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NBA也是門生意的話,開拓者這兩年,絕對是玩了一手高難度的“資產騰挪,把利拉德外租兩年,最后兜兜轉轉,換回來“四首輪+三潛力新人,這筆賬到底劃不劃算,球迷們可還真吵得挺熱鬧,畢竟利拉德這塊金字招牌,誰都知道有多值錢,可是你真要把他換成一堆未來的不確定性,難免有人要問一句:這操作,真的不虧嗎
事情還得從23年夏天說起,開拓者一紙三方大交易,把利拉德送去雄鹿,那會兒球迷熱議的焦點,其實并不是“再見利指導,而是賬面上回來的籌碼——霍勒迪、卡馬拉、雄鹿2029首輪、2028和2030的首輪互換權,紙面上看起來還挺肥,但大家都知道,換首輪這事兒,風險向來都是雙刃劍,尤其是雄鹿那幾個簽,誰能保證到時候不是樂透邊緣的“水貨呢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像是連環套,開拓者轉手就把霍勒迪送去凱爾特人,換回來布羅格登、羅威,再加上勇士2024首輪和綠軍2029首輪,這波操作看著有點像玩卡牌,抽到什么算什么,布羅格登那會兒狀態還行,但本質上就是一塊流通籌碼,沒打多久就又被送走了
到了今年6月,開拓者把布羅格登加上勇士2024首輪(奇才用14順位選了卡林頓),再搭上自己2029首輪,一起打包送給奇才,換來阿夫迪亞,這波看似有點虧,畢竟自家首輪輕易送人,讓球迷心里多少有點膈應,畢竟這可是自家親兒子,未來萬一抽到個狀元可咋整
但細拆一下這些籌碼,其實邏輯還算清楚,開拓者用利拉德的兩年“外租權,外加自己一個首輪,最后換回了雄鹿2029首輪、凱爾特人2029首輪、雄鹿2028和2030首輪互換,加上24歲的阿夫迪亞、25歲的卡馬拉和27歲的羅威,三個人都是有實打實數據的潛力股,阿夫迪亞16.9分7.3板,命中率47.6%,是那種能投能防的鋒線,卡馬拉11.3分5.8板,三分37.5%,防守還進了最佳二陣,羅威健康時場均1.7帽,依然是內線屏障
有意思的是,這一連串的操作,并沒有讓開拓者徹底“重建躺平,反而始終在資產騰挪和戰力保有間找平衡,比如休賽期又用西蒙斯換回霍勒迪,利拉德被雄鹿買斷后,三年4200萬又簽回自家老隊長,這種操作,你說是情懷也好,是運作也罷,反正波特蘭球迷的心臟得夠大
問題來了,這么一通折騰下來,開拓者是賺了還是虧了,單從賬面上看,四個首輪和三名潛力新人,數量和質量都說得過去,尤其是阿夫迪亞和卡馬拉,都是當打之年,未來有望打出身價,羅威雖然有傷病隱患,但健康時是能改變比賽防守格局的球員,首輪簽雖然不見得個個變成全明星,但多個選擇就多條路,畢竟NBA歷史上,“擺爛換新星成功的案例也不少
但也得承認,開拓者自己2029首輪的流失,確實是個隱憂,萬一那年球隊還沒緩過勁來,送出去的簽變成高順位,這波操作可能就被噴成“自毀長城,而且首輪簽再多,最后都得落實到選人、培養、戰術體系上,光有籌碼不等于有未來,開拓者歷史上選秀眼光一直被吐槽,這回能不能打破魔咒,還真不好說
更有趣的是,利拉德“外租兩年再回家,情懷和現實交織在一起,波特蘭球迷一邊感謝他帶來資產,一邊又舍不得說再見,這種“既要又要的狀態,其實也是小市場球隊的無奈之選,既不敢徹底擺爛,也不愿意完全放手一搏,只能邊打邊看,等機會成熟再“all in,這波操作說激進不算激進,說保守也談不上保守,全看管理層后續怎么落子
說到底,這種長線操作,成敗還得看未來幾年球員成長和選秀兌現的結果,開拓者這手棋到底是“高明的資源騰挪,還是“無奈的籌碼堆疊,現在下結論還太早,但至少在現階段,球隊沒有徹底淪為魚腩,還有一定戰斗力,后面要看阿夫迪亞、卡馬拉能不能真成長為下一個核心,首輪簽能不能抽中“潛力股,否則這一切就只是數字游戲
最后一句,這年頭想靠一次交易翻身,太難,開拓者這波操作,算是盡量把利拉德的剩余價值榨到了極致,虧不虧?短期看不出,長期見分曉,只能說,波特蘭,賭上未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