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王世龍醫師客服趙世港【182-2284-1784】整理自王世龍醫師行醫筆記,為原創文章,未得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摘抄,如有任何健康問題,可聯系作者獲得幫助。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說實話,以我這幾十年的經驗看啊,十有八九,真不是腦子里那個“帕金森”的事兒!
根兒在哪?
根兒在咱的脾胃!
咱老祖宗的經典《黃帝內經》里講得清清楚楚:“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身之肌肉”。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我給您打個比方,咱的脾胃,就好比是身體的“后勤部長”,管著吃飯、消化、吸收營養,再把營養變成氣血能量,運送到全身各處。
它就是個“加工廠”加“運輸隊”!
為啥身上發僵?
脾不是管肌肉嘛!
它要是虛了、弱了,或者里頭堵了,這個“加工運輸”就出問題了。
氣血造不出來,或者運不過去,肌肉筋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和“潤滑”,它能不僵、能不硬嗎?
這就像田里的苗,缺水缺肥了,它能精神嗎?
蔫頭耷腦,硬邦邦的。
這跟腦子里神經直接壞死了的硬,是兩碼事!
為啥手會抖?
很多人一看抖,就想到“風”,想到肝風內動。
沒錯,是風。
但這風哪來的?
根子在脾土虛了!
中醫講“土虛木搖”。
啥意思?
脾屬土,肝屬木。土要是厚實穩固,就能穩穩地固定住樹木。
脾土一虛,就像土松了、塌了,那肝木就固定不住了,風一吹,它就晃悠,就抖!
這是虛風,不是實打實的邪風。
你光想著去鎮肝、去息風,用那些猛藥往下壓,壓得住一時,壓不住根本!
為啥?
因為你沒把底下松了的土給培實、加固好啊!
土不實,樹早晚還得晃。
為啥走路小碎步?
走路穩不穩當,靠的是全身氣機的協調。
脾主升清,把好的能量往上、往外送,送到四肢;
腎主納氣,管著下盤的穩固;肝管著氣機的通暢。
脾虛了,這個“升清”的勁兒不夠了,兩條腿就感覺沒根兒,發飄,像踩棉花,不敢大步走,怕摔著。
腎氣要是也跟著不足,收不住腳,步子自然就碎、就小。
這主要是中焦這個“氣機樞紐”升降失調了,能量送不到下面去,下面又兜不住,不是神經傳導那條線直接斷了。
您再看看那些真到了帕金森晚期的病人,最后都啥樣?
吃不下飯,咽東西都困難,肚子脹,消化不了。
為啥?
這就是脾胃徹底敗了!
后天之本垮了,氣血的源頭枯竭了,全身都遭殃。
這反過來也印證了,脾胃的功能好壞,跟這些癥狀關系太大了!
那咱說的“脾胃開竅”是啥意思呢?
可不是真在脾胃上開個窟窿眼兒!
這是說,讓脾胃的氣機恢復通暢,該升的能升上去,該降的能降下來,中焦這個“樞紐”轉起來了!
就像一個銹住的齒輪,給它上點油,疏通開,它又能靈活運轉了。
脾胃這個“加工運輸”一通,氣血足了,源源不斷送到肌肉,肌肉得到滋養了,自然就軟和、有勁兒了,僵硬感慢慢就沒了。
脾胃一強壯、穩固了,肝木有了依靠,根基穩了,它自個兒就不亂晃了,手抖自然就平息了。
這不是硬壓下去的,是源頭解決了。
脾胃升降功能恢復了,該升的升上去,該降的降下來,再加上腎氣也幫忙穩住下盤,走路自然就穩當了,步子也能邁開了,碎步就消失了。
那怎么才能讓咱這“后勤部長”重新得力,讓中焦這個“樞紐”轉起來呢?
這就是咱中醫調治的關鍵了。
我搞了一輩子經方《傷寒論》《金匱要略》里的經典方子,最看重“方證相應”——就是得看準你到底是啥情況,用對路的方子。
但大方向,我總結有三步走:
第一步先得“通降”胃氣!
為啥?
胃就像個口袋,也像個通道。
它氣堵了,不往下走,你就惡心、噯氣、脹肚子,感覺吃的東西下不去,頂在那兒。
這時候你補啥都補不進去,反而更堵!
所以得先通,把路障清開。
常用啥?
像半夏、生姜、陳皮、枳殼,這些藥就像給胃“疏通管道”,讓它順順當當地往下走。
胃氣降了,道路才通,后面的事兒才好辦。
這叫“腑氣以通為用”。
第二步再“升發”脾氣。
路通了,咱得把該往上送的“好東西”提起來啊!
脾虛的人,清陽不升,就頭暈、沒勁兒、拉肚子。
這時候用點像黃芪、黨參、柴胡、升麻、葛根這些。
但這里頭有個關鍵:升脾氣,必須建立在胃氣通降的基礎上!
不然你光往上提,下頭還堵著,那不是更亂套?
火上澆油嘛!
所以第一步的通降特別重要。
第三步貫穿始終的是“調和中焦”。
中焦這個地方,講究一個“和”字。
心火要下來溫暖,腎水要上去滋潤,就在脾胃這塊兒交匯、融合,化生能量,就像和面一樣,得溫和適度。
最基礎、最好用的方子之一就是張仲景的“理中湯”。
這方子不涼不熱,溫補中焦,恢復脾胃這個“和”的狀態。
這是打底子的。
但是啊,病人跟病人不一樣!
光用理中湯打底還不夠,得看你身上還夾著啥“邪氣”:
要是你舌苔又白又厚膩,大便總是不成形,稀溏,身上還覺得沉重、發懶。
這可能是“寒濕困脾”了。
就像灶臺被濕冷的淤泥糊住了,火點不著。
這時候光補不行,得溫化寒濕!
理中湯基礎上,加上蒼術、厚樸、陳皮這些,燥濕健脾,把“淤泥”清掉,火才能旺起來。
要是你舌苔又黃又膩,嘴里發苦發粘,大便黏馬桶,沖不干凈。
這多半是“濕熱蘊阻”了。
就像夏天廚房又悶又熱還油膩膩的。
這時候得清利濕熱!
可以用半夏瀉心湯的思路,或者加上黃連、黃芩、茵陳這些,清熱利濕,給脾胃“打掃衛生,通通風”。
要是你總覺得胸口、肚子這塊兒堵得慌,愛嘆氣,打嗝,一生氣就更明顯。
這很可能是“氣機郁滯”。
就是氣堵在中焦不走了。
這時候重點在“疏肝理氣”,讓氣動起來。
像柴胡、枳殼、香附、川芎這些藥就管用。
把堵住的氣“疏散開”,升降就順了。
結語:
各位朋友,我看了幾十年病,深深體會到老祖宗說的“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是至理名言。
很多看著嚇人、被戴上“帕金森”帽子的癥狀,根兒常常就在咱的脾胃上。
脾胃的氣機一通,樞紐一轉,氣血一生,那真是“大地回春”,僵的能軟,抖的能停,亂的步態能穩回來!
所以啊,下次您或者家人要是出現手抖、身上僵、走路小碎步這些情況,先別急著往最壞處想。
您先問問自己幾個實在問題:
“我這段時間胃口咋樣?吃飯香不香?”
“大便正常嗎?是稀還是干?順暢不?”
“是不是老覺得累,提不起精神,氣不夠用?”
要是這幾條您占了,那就先把眼光放到脾胃上來!
找個靠譜的中醫好好瞧瞧,辨證調理。
記住我的話:調脾胃不是吃一兩天藥就好的事兒,得有點耐心,貴在堅持。
經方用對了,就像找到了開鎖的鑰匙。
咱中醫看病的精髓是啥?
就是“司外揣內”——看你外面的癥狀,琢磨你里頭臟腑哪兒出了問題;
“見微知著”——從小地方看出大問題;
“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抓住根本原因去治。
把中焦脾胃這個“樞機”調順暢了,氣血生化有源了,很多看著像“攔路虎”一樣的癥狀,其實也就沒那么可怕了。
培土固本,這才是治病求本的正道!
大伙兒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王世龍醫生預約指南【在哪坐診?如何網上預約?】
為了幫助您更順利地預約王世龍醫生的診療服務,以下是關于來院面診和遠程視頻看診的詳細預約流程。
王世龍醫生坐診地址:天津昌盛中醫醫院(天津市濱海新區津岐公路古林街438號)
坐診時間:8:00--17:30
每周二、周六出診兩天(第一次看診,推薦來院)
周一、周三、周四、周五為視頻會診時間(因特殊情況不方便來院,可選擇視頻會診的方式)
預約電話:18222841784【同V】無論您采用哪種方式進行看診,都需在看診前進行預約掛號,以免沒有空余號位,耽誤治療看診時間。如需臨時調整看診時間,需提前聯系客服小趙進行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