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片有約
(第一期)
——小羊羅比專欄
大家好,我是專錘爛片的打假斗士〈小羊羅比〉,好久不見。
閑話不說,這次本羊就是專程來開錘院線片的。今天去看了導演姜文的新作《朗朗照常升起》。不多說了我現在得送自己去就醫。
作者:小羊羅比
注明: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立場
《你行!你上!》
導演:姜文
編劇:姜文、游曉穎、張寒寺
制片人:周韻
主演:姜文、馬麗、張乘郝、于和偉、余皚磊、
何賽飛、丁志誠、王碩瓏、辛芷蕾、
類型: 劇情、傳記
時長:144分鐘
先說結論吧:《戰狼》拍得還是保守了,甚至于我想起前些年我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曾經覺得海倫·凱勒失明了好可憐,現在我很羨慕她。
如果有喜歡看人一路開掛凡人修仙的友友們趕快過來圍觀,因為中國總算也是有自己的超級英雄了——鋼琴俠。
全片能看出來是姜文導演作品的唯一線索就是永遠吵吵鬧鬧像菜市場一樣的快切鏡頭。全明星陣容是可以,但全明星臉譜化裝模作樣走過場就很令人難蚌。
就比方說王傳君在里面演的藝考主持人,門簾一樣的長發上夾著兩只天線一樣長的發卡好像兩根蟑螂觸角,招魂一般低沉的嗓音每句話還都故意押著韻。好好好今天又狠狠致敬了一把貞子(詩人版),家人們動動發財的小手點波關注……
王傳君在片中的女鬼扮相,抽象這一塊兒含金量還在上升
我說藝術可以超越觀眾,但真的別超度觀眾。這味兒多少有點兒沖。夠了妹妹,夠辣。
猜猜我是誰?猜對了我拉二胡給你當氛圍音樂伴睡
再說里面的那個朗朗第二任鋼琴老師:歐亞老師,之前不好好教鋼琴,上課反復自爆自己曾被迫害的黑歷史,繼而發癲問人老爸有沒有參加過“嚴打”,然后忽然之間朗朗拿了幼兒園獎杯后直接川劇變臉發神經說不教就不教了,再后來又是考場上突發惡疾暈倒抬走當場去世也不知道啥情況,滿眼只看見王傳君扮演的女鬼報幕員又在學阿飄勾魂……
真的我就問你用這些爛活兒捏成的情節有一丁點兒可信度么?設置這些情節對于A故事(主線任務打怪升級)就算有點作用吧,好歹展現了主人公求學的曲折經歷以及人類物種多樣性;但它對于B故事(人物弧光和內心成長)又有什么意義呢?成天整這些獵奇玩意兒投暗網上公司總部都要被黑粉沖爛的你曉得伐?
妹寫標簽兒,就是怪核恐怖片兒(Weirdcore了解一下)
還有大概從影片中段開始,各種臉譜化臆想出來的所謂“外國反派”悉數登場排隊亮相。他們普遍中文十級,無論男女老少來自美帝俄帝甚至一口灣仔碼頭口味普通話的李屏賓飾演的這濃眉大眼的你也叛變革命了……
這些中文極好的“洋鬼子”同仇敵愾,組織內部好像有分配政委給他們做洗腦工作一樣可團結辣!一律旗幟鮮明地在我們主角的成仙之路上各種使絆子搞破壞。笑話,我們的鋼琴俠可是通天代,接下來自然是遇神殺神,照樣砍下各種冠軍耶穌都攔不住……
說到這兒有慧根的道友們已經可以看出來這其實是一個重生之鋼琴風云版《戰狼》了(皮包公司,鋼琴元素作用跟包皮差不多,假殼子,心是中國心)。
哎呀放錯圖了,這是《沖出亞馬遜》(每日乳狼 1/1)
不好意思,嘴角壓不住了
你就很難想象,到2025年了都還有這種充滿上世紀對“西方列強”刻板印象的“主旋律”傳記片。
主創唯恐自己還不夠根正苗紅,特意還在結尾來了個“冠軍來自沈陽、榮耀盡歸大東北、全國人民點贊集體膏潮”的防偽認證和免責聲明……
實在是典中典之典中典中典中典,原來是此次國服停服更新,版本改動回調至上世紀70年代,全面加強外籍玩家令其Buff疊滿,除少部分氪金大佬及天賦怪不受影響,不少老玩家抽卡爆率直接變負數集體破防紛紛宣布退游。
小羊不才,在17年到18年跟過一個個人出資的紀錄片劇組。拋開質量不談吧,我只能說只要錢到位了,那藝娜我都能給你整一部紀錄片出來,題目我都想好了就叫《愛如穢土轉生》。
評論區眾籌娜姐紀錄片,有興趣聯系我,報名點在前蘇聯
當然會有人拿“這些都是根據真實事件真人改編的”一類的說辭來為這些古古怪怪八竿子打不著的這么一幫貴物湊在一起搞的這么一出東北玄幻現實主義抽象行為藝術開脫,諸如:“我們不創造什么,我們只是真實事件的搬運工”云云。然而我倒真的希望我可以相信他們的解釋,這樣我心里還好受些。
B站搜“張悅然線上寫作課”
華語小說家張悅然曾在線上寫作課里談到真實事件素材和藝術加工之間的微妙關系:“……要警惕‘真實的力量’,真實的力量總是具有某種催眠作用,催眠掉了我們虛構的雄心。
張愛玲早年生活經驗非常蒼白,依然可以寫出《傾城之戀》、《金鎖記》這樣揭示復雜人性的作品。然而到了后期的《秧歌》,張愛玲卻在序言里大聲呼喊:‘這個故事是真的!’因為它是真的,所以獲得了邏輯的底護,在挑剔真實的讀者那里得到了赦免。可是為什么真實的事件按照原樣安置在小說里,就會顯得失真呢?
我們必須明自:小說有其內在邏輯。就像另外一個太陽系,它有自己的運行規律。這時小說的邏輯已經偏離了真實事件邏輯。它們不再是同心圓了。你甚至不能根據真實事件的公式,推導出適用于小說的公式。”
如果說前面的一個半小時已經讓我生不如死,那當影片行進到:父の二胡給子の鋼琴伴奏居然拿了第一還準備計劃飛去白宮對著總統騎臉輸出的橋段一飛出來我真的決定放空自己——完全釋然了。
好吧,人類的想象力竟能如此突破極限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現在即使黑粉要輪奸我我都隨意了——我不反抗了,就這樣吧愛咋咋地。
此橋段一出,就仿佛導演化身單依純在我鼻尖前用這IMAX激光廳幾百平方的巨幕給我循環洗腦播放:“如何呢?又能怎?”。
娜姐救我
我掙扎著看完爬出影廳,心情是又氣又失望的激動萬分,對姜文在這部電影里那句經典名言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甚至戲里戲外突破時間空間使導演的設計和觀眾的體驗形成了巧妙的互文:“……(看完電影氣急敗壞)我一激動我就呼吸困難,喘不上來氣兒,早晚暈死過去。”
但話說回來,就其拍攝難度來說,平心而論,事實上傳記勵志片就是容易陷入困局:首先在選材上就不可能找普通人拍顯然只能拍天才。
那么觀眾是否真的愿意看主角天神下凡走上人生巔峰暫且不論,單單拍出主角努力的原因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他是毫無理由的天才,那就是超級英雄片,記得帶爆米花;如果是一個普通人,那么他為什么會這么努力?如果是父母逼他努力的,那父母的形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讓觀眾怎么共情?
橫向對比同類型勵志片《摔跤吧,爸爸》可以看出,導演涅提·蒂瓦里對于這種所謂“父母逼迫子女實現父輩未竟之理想”的行為合理性的解釋穿插在影片各處。
比如開頭設置女兒們自愿跳河訓練:
中間展現父親的老技術在女兒的新技術面前落敗而歸:
以及結尾決賽父親被關小黑屋不在現場因此獎牌是為自己贏的:
這些橋段顯而易見地削弱了上面這個問題可能帶來的反人性風險。
反觀《你行你上》:姜大導演一看,好家伙解決這問題還不簡單?我根本不涉及好吧!哎我直接回避、不討論這個問題不就行了……
甚至連這個問題的出現都是裝模作樣應付一下——影片開頭的倒敘(戲劇體熱開場部分)也是中間非常重要的反映朗朗拒絕學琴、反抗父親的“雨后跳樓”的神仙橋段居然是承接自歐亞老師無故開除朗朗的經典名場面(合并同類項,這個要考),然后父子倆就這么莫名其妙地罵來罵去引出這個關鍵問題完了還不解決……
真的就跟兒戲一樣不去深入研究任何一個值得探討的社會問題、教育問題。我真的服了你們這些院線片,拜托別把我搞出神經衰弱,在此謝過各位爺的不殺之恩好嗎?
電影《長江圖》的導演、柏林銀熊獎得主楊超老師曾在線上電影課程里反復強調:“電影是對物質現實的復原。”(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來自于德國電影理論家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的《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
楊超老師線上電影課程
導演唯有足夠真誠,堅信自己創造了一個真實的空間,里面的人、事和物都是真實存在和發生的,故事才能夠說服觀眾、打動觀眾。
剛剛在今年4月13日離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世界級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曾在他的《給青年小說家的信》中寫道:“一篇從屬于現實的小說要求獲得獨立自主的權利,其內在營造出一個完全自給的(受小說家主觀所影響的)世界并獨立。而當形式有效時,就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Mario Vargas Llosa(略薩)
兩位老師都告訴我們應當絕對真誠地塑造人物和時空,把它當真而非空有意淫戲耍觀眾。文學藝術如此,電影藝術亦當如此。
楊健編寫的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編劇創作專業教材《拉片子——電影電視編劇講義》中有一句話我覺得值得所有影視從業人員謹記:“一樁可信而不可能的事,比一樁可能而不可信的事更為可取。”
與君共勉。
每日一笑:(豆瓣判官點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