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一座位于江西省東南部的市轄縣,革命戰爭時期曾是紅軍活躍地帶。當年紅軍在這里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勝利,寧都起義也是在這里發生的。作為紅色勝地之一,這里不少地方都有戰爭年代的故事,翠微峰就是其中之一。
去過翠微峰旅游的都知道,這是一座國家森林公園,險峰、奇巖、幽洞、秀水無所不包。最險要之處在于,僅有一石縫供單人攀沿上峰頂。
這和我們今天的額故事有什么關系呢?殊不知,當年面對翠微峰的險要,林彪都沒有把握拿下,可有個人僅用三個月時間就解決了,此人就是開國少將鐘文法。
鐘文法是江西省興國縣人,歷史上這里也是一個紅色文化極其豐富的縣城,集將軍縣、烈士縣、紅軍縣為一身,也是第三次、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
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鐘文法16歲就加入了紅軍。和同時期的多數將領一樣,他從士兵久經沙場最終成為開國少將,可是他的膽色,讓林彪都汗顏。
一開始參加紅軍的時候,鐘文法是個地地道道的紅小鬼,身高還沒槍高。可他想背還背不上,因為那時候條件艱苦。新兵要想有武器,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從敵人手里奪。
別看鐘文法個頭低,當兵半年,他就換了四回槍。一開始為了換掉紅纓槍,他一口氣追了敵人一座山。雖然后來長期擔任政委和指導員工作,并不直接負責領兵打仗,可是一有打仗的機會,鐘文法總有驚人之舉。
抗日戰爭的時候,鐘文法在八路軍一二零師三五九旅做連指導員。由于太原失守,日軍達到了黃河。那時候八路軍主力基本都穿插到了敵后,接到上級命令,鐘文法設防吳堡,可沒幾天他就氣得坐不住了。為啥呢?
原來,當時河對岸的山西柳林鎮內駐扎了一個日軍中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鐘文法看不下去了,一天晚上率領30名戰士夜渡黃河。日軍做夢也沒想到,八路軍會有這樣的膽色,結果炮樓被炸,日軍死傷數十人。一戰成名,鐘文法升任營指導員。
雖然不是鐘文法的老首長,可是對于他的膽色,林彪也有所耳聞。到了翠微峰這兒,林彪算是真切領教了。
當時鐘文法是四野四十八軍一四四師政委,跟隨主力也來到了江西寧都。單就兵力來說,翠微峰上不過數千匪兵,外加一個中將司令。可是林彪猶豫不決,最后擬訂了一個策略,先圍三年。
在東北戰場叱咤風云,此時面對翠微峰,林彪怎么就如此謹慎呢?說起來還是開頭提到的險字,當年紅軍曾圍攻此峰三年,山上民團,因彈盡糧絕才下山交槍投降。可是面對匪兵的囂張氣焰,鐘文法又坐不住了。三年?一年也等不了!
當時,他和師長到軍區立下軍令狀:三個月內攻克翠微峰,并從友軍請來一個炮團支援。正面佯攻,五路迂回攀巖奇襲,鐘文法又立下一大功。1955年授銜少將,電影《翠岡紅旗》就是以此事跡改編拍攝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