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文史,點擊好看
作者:軍事帥哥
編輯:莉莉絲
1961年12月18日,印度出動3萬軍隊,在空軍戰斗機的配合下向駐扎在南亞果阿島的葡萄牙軍隊展開進攻。經過激戰,印軍俘虜葡萄牙軍隊3000多人,收復了被葡萄牙占領多年的果阿地區。
印度反擊歐洲老牌殖民強國葡萄牙取得全勝,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國內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印度儼然以“南亞超級大國”自居,在美蘇兩國之間縱橫捭闔,春風得意。
那么,印度為何會在1961年向葡萄牙開戰呢?果阿地區和印度同葡萄牙之間的戰爭到底有哪些關系呢?
上圖_ 讓葡萄牙人縱橫東方的 卡拉克大帆船
第一,葡萄牙占領果阿地區為印度和葡萄牙爆發的戰爭埋下了伏筆。
進入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帶領全人類進入航海時代。
1510年,葡萄牙軍隊占領了果阿。在英國殖民者進入亞洲之前,葡萄牙等老牌強國儼然以亞洲大陸的殖民霸主自居。
1565年,葡萄牙占領下的果阿成為了葡屬印度的首府,但隨著英國殖民者的到來,葡萄牙和英國就印度次大陸展開激烈爭奪。最終,英國依靠各種手段逐漸占領整個印度次大陸,而葡萄牙在印度僅僅保留果阿地區。
到了二戰結束后,隨著“蒙巴頓方案”的實施,英屬印度被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而葡萄牙并沒有在二戰結束后從果阿撤出自己的政府和武裝力量,對于謀求南亞地緣政治主動權的印度尼赫魯政府而言,其自然不能容忍葡萄牙長期占領,乃至永久占領果阿地區。隨著印度的軍力增強,印度一定要通過相應的手段要回果阿地區。
上圖_ 英屬印度地圖
第二,二戰結束后,葡萄牙堅持對果阿地區實施殖民統治,讓印度和葡萄牙的關系迅速惡化,印度政府派出非正規軍性質的武裝人員進入果阿地區和葡萄牙軍隊爆發沖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由于英法等老牌殖民大國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其對殖民地的控制逐漸放松。雖然英法等國仍然希望通過武力維護其殖民地的基本盤,但在殖民地各國人民要求獨立的浪潮下,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美夢”只是黃粱美夢。不管是英國占領下的英屬印度,法國占領下的越南,還是荷蘭占領下的印尼,其都在戰后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即便法軍派兵重新進攻越南,也被越南軍民保家衛國的作戰打退。
英法與荷蘭等老牌殖民地國家正在二戰后退出亞洲的殖民地,但葡萄牙卻沒有看到殖民地在二戰后被掃進垃圾堆的歷史趨勢。英法與荷蘭逐漸離開亞洲,葡萄牙卻頑固的堅守著其在南亞的最后殖民地果阿地區。由于葡萄牙加入了北約,美國方面支持葡萄牙駐守果阿地區。葡萄牙殖民政府對果阿地區的民眾予以了極其殘酷的剝削,對其反抗采取了堅決鎮壓的態度。
上圖_ 位于印度西海岸中部的 果阿地區
1946年,果阿地區搞“非暴力獨立運動”,但葡萄牙軍隊堅決鎮壓果阿人民的“非暴力獨立運動”,印度政府轉而默許果阿地區的民眾以武裝斗爭的方式驅逐葡萄牙殖民者。
當然,印度政府一方面做著武裝收復果阿的準備,一方面也在和葡萄牙政府談判,希望用和平手段收回果阿地區。1949年,印度在葡萄牙設立了公使館,希望用建交的方式讓葡萄牙歸還果阿。但葡萄牙頑固堅持果阿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到了1951年,葡萄牙干脆把果阿地區改為海外省份,歸葡萄牙政府直接領導,此舉無疑在告訴印度政府:和平談判要回果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955年,印度撤回了在葡萄牙的領事館,兩國關系全面中斷。而葡萄牙軍警還在1955年開槍打死數十名支持果阿回到印度的印度志愿者。
上圖_ 示威游行,標語上寫著“葡萄牙放棄果阿”
葡萄牙的暴行激起了印度政府的憤怒,印度政府宣布和葡萄牙政府斷交,兩國之間的武裝沖突劍拔弩張。印度宣布對果阿地區實施禁運。
印度和葡萄牙之間的關系迅速惡化,戰爭岌岌可危。但印度政府依然沒有立即開戰,尼赫魯總理在等待一個時機:等待美蘇兩國就印度收回果阿做出表態。在尼赫魯看來,只要美國能在印度武力收復果阿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不支持葡萄牙,印度就有十足的把握把果阿“打回來”。如果能得到蘇聯的支持,那就再好不過了。
上圖_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
第三,美國中立,蘇聯支持印度,讓印度以武力收回果阿。
冷戰時期的大國關系離不開美蘇兩國超級大國。果阿問題的發展也是如此。在杜魯門總統執政時期,美國支持葡萄牙死守果阿。但到了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后,美國在果阿問題的態度上從支持印度轉為中立,至少是表面上的中立。當然,艾森豪威爾仍然希望,印度能和平解決果阿問題。
對于尼赫魯而言,美國的中立表態就足夠了。而蘇聯這邊也積極支持印度收復果阿。上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印度的關系迅速升溫,蘇聯給印度提供了包括米格21戰斗機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印度和蘇聯成為了準政治軍事同盟。
有了蘇聯在背后撐腰,尼赫魯對葡萄牙的態度越來越強硬。戰爭的陰云籠罩在南亞大陸上空。尼赫魯決心以戰爭行動,向全世界展示印度的強大軍力。
上圖_ 艾森豪威爾與尼赫魯
到了1960年,聯合國大會譴責了個別國家的殖民地主義行為。1961年,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安哥拉爆發反抗起義。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果阿地區的游擊武裝和葡萄牙軍隊展開激烈戰斗。事實證明,印度武力收復果阿的時刻已經到來。
1961年12月18日,印度出動3萬軍隊,在包括航母在內的海軍艦艇數十架戰斗機和轟炸機,向駐扎在果阿的4000葡萄牙軍隊展開總攻。
上圖_ “維克蘭特”號航母于1961年末被印度接收,隨后就參加了果阿戰爭
葡萄牙人怎么也想不到,印度竟然會出動航母、轟炸機等先進武器收復果阿。戰斗打響之后,印度空軍出盡了風頭——其空軍的戰斗機、轟炸機攜帶炸彈,猛烈轟炸果阿的葡萄牙軍隊陣地。印軍第17步兵師在空軍、坦克和軍艦的配合下,對果阿的葡萄牙軍隊展開立體化的進攻。在印軍的猛烈攻擊下,葡萄牙人軍心動搖,守軍輕微抵抗后就向印度人放下武器。
到12月19日,印度軍隊收復了果阿、達曼和第烏地區,殲滅俘虜葡萄牙軍隊3000多人。
上圖_ 葡萄牙軍隊戰敗后從果阿撤離的黑人士兵
印度打敗歐洲殖民強國葡萄牙的消息傳回國內,尼赫魯贏得了更多民眾的支持。此時的尼赫魯自我感覺良好,積極準備新的戰爭。但尼赫魯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軍隊將在新的戰爭中慘敗而歸。
參考資料:《南亞雄獅——印度軍事力量透視》 趙小卓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