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37歲做到正二品,本朝尚無第一人。”
這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曾國藩給家里人寫信時,少見的自夸語句。10年前,曾國藩以倒數第幾名的成績擠進了仕途,成為了一名從七品的芝麻官。
可短短不過10年,曾國藩連升十級,從一個從七品的小官變成了正二品(副部級)的大官,這背后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以外,還離不開貴人相助。
實際上,曾國藩前3次升官,都是背后有貴人相助,而第4次,則全憑運氣。
老實是一種優點
曾國藩背后的這位貴人叫穆彰阿,出身官僚世家,是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之首的鑲黃旗。
穆彰阿畫像
穆彰阿是標準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物,但他跟一般的紈绔子弟不同。嘉慶十年(1805)他不拼爹、不靠背景,只靠自己考中了進士。
只不過,嘉慶不喜歡他,因此他并未受到任何重用,擔任的職位基本都是閑職。入職15年,雖然把六部的中級職務全干了個遍,但毫無作為,只不過混成了一個官場老油條。
直到嘉慶駕崩,道光上臺,他才迎來了自己的好日子。
數年內,連升數級,晉升的速度猶如坐直升機一樣,等到了道光十八年(1838),他已經是文華殿大學生(正國級),兼首席軍機大臣了。
按理說,曾國藩是不可能認識這樣一個大人物的,而像穆彰阿這樣的紅得發紫的人,也不太可能注意到曾國藩這樣一位小人物。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很神奇。
曾國藩有個長沙老鄉叫勞崇光,而勞崇光正是穆彰阿最得意的門生之一。
因此,曾國藩就搭上了穆彰阿這條大船。恰好,穆彰阿當時正管著翰林院,也就是說,曾國藩想升官的話,基本就是穆彰阿一句話的事。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是在穆彰阿家中,從審美的眼光來看曾國藩,他長得確實不咋滴。不茍言笑,長著一副苦瓜臉,眼皮永遠耷拉著,總給人一種你欠他錢的感覺。
曾國藩畫像
但老話怎么說來著,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相貌平平的曾國藩給穆彰阿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實、木訥,這樣的人值得信任。作為“官場老油條”穆彰阿知道,聰明人只能聊天,想辦事靠譜,還得老實人。
但他還想驗證一下自己判斷,于是開口詢問道:“你可知我為何要見你?”
曾國藩答:“不知道。”
穆彰阿再一次心里暗許地點點頭,曾國藩的這個回答讓他很滿意。
在官場這么多年,穆彰阿見過不少聰明人,也見過不少自作聰明的人,唯獨沒見過幾個老實人。
眼前這個人,明明知道這次見面能決定他的仕途發展,卻還是實事求是地回答,不巴結、不獻媚,足以證明他骨子里是個踏實本分的人。
就這樣,曾國藩順利通過了這次“面試”。
第二天開始,穆彰阿就有意無意在道光面前提起“曾國藩”這個名字,好讓曾國藩先混個“耳熟”,但前三年,曾國藩連道光的面都沒見著,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一次大考翰詹。
清朝學子考試復原圖
運氣還是人為?
所謂大考翰詹,就是皇帝對翰林院的翰林和詹事府的詹事的一次常規考核,考過了前程一片光明,考不過仕途玩完了不說,還會被同僚恥笑。
而曾國藩的老板,道光皇帝最看重的就是這種考試成績。
本來大考翰詹是每6年舉行一次,但那一年,可能道光有點抽風,整整提前了2年。這個變動打得曾國藩措手不及。
眾所周知,曾國藩是個榆木腦袋,秀才考了7次,才以倒數第二的成績勉強考上,后來進士也是連考了3年,最后依舊以倒數第幾名的成績才獲得了一個“賜同進士”的名次。
而所謂的“同進士”翻譯一下是“相當于進士”再直白一點就是“不是進士”。
在準備完全充分的情況下,他都能考得一塌糊涂,而當年他得知大考翰詹提前的消息,到正式考試的日子只剩下4天。
4天的復習時間,如果是王陽明、張居正這樣的天才,足夠了。可對于曾國藩這種智商來說,基本就是沒戲,不用考也知道結果,除非奇跡出現了。
但奇跡真的出現了,考試成績出來以后,曾國藩的成績是第二等第一名。
幾天后,道光終于注意到他了,他被連躍4級,成為翰林侍讀(從五品)。
以曾國藩的天資來說,4天時間不可能讓他的智商大幅度提升,因此奇跡不應該出現他的面前,于是,我刻意去查了一下資料,終于找到了答案。
——那一年,大考翰詹的主考官正是穆彰阿。
某種程度上來說,曾國藩的好日子正式開始了。
2年的翰林侍讀生涯,曾國藩平穩渡過,無功也無過,直到道光二十五6月(1845)的御門辦事。
御門辦事,也叫御門聽政,是下級官員每年為數不多能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的機會。
如果表現好,升官發財,不過朝夕之間,表現不好,龍顏大怒,拉出去咔嚓了也很有可能。
機會難得,所有的下級官員都躍躍欲試,但每個部門只有一個名額。僧多肉少,能不能輪到自己全看命。
可曾國藩的命就是比別人好,一連2次曾國藩所在部門的報告人選都落在了他的頭上。
由于事先有充分的準備,他這2次的表現都讓道光很高興,因此,曾國藩再次連升2級,成了翰林院侍講學士(從四品)。
好運氣不太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降臨到他頭上,所謂事出無常必有妖,我再次去翻看了歷史資料,在這兩次選取各部御門聽政人選的背后,依舊沒有離開那個龐大的影子——穆彰阿。
穆彰阿影視形象
榜上了穆彰阿這棵大樹,真的是曾國藩莫大的福氣,而穆彰阿對曾國藩的提拔還遠不止此。
2次升官,多少讓曾國藩有點飄飄然,但沒過幾天,他終于琢磨明白了,知道這一切背后都是穆彰阿的精心安排,便慌忙前去感謝恩人。
但穆彰阿卻沒有像曾國藩那樣欣喜,反而給他潑起了冷水:
“不管是翰林院還是詹事府,都不過是冷板凳,聽著好聽而已,要成大事,立萬世之功,還是要參與實際政治才行。”
這番話,把飄飄然的曾國藩拉回了現實,當即磕頭向恩人致謝,并表示自己會謹記恩人的教誨,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買通太監,暗中相助
道光二十七年(1847),道光再次下令大考翰詹。這一次,曾國藩早有準備,加之這幾年有穆彰阿給他開小灶,他拿到了二等第4名的好成績。
曾國藩一連幾次的良好表現,終于讓道光開始注意到他了,穆彰阿看準時機,向道光進言:
“曾國藩是個心細如發,遇事留心的人,皇上若不信,可測試一下。”
道光點頭應允,但沒接話。穆彰阿以為這次進言又失效了,便也沒在意,更沒有通知曾國藩做好準備。
而另一邊,曾國藩還在眼巴巴等著道光給他升職呢,一連半個月過去了,卻毫無動靜,免不了天天唉聲嘆氣。
一日,曾國藩正在讀書,有太監帶著皇帝口諭找到他,宣他到養心殿接受道光的召見。
曾國藩有點納悶,養心殿是歷代帝王收藏名人字畫的地方,能去那里的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而曾國藩顯然沒有這個資格。但他來不及多想,便一頭霧水地跟著傳旨太監到了養心殿。
到了以后發現養心殿空無一人,傳旨太監只讓他在此等候就離開了,剩下曾國藩一人像個木樁一樣跪在大殿中間。
一個時辰(2小時)過去了,道光沒出現;二個時辰過去了,道光依舊沒有出現,曾國藩雙腿已經沒有知覺,腰也像是腰斷了一樣,他抬頭望去,四周墻壁上只有幾幅字畫,再無別物…
又過了半個時辰,就在曾國藩即將要暈倒了時候,那位傳旨太監又出現了,“皇上今天有事,你先回去吧!“
曾國藩拖著發麻的雙腿艱難地回到住處,越想越奇怪,奈何腦子不夠使,始終不明白這背后的深意,只好去找穆彰阿求助。
當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毫無保留地講給穆彰阿聽以后,老謀深算的穆彰阿立刻就明白了,這是一次特殊的試探——他在道光面前夸獎曾國藩的話起作用了。
他問曾國藩:“墻上是不是有字畫?”
“是。”
“還記得字畫的內容嗎?”
曾國藩搖搖頭,穆彰阿一聲長嘆,剛想罵人,一看曾國藩那木瓜腦袋,就把罵人的話硬生生咽回去了。
“明天上午到這里見我,必須來。”
說完,他就讓管家送客了。
曾國藩回去躺在床上想了一晚上都沒想明白,他既不懂道光的用意,也不懂恩人為何生氣。
第二天,他早早到了穆彰阿府上。穆彰阿拿出幾張字畫,問:“眼熟嗎?“
曾國藩點點頭,“好像見過。“
穆彰阿再次長嘆,拽住那只抽曾國藩耳光的手,對他說:
“這是你昨日在養心殿看到的字畫,上面記載的是乾隆爺六巡江南的事跡。當今皇上曾和我提前過,他也想學乾隆爺南下,可惜沒有機會,既如此,便只好把乾隆下江南之事背得滾瓜爛熟。
這是我買通了昨日在養心殿當值的太監才弄到手的,現在,你知道昨日皇上為何會讓你一個人傻等吧?”
乾隆下江南 畫作節選
曾國藩反應還是慢半拍,過了好一會兒才懂,“原來皇上是想考我的記憶力。”
穆彰阿苦笑道:“趕緊拿回家背熟它,如果我沒料錯,皇上應該很快會再找你。”
果然,第二天道光再次宣旨要見他,君臣問答,所問之事,全是跟那些字畫有關。由于事先準備充分,曾國藩對答如流,聽得道光連連點頭。
突然,道光問曾國藩:“你多大了?”
“回皇上,臣今年三十有七。”
“哦,歲數也差不多了,內閣缺個大學士,禮部缺個左侍郎(正二品),就由你去干吧!”
曾國藩把頭磕得嘎嘣響,“謝皇上。”
當晚回去,曾國藩就在給家人的信中告知了這一好消息,這才有了開頭他的自鳴得意。
十年之間,連躍十級,曾國藩的升官速度放到整個清朝都是一個不容易打破的記錄。
可以說,他是穆彰阿一手推起來的,穆彰阿就是他所仰仗的大樹。
但1850年,這棵大樹倒了。
這一年,道光駕崩,咸豐登基。新官上位一般都是殺一批人、賞一批人,用來宣告自己的時代要到來了。
道光皇帝畫像
穆彰阿很不幸,就是被“殺”的那一批人,但他又是幸運的,咸豐只是剝奪了他的一切職位,并沒有要他的命。
但跟穆彰阿一黨的官員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抄家的抄家、斬首的斬首,唯獨穆彰阿大力舉薦的曾國藩安然無恙。
不僅安然無恙,咸豐還給他升了官。而他這一次升官,完全是因為運氣好。
狗屎運
咸豐登基的那一年,也是洪秀全作亂的那一年,暴動很快席卷了與廣西相鄰的幾個地區。
曾國藩憂國憂民,給咸豐上書,書中說八旗、綠營過于腐敗,不堪一擊,應該重新練兵,方能盡早平定叛亂。
咸豐沒理他。
曾國藩一怒之下,寫下了他人生中措辭最為激烈,情緒最為飽滿的一封奏折《敬呈圣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內容跟明朝海瑞寫的《治安疏》有得一拼。
海瑞的影視形象
曾國藩在奏折里面把咸豐罵得狗血淋頭,什么剛愎自用、崇尚虛文、不切實際、大事不管小事較真等,總之,把咸豐的缺點一條條的全數了一遍。
咸豐越看越生氣,因為他發現曾國藩說得都對,但身為九五至尊,被一個小官一頓臭罵,這口氣,他怎么也咽不下,因此,他發出了跟嘉靖一樣的怒吼。
“來人,把曾國藩抓起來,從嚴治罪,不要讓他跑了。”
好在,當時跟皇帝一起看奏折的還有一個人——首席軍機大臣祁寯(jun)藻,看著暴跳如雷的咸豐,他用一句話救下了曾國藩。
“主圣臣直”。
意思是,只有圣明的君主,才會有敢講真話的臣子。
寫到這兒,我忍不住感慨一句,拍馬屁也是一個技術活啊,不是誰都能干好的。
祁寯藻原本是想替曾國藩求情,但他又不敢火上澆油,于是輕飄飄一個馬屁拍過去,瞬間就熄滅了咸豐的怒火。
咸豐也是明白人,便借坡下驢,“那依你看,應該如何處置呢?”
祁寯藻回答:“如果皇上懲罰他,正好成全了他‘文死諫’的名聲,天下讀書人勢必會視他為榜樣,可如果皇上趁此獎賞他,正好說明皇上的心胸寬廣,虛心納諫,曾國藩在奏折中所提的便都是謠傳。”
祁寯藻的書法作品
咸豐一琢磨,好像是這么理兒,轉怒為喜,又給曾國藩升了官(刑部左侍郎)。
如果說曾國藩前三次升官是因為有貴人相助的話,那第4次升官則完全是運氣。
要知道,200多年以前,海瑞把嘉靖臭罵了一頓之后,雖然沒有被判死刑,但也結結實實蹲了一年多大牢才被隆慶釋放出來。
而如果曾國藩罵的不是咸豐,而是乾隆或者朱元璋,那不管有沒有人求情,他的墳頭當年肯定都已經長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