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又一次把人看懵了,U21出勤王黃楚淇在中甲賽場拼到最佳,卻被U22國足名單徹底無視,這事兒就算擱在中國足壇,也不算多新鮮,但每次發生還是讓人忍不住想問一句:究竟誰才是被看見的人,誰又被“隱形了呢,這選才的眼睛,到底是有多挑剔
先交代一下背景,黃楚淇,04年深圳出生,按理說是典型的校園球員逆襲模板,早早踢過中超,之后在中甲扎下根,三年67場正式比賽,1米75的身板在場上能扛能搶,數據不算爆表但很扎實,這賽季13輪聯賽1球2助,足協杯還有一球進賬,光是出場數在同齡人里就能排頭部,賽季剛過半他就成了U21組里的鐵人,不光是“出勤王,還是六月評選出來的中甲最佳青年球員,評委會和數據組都給了認可,外援都沒他參與進球多,換句話說——你要找有實戰經驗又能打的本土U21,黃楚淇的數據擺在那,基本無可挑剔
但問題就來了,國字號選人名單一公布,黃楚淇壓根沒影,U22這撥人里不是沒有新人,有踢了幾十場的,有剛冒頭的,也有球迷一查數據就直搖頭的,但偏偏就是不帶這個在中甲混得風生水起的主力,理由?沒人說得明白,官方只貼了個大名單和集訓時間,球迷一看就炸了,網上那種“憑啥不選他“是不是關系戶這種對噴也不是頭一回有,說白了,大家都明白——中甲能打主力的U21球員本來就不多,能連續三年站穩腳跟的更稀缺,這樣的球員沒進國家隊,怎么解釋都讓人覺得懸
再說回比賽層面,黃楚淇的技術特點其實很清楚,球商在線,處理球冷靜,能攻能傳,不貪功也不怯場,跟同齡人比,最大優勢就是“穩,去年他在佛山南獅(前身東莞莞聯)一來就是主力,球隊本身年輕人多,換別人不定能站住,他卻能帶著一幫小兄弟拼完一個賽季,再到今年,球隊成績不算頂尖,但他的個人發揮沒斷檔,進球、助攻都有,關鍵是場上發揮穩定,情緒控得住,比賽態度也沒得挑,這樣的球員說不配去U22,真說不過去
有網友說,U22有些位置競爭激烈,可能看技術特點、戰術適配,有的說主教練有自己的用人思路,但你要真講“用人唯賢,比賽經驗和實戰表現,總不能被完全無視吧,更別說U22這撥人里,有的球員在俱樂部就是“輪換邊角料,出場數據拉胯,壓根沒什么硬仗經歷,黃楚淇這種主力都被跳過,是不是選人標準又變了,還是說國字號還在玩老一套“看臉不看球的套路
其實,這也不是中國足球第一次被人質疑選人邏輯了,早些年U23政策一出,賽場上各種“擺爛操作看得人直皺眉,練新人變成走過場,真正踢出來的少,實打實靠實力站住腳的更稀缺,現在輪到U22,依然是“誰在名單誰說了算,只要不是天賦爆表、媒體資源爆棚,哪怕你賽季打滿也可能被忽略,這種現象,擱在別的聯賽都算離譜,擱在中國,大家已經見怪不怪
再說個細節,按照官方時間表,這期U22本來還要跟伊拉克打國際熱身賽,結果對方因為簽證材料沒交齊,比賽直接黃了,最后只能自己踢內部教學賽,這種臨場變動其實也挺能說明問題,國字號集訓到底多高質量,選人到底有多科學,很多環節都經不起細摳,熱身賽打不成,練兵變成“自嗨,經驗值根本上不去,結果一看名單,很多人還是老面孔,真正有實戰能力的新人反倒被晾一邊,球迷看得直搖頭
當然,也不是說進不了U22就等于沒前途,黃楚淇三年下來,比賽經驗和抗壓能力已經出來了,哪怕俱樂部成績一般,他個人數據沒掉線,足球生涯還長,未來說不定有機會補招或者直接跳級,歷史上比他更晚爆發的球員不是沒有,但現實是,像他這樣能連續三年正面剛主力、進球助攻雙收的U21,真不多見,別的隊有時候一年都找不出一個
說到底,選人標準到底該看什么——有人說要看潛力,有人說要看體系適配,但比賽經驗和場上發揮,難道不該是硬通貨嗎,既然連中甲最佳青年都能被“隱形,這屆國字號選拔到底在看啥,誰也說不清,這種“謎之操作越多,也難怪大家總吐槽中國足球“離譜
最后,黃楚淇這事兒可能只是個縮影,中國足球的選人邏輯要是真想服眾,就得把數據和表現攤在桌面上,別再搞那種“誰紅誰上,誰穩誰等的節奏,否則過幾年回頭看,真正能靠比賽打出來的好苗子,還是得靠自己硬剛,國字號的門檻,有時候比比賽還難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