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連日來多地持續高溫,氣象工作者與建設者們堅守崗位,在酷暑中默默付出,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40℃高溫下
氣象人堅守“炙熱戰場”
連日來,重慶持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氣溫突破40℃。精準及時的預警,離不開海量可靠的氣象觀測數據。7月18日上午,重慶開州區城郊山頂的一處氣象監測站數據出現中斷,設備維護員們火速趕往現場,進行檢修。
傳感器在氣象站風塔的頂端,四周毫無遮擋,陽光直射下,這座10余米高的鐵塔表面溫度超過60℃。維護員徒手攀爬檢修,塔架熱浪撲面,作業結束后全身濕透、體力透支。
氣象設備維護員 張天成:感覺還是汗流浹背,有一種快要中暑力竭的表現。
在重慶開州區,有110座氣象監測站,所有站點的維修和巡護全落在這支團隊肩上。然而,氣象工作者的高溫“戰場”遠不止預警發布和人工干預。他們還深入田間地頭,監測土壤墑情、調查農作物旱情,指導農民科學灌溉。預報員24小時值守,緊盯衛星云圖與雷達數據,守護百姓安全。
高溫下的建設者:戰酷暑保施工
在獅子洋大橋的錨碇施工現場,有800多名的施工者正在戰高溫、搶工期。這些正在施工的鋼筋工人不僅要長時間在戶外作業,擰螺絲的工人還要長時間蹲著去擰螺絲。
中交二公局獅子洋通道T7合同段班組長 黃應中:有點燙手,手套都已經燙化磨破了,虎口這兩邊都容易磨損,這個地方已經破開了,我拿膠布包了一下。
接鋼管的工作看似簡單,但一個動作要重復4個小時左右,一天下來體內水分大量流失,而戴著手套的雙手也被汗水泡得發白,和裸露在外的皮膚顏色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全程在露天環境下工作的,除了鋼筋工,還有焊工。他們需要在高溫下戴著面具作業,對于他們來說,面對的是雙重炙烤。
為應對高溫天氣,工地及時調整上班時間,防止作業人員中暑。
中交二公局獅子洋通道T7合同段總工程師 張小龍:我們早上6點鐘上班,11點鐘下班,下午是3點鐘上班,晚上7點下班。我們項目準備了藿香正氣水、鹽汽水、冰鎮的西瓜還有綠豆湯。然后這個錨碇的V型槽面溫度特別高,我們現場準備了冰塊和風扇,對V型槽的內部進行降溫。
據了解,獅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條多層復合公路通道,全線35公里,有6000多名建設者正奮戰在高溫酷暑下。路網加密、出行便捷的背后,是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