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決賽,亞洲杯,中國女籃對日本女籃,這場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對決,最終變成了一場讓人憋屈的“爆冷,中國隊81:90不敵日本,夢碎決賽,接下來只能和韓國拼個第三,可能不少球迷看完比賽的心情和我一樣,明明半場還領先,明明小組賽一路橫掃,怎么就突然被日本三分雨打得沒脾氣了,這里面的門道,真的值得好好盤一盤。
先說爭議最大的地方,這場日本女籃的三分手感,簡直是開了掛,田中心半場21分,三分球一波接一波,打得中國外線防守完全迷失,很多球迷賽后直呼“這不是人打的球,但你仔細看,除了手感爆棚,其實日本隊的整體戰術設計也在今夜展露無遺,她們開局就搶節奏,壓著中國的內線優勢,逼著我們防守頻繁換位,外線不斷拉開空間,三分線外敢投敢進,氣勢完全拉滿。
問題來了,面對日本隊這種外線火力,中國女籃其實不是沒有調整,半場結束前,張子宇連得6分,楊舒予也有11分4助攻,靠著內線和個人能力咬住比分,甚至一度反超,看起來中國隊還能控制住局面,可惜好景不長,第三節成了分水嶺,日本隊高田真希頂防張子宇,直接把她頂出三秒區,外線今野紀花又來一波精準三分,這一節打了個24:14,大比分被拉開,氣勢逆轉,場面一下子變了味兒。
說回來,半決賽這種級別的比賽,場上細節往往決定生死,中國女籃的“雙塔戰術,其實在對韓國、新西蘭時管用,但碰到日本這種速度型、外線極準的對手,反倒暴露了防守移動慢的問題,第三節日本隊連續搶快攻,外線接球就投,完全不給中國隊落位時間,防線被沖得七零八落,再加上我們自己投籃失準,韓旭中投連續打鐵,張茹罰球也不進,雙塔的優勢幾乎被反噬。
再聊聊個人表現,這場球張子宇17分9籃板,韓旭18分7籃板,數據不算難看,可惜關鍵時刻沒能頂住壓力,尤其是下半場,日本隊的內線針對性極強,不斷換人消耗,反觀日本19歲的田中心砍下全場最高27分,外線三分簡直像不要命一樣,今野紀花和宮澤夕貴也都有雙位數進賬,這種多點開花的打法,碰上手感這么熱的夜晚,真心擋不住。
也有球迷在說,裁判是不是有點偏哨,這場球幾次爭議判罰,尤其是楊舒予那次違體犯規,確實影響了節奏,但說到底,比賽還是得靠實力說話,日本隊今天能贏,不只是靠手感,更是整體打法和心態的勝利,小組賽她們其實還輸給過澳大利亞,一度被看低,這場卻把中國女籃逼到絕路,贏得足夠硬氣。
此情此景,回頭想想中國女籃小組賽階段三場全勝,氣勢如虹,很多人都覺得晉級決賽不是問題,結果日本女籃硬是用三分球扭轉了所有設想,這就是籃球,偶然和必然交織,誰都沒有絕對的安全區,尤其是在亞洲女籃格局越來越接近的當下,誰能想到日本隊能從附加賽一路殺出來,還能在半決賽爆冷掀翻中國。
當然,也不是說中國女籃就此崩盤,畢竟整體實力、內線配置、球員天賦都還在,今晚輸球更多是被對手打了個措手不及,戰術和臨場調整沒跟上,輸得不冤但很憋屈,贏韓國爭第三依然大概率,問題是,這場失利敲響了警鐘,亞洲范圍內的競爭已經不是一招鮮吃遍天,外線防守、臨場變化、球員心態,哪個短板都可能被無限放大。
最后還得說一句,球迷的情緒可以理解,畢竟期望越高失落越大,可也沒必要一輸球就全盤否定,競技體育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這場日本女籃的三分表現,配得上點贊,也逼著中國女籃去思考,怎么把自己的節奏真正打出來,怎么面對對手爆種時不自亂陣腳,這或許才是最大的收獲。
總結下來,這場失利雖然讓人遺憾,但也把亞洲女籃的真實格局展現得淋漓盡致,未來中國女籃要想重回巔峰,除了內線優勢,更需要外線火力和戰術多樣性,下一場與韓國的三四名之爭,既是救贖,也是考驗,輸過才知道怎么贏,跌倒一次沒什么,關鍵是下次別再讓三分雨把希望打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