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左后旗烏蘭牧騎創作的烏力格爾《飛奪瀘定橋》入選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為蒙古族傳統曲藝烏力格爾,好來寶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科左后旗烏蘭牧騎排練室記者看到,隊員們正在排練烏力格爾《飛奪瀘定橋》,為即將亮相的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做著準備工作。
“我們科左后旗烏蘭牧騎雙合爾組合主要用蒙古四胡、馬頭琴等民族樂器來演奏演唱,我們主打的是科爾沁民歌、烏力格爾、好來寶。剛剛排練的這個節目就是用我們科爾沁的烏力格爾形式創作的紅色主題節目《飛奪瀘定橋》,這個節目剛剛入選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科左后旗烏蘭牧騎藝術總監阿民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排練過程中,隊員們身著民族服飾,伴隨著激昂的曲調全身心投入排練。他們時而眼神堅毅、揮臂有力,時而低聲吟唱、神情凝重,力爭將這部紅色經典作品用最完美的表演呈現給觀眾。
“《飛奪瀘定橋》這部作品主要以我們科爾沁傳統曲藝烏力格爾、好來寶的形式,講述的是在革命歷史當中比較典型的一次戰役——飛奪瀘定橋。我們用傳統的烏力格爾曲式曲調,再以現代組合形式的各類音樂加以結合,融入了彈撥樂器、高音四胡、低音四胡等各項現代藝術風格的樂器,又重新加了一些新式的節奏形式加以改編,把它搬到舞臺上。”科左后旗烏蘭牧騎藝術指導張永鋼說。
近年來,科左后旗烏蘭牧騎始終致力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挖掘紅色題材,將蒙古族傳統曲藝烏力格爾與革命歷史故事相結合,探索出一條“民族藝術+紅色文化”的創新傳承之路。《飛奪瀘定橋》從全國117個報送節目里脫穎而出,成功躋身31個入選作品之列,是科左后旗烏蘭牧騎多年的深耕探索,他們扎根草原文化厚土尋根脈,從紅色歷史中汲取精神魂,讓烏力格爾這類傳統藝術,既能唱出草原的悠悠風致,也能講好革命的熾熱故事。
來源 │科左后旗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