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中國女籃國家隊名單出爐時,劉禹彤的名字沒在上面,這事一出來球迷圈討論直接炸鍋,有人覺得主教練宮魯鳴眼光太保守,也有人覺得劉禹彤其實還不到國家隊的料,結果大運會第一場一打完,劇情直接來了個反轉,劉禹彤帶隊32分大勝,開門紅,網友瞬間又開始點贊回懟,這一波爭議,真是讓人看得明明白白也有點上頭。
其實說到底,爭議不是一天兩天了,劉禹彤的技術能力,身高體重(超兩米、260斤,這數據擺那兒呢)在國內是真的有統治力,可問題是國家隊位置就那么幾個,競爭太激烈了,宮魯鳴這次不帶她,估計還是考慮陣容平衡和戰術打法,畢竟對比韓旭、李月汝這些已經“站穩腳跟的主力,劉禹彤在聯賽里機會有限,數據也不算爆炸,不過這回她能入選大運會國家隊,還是說明教練組沒完全放棄她,說白了就是給個舞臺,看看能不能打出來。
這場大勝葡萄牙,劉禹彤只打了半場卻拿了11分2籃板,效率不低,隊友陳玉婕19分4籃板4助攻,唐子婷11分9籃板,三人組合直接把分差拉開,場面上中國女籃防守壓迫感十足,進攻端球轉得也順,尤其是內線優勢一目了然,這種碾壓級的比賽,其實最能看出核心球員的含金量,劉禹彤雖然沒打滿,但那種籃下“擺爛式的強吃、卡位還是有點東西的。
問題來了,為什么她在國家隊連集訓機會都沒撈到,到了大運會就成了主力,還能帶隊大勝,這中間差距是人還是體系,聯賽和國際賽場節奏、強度完全不是一檔線,宮魯鳴用人保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去年成都大運會中國女籃逆轉奪冠,今年陣容換血,芬蘭、捷克這些對手實力不弱,結果捷克女籃首場137:33血洗印度,直接把氣氛拉滿,外線三分出手多,攻防節奏快,對比下來其實大運會比國內聯賽更鍛煉人。
很多球迷覺得劉禹彤就是“體系球員,脫離北師大女籃的體系就打不出來,可這場她帶著老熟人陳玉婕、唐子婷,配合自然默契,主教練也愿意給她射門權和球權,這一點在北京女籃幾乎看不到,畢竟上賽季她剛轉會過去,打得磕磕絆絆,教練不給戰術地位,出場時間也被壓縮,網上不少人都猜她休賽期還要轉會,畢竟職業生涯等不起。
但話說回來,國家隊的門檻就是高,李緣、韓旭、李月汝、張茹都是同齡人,早早進了國家隊,劉禹彤還在為出場時間和主力定位拼命,現實就是這么扎心,天賦、機會、運氣,缺一不可,她能在大運會有表現,但到了世界大賽,面對歐美強隊,籃下能不能同樣統治,防守腳步跟不跟得上,都是問號。
不過這場球打完,至少能說明一點,劉禹彤不是“混子,她有能力在中國女籃二線陣容里扮演核心,尤其是對陣風格偏歐式的隊伍,內線硬剛還真有戲,接下來打羅馬尼亞,這支隊三分出手多,外線拉開空間,劉禹彤這種大體重中鋒在防守端會是考驗,能不能跟得上節奏,能不能搶下籃板,球迷都盯著看呢。
另外不能忽略的現實是,中國女籃想衛冕難度大,芬蘭、捷克、羅馬尼亞這些隊伍每年都在進步,內線高度、外線手感都有提升,國內球員想要立足國際賽場,不能只靠“老三樣,得有創新和變化,劉禹彤如果能把自己的籃下優勢和團隊體系結合好,說不定能成為“奇兵,但如果一直只會低位強吃,遇到歐美球員夾擊,失誤、犯規、體能消耗都會成問題。
當然,輿論的分歧也能理解,畢竟球迷總是希望看到新人冒頭,主教練則更看重穩定和經驗,前幾年中國女籃靠一幫老將打天下,現在新老交替,像劉禹彤這種“卡在中間的球員最難受,球迷喊著“給機會,教練看著“風險大,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現實。
此情此景,誰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劉禹彤這場球的表現是值得點贊的,能不能借這個機會在北京女籃站穩腳跟,甚至未來再次沖擊國家隊,還要看她接下來的發揮,球迷們的討論、爭議很正常,但別忘了,競技場上說到底還是要靠硬實力說話,機會來了能不能抓住,才是衡量一名球員真正價值的標準。
總的來看,這場32分大勝給了所有爭議一個暫時的答案:劉禹彤不是被“高估,也不是被“低看,她就在那個水平線上,能不能再上一層樓,就靠她自己和教練組的下一步選擇了,期待她后續表現帶來更多驚喜,國字號舞臺上,永遠不缺故事,缺的是能把故事寫成傳奇的主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