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舉世矚目的抗美援朝30周年慶典活動在京舉行,金日成受邀參加。
金日成代表朝鮮國家和人民,向鄧小平感謝中國的幫助和支持,在聊到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近況怎樣時,鄧小平轉頭看向志愿軍第十五軍軍長秦基偉。
金日成與鄧小平會晤
秦基偉回答說:“十五軍戰士柴云振在樸達峰戰役中,孤身一人殺敵百人,被授予特等功臣,戰后失去聯系,目前還未找到,一旦有信,立刻報告金主席。”
旁邊的鄧小平臉色有些沉重,他對秦基偉說:“馬上去找,就是大海撈針,也必須找到。”
柴云振,是誰?
半截指頭
1926年11月,柴云振出生于四川岳池縣山區一個貧農家里。
從小被迫到地主家當長工,一直干到17歲,被抓了壯丁,人生才徹底發生了改變。
柴云振
參軍沒多久,他就在淮海戰役中,他被解放軍俘虜。
本想著會受到非人虐待,但對方卻讓他領些錢回家,或者跟著解放軍繼續打仗,柴云振一下懵了,天下還有這等好事?
原來只是聽說共產黨優待俘虜,是為人民做主的好隊伍,今天一看果然不假,他心里暗想:
現在就算回家,全國兵荒馬亂還是挨餓,還不如跟著共產黨繼續打仗,說不定還有出路。
于是,他很痛快地就加入了解放軍。
1951年抗美援朝樸達峰戰役中,敵軍集合了飛機、大炮以及多于我軍數倍的兵力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在抵御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進攻后,負責守衛樸達峰的15軍45師134團,僅剩40余人。
到最后,由于寡不敵眾全團覆沒,我方兩個山頭被攻占,如果敵軍再繼續進攻,志愿軍司令部和東線主力部隊就受到嚴重威脅。
陣地被占領
如此緊要關頭下,派誰去把山頭奪回來呢?這時,師長想到了138團8連7班班長柴云振。
柴云振是全師出了名的一員猛將,他曾參加過渡江戰役,作為先遣隊的機槍手,作戰英勇,每次沖在最前頭,多次擊潰敵人的阻攔,打完仗后被授予二等功。進入朝鮮戰爭以來,也是屢創奇功。
選擇他最合適不過。
于是柴云振臨危受命,帶領7班共13名戰士作戰,但敵軍人數是他的數倍,強攻沒戲,只能智取。
他觀察完地形后,準備夜晚動手,給敵人來個突然襲擊。
但事情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簡單,晚上的敵人戒備依舊森嚴。
他們向空中發射照明彈,耀眼的白光讓戰士們無法靠近陣地,他們像熱鍋上螞蟻急得團團轉,一旁的柴云振并沒有慌,他仔細觀察,沒多長時間,他發現每兩顆之間照明彈都有三四分鐘的間隔。
夜晚襲擊
柴云振腦瓜一轉,看來這幾分鐘就是最好的攻占機會了,只能以快取勝。
靠著這個時間間隙,他先帶領6名戰士從陣地后方潛伏上去,敵人怎么也想不到柴云振會來這一招,因為他們認為志愿軍早已經被打得屁滾尿流逃跑了。
當他們看到突如其來的“神兵天將”一下驚呆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被解決了。
以這種戰術連續奪回兩個山頭,但柴云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后12名戰士全部陣亡,只剩他孤軍一人,正當他準備等待大部隊來接應時,敵軍又組織了一個敢死隊反攻。
柴云振已經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但前提是他要死守戰士們用生命換來的陣地,只見他沉著冷靜,先把能找到的所有炸藥和武器全部放到身邊。
借助有利地形,在敵人快沖上來時,把所有炸藥扔向敵軍,一下消滅了一半,然后他又架起兩挺重機槍對著敵人狂射,又消滅了一部分。
就這樣幾個回合,最后僅剩兩個敵人,但是柴云振也沒子彈了,只能拼刺刀,可他一看,這兩個都是彪形大漢,在他們面前,柴云振如同小雞。
此時的他已經殺紅了眼,完全忘了身上24處的傷,而是像瘋了一樣,先甩出去一個匕首干掉一個,另外一個他只能肉搏。
柴云振利用自己個小,動作靈活的優勢,避開對方的攻勢,找機會打他的軟肋,正當他瞅準機會準備挖敵人眼睛時,對方卻人一閃,直接一口咬住了他的手指。
柴云振拼命掙扎,對方就是不松口,此時他順手抓起一塊石頭狠狠地往對方頭上砸去,不知砸了多少下,敵人才慢慢松開口,最后他被敵人咬斷半截手指。
柴云振怒砸敵人
這次戰役,柴云振帶領的小組不僅奪回兩個山頭,還殲敵200多人,僅他一人就殺敵百人。
后來援軍趕來把他送去戰地醫院搶救,但柴云振在搶救后卻與部隊失去了聯系。
退隱
柴云振傷勢太重,戰地醫院醫療條件有限,只能被飛機運回國,在內蒙古包頭醫院進行治療,大概一年后他完全康復。
柴云振是機槍手,斷了手指無法打槍,而且戰斗中敵人猛擊過他頭部,醫生說已經造成嚴重的腦震蕩,于是他想了想:如果回去可能拖累部隊,還不如回家務農呢。
他辦理完退伍證,帶著殘疾軍人證,領了800斤大米票回家了。
回到家中,他從不向任何人提及自己在戰場上的豐功偉績,而是一心扎根基層勞動,服務老百姓。
復員證
就這樣,柴云振“失蹤”了。
抗美援朝勝利后,志愿軍總部鑒于他的英勇奮戰,特授予他一級戰斗英雄,但這些獎牌卻無人來領。
軍長也下達命令向他的家鄉發信,寫信的人只寫了縣,沒有寫具體地方,當寄過去時,卻告知沒有此人,后來單位換了人,也就擱置了。
正如開頭所說,中朝領導人會晤,共同慶祝抗美援朝勝利30周年,金日成向鄧小平詢問戰斗英雄柴云振的情況時,才得知此人還未找到。
于是鄧小平有些生氣,下令軍史組登報找人,就算大海撈針,也要把此人找到。
其實首長之所以動怒,下這樣的死命令,不是要戰斗英雄必須過來領獎牌,而是讓他們知道,為祖國拋頭顱,灑鮮血的戰士,國家時刻在關注著他們,沒有忘記他們的付出。
而軍史組聽說,只有李天恩當時作為記者采訪過柴云振,于是向李天恩請教,但他說當時只是采訪了柴云振的戰友,并未見到本人,大家一下陷入了僵局。
李天恩是個對工作極其負責的人,一方面他知道這次任務重大,另一方面,了解抗美援朝的老一輩人都慢慢走了,時間拖得越長信息越少,無論如何就算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完成任務。
會議討論
他召集軍史組人員開會,大家一起討論用什么法子把人找到,會上大家提出都過去30年了,人是否已經沒了?或者隱姓埋名等各種猜想。
經過一番討論,最終李天恩想出一個好主意。
線索
李天恩想的主意就是通過戰友找戰友,直接找柴云振目前基本沒有線索,那只能通過他身邊人。
李天恩回憶起,當時采訪的是個叫孫洪法的士兵,他好像是柴云振的戰友,一起進行過阻擊戰,是山西運城人。
經過查詢,孫洪法多年前轉業了,目前在什么單位還不知道,那只能找一找部隊里山西籍的戰友是否有認識孫洪法的?
后來經過多方打聽,從一位戰友那找到了孫洪法目前的工作單位和地址,于是李天恩當即派人連夜坐火車去運城找孫洪法。
找到孫洪法,他說:“當時戰況非常緊急,在進攻前我倆就聊過幾句,后來進入戰斗,直接被敵人打散了,戰爭結束后,我也沒有他的音信,但聽他口音跟我一個四川戰友完全一樣,所以他肯定是四川人。”
軍史組組員不免有些喪氣,他立馬報告給李天恩,李天恩聽后寬慰他說:“這趟沒有白跑,你還是有功勞的,起碼咱們知道他是四川人,這樣尋找的范圍就縮小的很多,你再去趟四川到民政廳查詢下當地退伍軍人的花名冊。”
受到領導的鼓舞,這個組員更加賣力,沒有休息直接趕到四川,當地的同志都比較配合,隨即向地方下達命令查詢此人,但最后只查到“柴云正”的名字。
軍史組員立馬報告給李天恩,他沉思了一下,這個柴云正的“正”和“振”一字之差,有些諧音,難不成他就是柴云振?
于是他讓組員在《四川日報》上登尋人啟事,那尋人啟事登出后效果如何呢?
尋人啟事
為了能盡快找到柴云振,李天恩讓軍史組員先待在四川等消息。過了十天沒有音信,又過了十天還是沒有,一個月過去,大家都有些垂頭喪氣,感覺肯定是找不到了。
正當李天恩讓組員回京的前一天下午,突然一個個頭不高,有點駝背,戴著草帽,穿著麻布黑衣褲,大約50多歲的老頭,到了司令部哨崗說他是柴云振。
此時,柴云振已經“失蹤”33年了,誰都不會想到他竟會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突然出現。
哨兵立馬報告給領導,領導帶柴云振去見了史組組員,他大概問了柴云振幾個問題,八成確信是柴云振本人,于是就帶他到北京見李天恩。
李天恩采訪柴云振
李天恩見到柴云振,趕忙倒水讓座,然后向他了解樸達峰戰役的往事,柴云振說當時自己奮戰到最后,重傷加勞累直接暈倒了,后來醒來已經在國內的醫院。
但康復后手指斷了半截,無法再打仗,所以就索性辦了復員證,直接回老家種地了。
他聽完由衷地佩服眼前這位戰斗英雄,不計功勞,隱姓埋名回家做基層,不愧是黨的好干部。
后來他看了柴云振身上的24處疤痕,以及斷了的手指,基本確認他就是要找的柴云振。
李天恩是個非常細致的人,他想如果昔日的戰友與柴云振會面,他們能夠認出,那就完全肯定這是柴云振了。
當時四十五師正好要舉行老戰友相聚會,李天恩就讓柴云振參加,同時還向山西運城的孫洪法發出邀請。
活動那天,孫洪法當場就認出了柴云振,兩人一起回憶了當年在戰場上的作戰經歷,孫洪法調侃道:“老東西,想不到還能見到你,”
柴云振笑了笑說:“閻王爺說我還得再活上幾十年,現在不收我呀!”
戰友相見
兩人相視而笑,緊緊地擁抱到一起,聊著聊著眼淚情不自禁流出來。
特級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終于歸來,那接下來迎接他的是什么呢?
遺像
找到英雄柴云振的消息迅速在中朝兩國傳開,鄧小平總書記親自接見了他,而北京軍區司令、原十五軍軍長秦基偉特地邀請他到家里做客敘舊。
柴云振深深地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感覺原來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1985年,柴云振作為志愿軍戰斗英雄代表團成員,應朝鮮領導人邀請參加抗美援朝35周年紀念活動。
在對朝訪問期間,金日成連續兩次接待了柴云振,夸贊他是“活著的黃繼光”,授予他朝鮮國“一級自由獨立勛章”,并獎勵他30萬元撫恤金。
柴云振拒絕了金主席的撫恤金,語重心長地說:“我是全班唯一活下的,這就是上天給的最大饋贈,我算不上英雄,死去的戰士才是英雄”。
柴云振語錄
金日成聽了此話,感慨中國志愿軍的謙卑、大無畏的精神。
緊接著,柴云振瀏覽了當年作戰的陣地,腦中不免回憶起當時殺敵的壯觀場景,眼睛濕潤起來。
在參觀朝鮮平壤衛國戰爭博物館時,他突然看到墻上掛著一幅自己的“遺像”,開玩笑地說:“我還沒死吧?”
博物館領導趕忙上前解釋:當時一直沒有您的音信,以為犧牲了,就立了遺像作為紀念。
柴云振說:“那我現在還活著,就把遺像帶走了。”于是就讓工作人員把他的遺像取下來帶回了國。
2018年12月26日,享年93歲的柴云振逝世。
柴云振遺像
我們的戰斗英雄柴云振這次真的走了,帶走了他身上的24道傷疤以及殘缺的一寸右食指。
然而他浴血奮戰殺敵的英雄氣概,以及不記功名利祿的精神卻永遠留存于世!
柴云振一生參加過無數戰役,每次戰役中,他都是沖在最前面,英勇殺敵,甘愿為祖國愿奉獻自己的生命,就算回到老家種地,也不忘服務人民,為黨和國家分憂。
他,不愧是一名偉大的共產黨員!
雖然榮獲過無數勛章,但比勛章更重要的是他那顆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熾熱的忠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