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火烈鳥館里熱鬧非凡,一只只火烈鳥寶寶陸續破殼而出,給游客們帶來了不少驚喜。保育員吳浩洋也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照顧這些小家伙,一邊向大家科普著火烈鳥的各種趣事。
火烈鳥那長長的腿總是格外引人注目,為啥它們的腿這么長呢?吳浩洋解釋道,火烈鳥屬于涉禽,和丹頂鶴、白鶴是一類。涉禽有“三長”——喙長、頸長、腿長,這可是它們在野外生存的利器。而且火烈鳥堪稱全能鳥類,水里能游、地上能走、天上能飛,不過飛行速度有點慢,每小時也就50-60公里,只有在氣候突變或食物短缺時才會遷徙。在野外,雄性火烈鳥能長到1.8米左右,簡直是鳥類中的“大高個”。
那怎么區分火烈鳥的雌雄呢?吳浩洋笑著說,看身高就行,個子矮的一般是雌性,高的是雄性。還要是看它們配對,在上面的就是雄性啦。
剛破殼的火烈鳥寶寶是灰色的,一點都不像爸媽那漂亮的粉紅色,這是為啥呢?原來,火烈鳥寶寶靠爸媽從消化道分泌的“血乳”長大,里面的血紅蛋白和角黃素讓它們的羽毛慢慢變色。平時保育員還會喂它們打碎的干海帶泥和干蝦皮,這些富含角黃素和蝦青素的食物,也是讓它們“顏值飆升”的秘訣。100多只火烈鳥,每天要吃掉一箱蝦皮呢!
火烈鳥孵蛋也很有講究,得用紅土。一來紅土顏色接近它們的羽毛,讓它們有親近感;二來紅土里的微量元素很豐富。保育員們本來堆了些人工巢穴,可火烈鳥們沒相中,自己堆起了錐形的“豪宅”,看來它們對家的要求還挺高。
火烈鳥爸媽特別負責,孵蛋時會輪流上陣,整整一個月不離不棄。寶寶出生后,爸媽還會繼續喂“血乳”,有些“巨嬰”都快兩歲了,還追著爸媽要吃的呢!
火烈鳥是一夫一妻制,一年只下一個蛋,五六月份交配下蛋,七月份寶寶就出生了。公園最多的時候孵化過20多只火烈鳥寶寶,今年的數量還得等等看,畢竟有些蛋可能沒受精。
另外,火烈鳥冬天在屋里時羽毛最紅,夏天陽光曬得多,蝦青素被分解,顏色就會變淡,這可不是保育員照顧得不仔細哦。還有些動物園的火烈鳥更紅,是因為喂了食用蝦青素等色素。
現在,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火烈鳥寶寶們正一天天長大,等著大家去看它們從灰色變成粉紅色的可愛模樣呢!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韓玉紅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