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早就聽說過《金瓶梅》,被稱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但具體是講什么的,小時候并不懂,第一印象是金子花瓶梅花之類的,后來長大了才知道,原來是該書三個女主人公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
小說題材由《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演化而來,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市儈勢力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再現了當時社會生活的面貌,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幫閑所構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
1994年,香港TVB從《金瓶梅》中取材,拍攝了一部古裝愛情劇《恨鎖金瓶》,講述了潘金蓮傾慕丈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遭到拒絕后伙同西門慶殺死大郎并改嫁西門慶,武松為兄報仇血濺獅子樓的故事。
《恨鎖金瓶》的三位女主還是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分別由溫碧霞、郭可盈、楊羚飾演。
該劇中的潘金蓮被成功“洗白”,是眾多版本中較為接近原著的一個。她不再是蕩婦,而是受命運捉弄的弱女子。
她生得美貌,出身卻卑微無比,小小年紀便被父母,賣給了當地的富商張大戶家當丫鬟。而且簽的是一輩子的賣身契。
在張府,由于金蓮長相出眾,在下人中間一眼就能看到她。因此,她招來同齡丫鬟的排擠,還被莫名其妙被張夫人視為眼中釘。
確實,每天有個美人在眼前晃悠,誰能不動心?
尤其老爺張大戶還是個老色狼。只見張大戶總趁夫人不在身邊,去調戲金蓮。他用盡甜言蜜語,扔各種糖衣炮彈,最后直接給金蓮戴上金鐲子,許諾納她為妾。
金蓮身為下人,不能反抗,只能接受。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這件事被有心人看到,并報告給了張夫人。結果得到張夫人的算計:張夫人召集所有人,聲稱丟了一個金鐲子,借口搜金蓮的房間。于是,金蓮被污蔑為小偷。
另外,之前在集市上看中金蓮的,賣燒餅的武大郎,信了金蓮的玩笑話,真的帶了攢了半輩子的五百兩前來提親。張夫人便順水推舟把金蓮許配給了武大郎。
于情于理,沒有一點兒漏洞。張大戶只能啞巴吃黃連,眼睜睜看著金蓮嫁人。然而......婚后的金蓮,從一個火坑,跳入了另一個火坑。
她先在新婚之夜遭到張大戶的霸占。當張大戶命喪火海,西門慶又盯上了她。
李瓶兒,在花府,是花老爺的貼身侍女。龐春梅,在西門府,跟著大夫人。
她們同為下層婢女,各為其主,情同姐妹。比如當金蓮被迫嫁給武大郎這個“丑八怪”,瓶兒和春梅皆站在她那一邊,安慰她,鼓勵她。當金蓮遭受欺負,姐妹是唯一給她擁抱的人。
但是,隨著武大郎的弟弟武松的出現,三姐妹之間的情感出現了微妙變化。
武松勇敢獵殺猛虎,被縣太爺封為衙門都頭,如此英氣的小叔子,潘金蓮少女心大發,一見傾心。
而李瓶兒和武松也有緣分,瓶兒的哥哥困難之時,武松幫助了他,令李瓶兒對武松漸生好感,兩人也是越走越近。
還有一個春梅,她是三人中最不吐露心聲,存在感最弱的一個。可是,她看向武松的眼神還是將自己暴露了。
你以為三個女子就是戀愛腦??不不不,她們還有著強烈上進的事業心!
嫁給武大郎后,慘遭家暴的潘金蓮和西門慶聯合,毒殺了武大郎,隨后,她嫁給西門慶當五姨太,實現了從丫鬟到主人的身份轉變,兌現了第一集她立下的人生目標。
李瓶兒的哥哥,最終被金蓮和西門慶陷害,被認定為殺害武大郎的兇手,慘遭砍頭。從此,她和武松形同陌路。
但她沒有過安穩幸福的日子,原本,她可以嫁給愛情,或者安心當花府二少奶奶。然而,當西門慶毒害花二少,她又得知哥哥的死與西門慶有關,她便徹底黑化。
她選擇嫁給迷上自己的西門慶,做了第六房妾。表面上,她是賢良妻子;背地里,她暗中計劃,勢必與他同歸于盡。
另一個春梅,同樣沒和武松終成眷屬。
在錯雜的仇恨,利益熏心中間,三姐妹之間的勾心斗角,明爭暗斗,儼然成了錦上添花之物。
《恨鎖金瓶》這部劇中,編劇借金蓮的口,控訴了時代的不公。劇中金蓮、瓶兒、春梅、西門幾位夫人在內的所有女人;最后死的死,傷的傷,劇中人,無一善終。
回看整部劇,我們能感受到編劇的良苦用心。它以情寫世,以情感糾紛反襯出整個時代的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