價策略導致。當然平臺也有苦衷,目前網約車行業低價已經成為主流趨勢,隨著網約車行業一超多強格局的形成,乘客出行用網約車平臺叫車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乘客喜歡多個平臺比價叫車,哪個平臺便宜就用哪個平臺叫車。面對市場端乘客需求的改變,各大平臺也只能被迫迎合乘客的打車習慣推出低價產品滿足大部分乘客的需求。
因此,當平臺在推出低價訂單策略時,有沒有充分考慮司機的收入與成本正在面臨失衡的問題?另外平臺對于司機違規收入“空調費”采取處罰措施,雖然可以利用規則杜絕一部分司機這種行為,但是核心還是根本上沒有解決司機面臨的生存困境,平臺僅僅依靠處罰難以有效遏制此類違規行為的發生。長此以往,不僅會加劇司乘矛盾,影響乘客對網約車服務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還可能導致司機群體流失,對整個網約車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網約車 “空調費” 之爭,不僅僅是 3 元錢的問題,它反映出的是網約車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低價困局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深層次矛盾。只有平臺、監管部門、司機和乘客各方攜手共進,共同探索合理的解決方案,平衡好各方利益關系,才能讓網約車行業擺脫低價競爭的泥沼,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廣大乘客提供更加優質、舒適、便捷的出行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